浅谈大数据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及应变之策

2020-04-08 16:07蓝兴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公众时代政府

蓝兴望

[摘 要]大数据不在于数据量的“大”,而在于“有用”。其中,实现增值是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本文从大数据应用价值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信息公开的影响,即推动信息公开进入数据开放时代、增加数据收集方式、精准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促使政府改变反馈方式,利用大数据开放带来的增益效应,规范大数据的安全管理机制。

[关键词]大数据;政府信息公开;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4.091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24-0-02

0     引 言

在信息就是价值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及高速发展打破了政府与企业、公共组织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社会智能化发展,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透明。企业、公共组织和公众对高质量数据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凸显了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讨论大数据应用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不能脱离大数据的语境,深刻理解大数据及其应用价值有助于了解大数据在信息公开方面的作用。

1     “大数据”的理解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数据呈几何级数增长,会产生“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集合即被称为大数据。大数据具有规模性、多样性、价值性、高速性、真实性、易变性等特征。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大数据的量级也有所不同。众所周知,大数据之所以能引领革命,并不在于数据信息量庞大,而在于有效筛选。“大数据”只是个简称,准确地说法是具有海量的数据、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等特征的数据集合,强调“大数据挖掘”或者“大数据自动挖掘”。在数据和内容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谁掌握了大数据技术,谁就有可能成为全球创新价值链的主导者。

2     大数据的应用价值

大数据信息犹如待开采的矿场,以往通过抽样调查挖掘了表面部分“矿石”,而现在通过大数据可以挖掘底部“矿石”。大数据应用指通过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挖掘、可视化等数据处理技术分析和挖掘各种类型的数据集合,以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行为。同时,应用大数据可以优化流程、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量化绩效、发现隐形需求。麦肯锡公司在《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列出了各个行业利用大数据价值的难易度以及发展潜力,并指出第三产业,包括流通业和服务业,汇集了海量的数据,是大数据技术的受益者。政府部门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面临转型的压力,需要与时俱进。政府组织拥有大量与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掌握全社会80%的信息资源,推动了大数据技术发展。

3     大数据应用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到“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信息公开作为公众了解政府的直接途径,要求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政府在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在信息公开方面更加主动积极,这也是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机遇。

3.1   推动信息公开进入数据开放时代

马云说:“很多人还没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来了,我们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的时候,大数据时代又来了。”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无疑使政府信息公开进入崭新的阶段,即数据开放。这不是为了迎合宣传而做的口号变更,而是从窄带互联网时代进入宽带与大数据应用时代。大数据技术能够挖掘事物的相关性,实时在线展示社会运行状态,更重要的是为政府数据公开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国务院在2015年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表明,要从战略上关注大数据在政务公共服务的应用价值,希望通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应抓住机遇,把握机会,与大数据前沿企业合作,建立政府信息平台大数据中心,整合来自互联网的大数据、政府的大数据、企业的大数据和个人的大数据,解决“数据孤岛”问题,解决数据资源使用的痛点和难点。对于公共服务的使用者而言,不管是信息公开还是数据开放,都是政府提供的信息公共服务,他们更关注这项服务提供的信息量。目前,盘活数据资源,确保公众能够获取更多、更好的政府信息公共服务,已经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2   增加了数据收集方式

传统的政务数据和行业数据以及个人信息的来源和格式比较固定,大部分是结构化数据,对数据处理技术的要求不高。应用大数据技术后,政府新增了内容数据、线上行为数据和线下行为数据,产生了来自政府内部的办公系统、机器系统、互联网系统和社交系统大量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数据可从日志和数据源中同步采集,不同领域对应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及工具。在互联网方面,一般在日志和网络数据采集方面采用网络爬虫或网站公开应用程序接口等方式;而在物联网领域中,主要采集各种传感器感知数据。同时,政府还收集了公众在使用信息公开数据时的问题,从记录的行为轨迹入手研究数据,让公众更好地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加强政府数据资源建设,从而提高政府的数字化治理能力。

3.3   精准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并不一定都是公众需要的,而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主动申请的信息则一定是申请者必需的。大数据应用的场景之一就是信息的个性化推荐,如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信息检索、个性推荐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类似今日头条针对每个用户的个人推送。信息化时代,政府在信息公開过程中,通过加强政企合作,深入调研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依托大数据技术,获取用户对政府信息公开需求层面的大数据,并进行用户画像,将多个申请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纳入主动公开的范围,深入挖掘内在的关联性,打通政府各信息平台之间的壁垒,疏通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真正的融合与共享。此外,在大数据时代,政府拓宽了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注重信息公开平台与使用者的交互,提供了个性化服务;精准推送了政府信息,对照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采用微信、短信、电子邮箱等方式定向发送给用户。

4    政府在大数据时代进行信息公开的对策

4.1   改进信息公开反馈方式

目前,政府部门很少主动公开信息,且很难得到回应。在大数据环境下,传统的“发布—接收”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政府和公众的信息需求。想要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成效,及时了解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看法,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及时纠正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偏差,政府可以参考信息学和系统学的反馈模式,改变传统的被动公开模式,提高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同时,采用“发布—反馈—调整”模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动态、政务政要,并收集反馈意见,进而不断改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不足。

4.2   利用数据开放的增益效应

在信息公开方面,公众在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微信都可以获取足够的信息。在数据开放方面,主要面向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公众或公共组织,其中,数据的便利获取和使用成为政府数据开放网站的基本要求。政府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不但要开放数据,还要提供未处理的源数据,只有这样,才能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数据支撑,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发挥数据的真正价值。同时,政府还要打通个人、企业与第三方组织的数据共享通道,降低政务数据资源的利用难度,鼓励企业利用开放的数据提供增值服务,促进业务创新,开发出与移动互联网相适应的APP或小程序。

4.3   规范大数据的安全管理机制

大数据的安全包括数据生命周期的等级保护要求、大数据平台安全和大数据运行环境安全。进入数据开放时代,不管是信息公开内容还是开放的原始数据,都属于政府的数据资源,具有公共性,在规范化和标准化后,会越来越开放。如何進一步维护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成为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公开的难题。基于此,政府必须加强数据隐私保护的安全监管,制定大数据安全标准,规范安全管理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英]迈尔-舍恩伯格,[英]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黄璜,赵倩,张锐昕.论政府数据开放与信息公开——对现有观点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2016(11):13-18.

[3]胡小明.从政府信息公开到政府数据开放[J].电子政务,2015(1):

67-72.

[4]于施洋,王建冬,童楠楠.大数据环境下的政府信息服务创新: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电子政务,2016(1):26-32.

[5]傅迪.大数据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8(27):34-36.

[6]赵需要.政府信息公开到政府数据开放的嬗变[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1-9.

[7]侯智欣.大数据时代的政府信息公开:机遇,挑战与对策[J].卷宗,2015(9):384-385.

[8]吴晓颖.大数据时代下政府信息公开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33):144-145.

猜你喜欢
公众时代政府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