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园设计研究与实践——以珠海市斗门区2018 社区公园建设为例

2020-04-10 07:39黄碧莹
花卉 2020年6期
关键词:公园设置社区

黄碧莹

(广州市创景园林设计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本文结合珠海市斗门区2018 社区公园建设工程,总结和分析了社区公园的设计与实践,为日后社区公园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珠海市斗门区积极推动社区公园建设工程,于2018 年立项建设和益城市公园、白藤街道市民公园、成裕围公园、虹桥公园、榕益村公园、白石村公园、纪念公园、龙西霞村公园、西埔旧村公园以及草蓢公园10 个社区公园。

图1 珠海斗门区2018 十个社区公园分布总平面

1 社区公园的概述

1.1 社区公园的定义

社区公园是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见《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

1.2 社区公园的功能和作用

随着社区公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人民对社区公园的使用功能也变得多样化。社区公园应满足人民户外运动健身、休憩娱乐、邻里交往、劳动体验、促进土地增值等等需求。城市功能的实现方面,社区公园起到缝合城市肌理碎片、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提供配套服务设施、消解城市机能间的不和谐因素的作用。

2 影响社区公园设计的主要因素

2.1 居民的行为方式

周边的居民是社区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公园的使用者,是公园设计是否成功的评判者。他们的活动和行为方式应该是设计师的设计指南。设计前应该对周边居民的年龄构成、生活习惯、出行规律、使用需要、闲暇活动等方面作详细的调查,从而制定出扎根于满足现代生活基础的方案。

斗门10 个社区公园中的白藤湖公园,设计之初,通过走访周边居民,得知周边居民都喜欢到地块跳广场舞。因此,我们最终的设计方案保留了大面积的铺装,并设置两处舞台,以满足居民跳广场舞的需要。在地块边角位置则设置了儿童游乐设施以及沿湖缓跑道。

图2 白藤湖公园平面

图3 白藤湖公园实景

2.2 周边环境及建筑风格

社区公园一般存在于城市的夹缝中,周边的原有建筑占其立面景观的大比例。因此周边原有建筑的风格必定影响后来的公园的设计。如何结合原有建筑风格,使得新建公园与原有环境相融合、相协调也是设计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3 社区公园的设计原则

社区公园属于城市公园的一部分,应满足城市公园的设计原则,另外根据社区公园的特性,总结出以下原则:

3.1 可达性

社区公园是为周边广大居民服务的,社区公园应具有高可达性,才能方便人们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能就近回归到户外自然当中。公园的可达性主要体现在公园出入口的设置、路网设计、标识牌设置、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以及景观视线的通达等。

3.2 公平性

社区公园的公共性决定了其设计必须要遵循公平性原则。在社区公园设计中应当考虑到居住密度大且收入低人群、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主要体现在社区公园的选址、公园的规模、服务设施的设置以及无障碍设施设计等等。

3.3 实用性

分布在用地紧张的城市中的社区公园,必定是规模有限的,因此社区公园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为居民提供实用的服务功能,而不用过分地追求视觉美观而浪费空间及高造价。常见的实用设施包括:篮球场、儿童玩乐设施、简单的建身设施、棋盘桌凳、长凳、花架凉亭等。

3.4 生态性

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社区公园具有其生态功能。更重要是社区公园在城市中分布,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设计应遵循生态性原则。

3.5 整体性

社区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规划设计应遵循城市的上层规划,充分考虑与周边其他绿地保持整体性,发挥社区公园的宏观作用。

4 社区公园的总体设计

4.1 社区公园的定位

每一个公园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内容,社区公园设计前应根据其所处位置、规模大小、服务对象、功能诉求等因素的分析对其进行设计定位。实际情况中,社区公园往往是城市中的“见缝插绿”,它的选址和规模是被动的,因此社区公园的定位多是满足居民的日常休闲娱乐、健身活动、邻里交往等需求,既能反映社区特色又能增强社区凝聚力的开放式公园。

斗门10 个社区公园中的纪念公园,现状有鲁迅纪念铜像,且临近图书馆,设计中将其定位为具有人文气息的纪念性小游园。

4.2 社区公园的立意

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是意境,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说立意是园林设计的首要环节。对于社区公园而言,设计立意和构思尤为重要。因为社区公园的数量越来越多,怎样才能让人们在众多的公园中记住并使用我们设计的社区公园?怎样能维持社区公园长久的活力?立意就像是社区公园的名片,它会让人们在言谈中想起有这么一块城市绿地,想起公园的景象,想起他们曾经在那里的故事。

社区公园的立意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应该体现公园特有的属性。是设计师通过详细的场地踏勘,理解场地的文化内涵和社区的文化内涵,调查周边居民的意见想法而得出来的,是对场地精神的提炼和升华。对立意的表达也是形式多样的,除了新建有含义的景观,还能是保留、修复甚至是再现历史等等。

斗门10 个社区公园中的榕益公园,现状有8 株古老的大榕树。从榕益村村民口中得知,这些榕树更多的是他们的童年回忆。因此我们决定保留场地的记忆,保留大榕树,并取其村名的谐音“榕意”为该公园的立意。再现村民记忆中榕树下,拉家常的景象。

图4 榕益公园平面

4.3 社区公园的分区

作为最贴近居民的户外活动空间,社区公园对服务对象提供的功能服务应该是有针对性的。由于周边人群的差异性,为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规律及行为方式的居民的多种需求,社区公园需要根据功能进行合理分区。更多时候,在社区公园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赋予同一场地多种功能,以增强公园的吸引力和提高使用率。

5 社区公园的详细设计

5.1 地形设计

地形是园林的骨架,地形设计既要因地制宜,也应有的放矢。常见的做法有:通过地形的塑造营造空间,营造景观视线廊道;微地形搭配植物林带,形成隔离带;对不规则,存在高差的场地进场地形重塑,有利于全园的有机统一。

5.2 交通游线组织设计

社区公园的交通游线组织最重要是开放性和人性化。开放性具体体现在:公园入口不应设置传统的门禁;公园应设置多处出入口,并根据人流量分主次口;有条件的公园应考虑缓跑步道和骑行道,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保证公园视线的可达性等等。人性化原则具体体现有:人车分流;设置无障碍设施;满足人们走捷径的需求以及游线沿途有景等等。

5.3 植物种植设计

在社区公园的植物种植设计中,保留原有植物是优于移栽和砍伐的。因为对于周边的居民来说,场内历史悠久的大树,是地块的标志,甚至是代表着某些有意义的回忆。此外,植物的种植应提高公园的观赏性和游玩性,在满足绿量的前提下,应多选用观花、观叶、观果的植物,植物配置做到疏密有致、色彩变换,达到步移景异、空间变化的效果。

5.4 空间营造设计

根据公园的分区及其功能,营造开敞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以及视线廊道。空间划分方式可结合地形塑造、植物种植设计、铺装设计、构筑物设计等手法来完成。

6 和益城市公园设计实践

6.1 项目概况

和益城市公园是斗门区2018 建设的10 个社区公园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建设面积约34000m2。项目位于斗门区的西侧,临近天生河的分支,地块沿虹桥四路呈带状,中部被和益中路一分为二,东区长387m,西区长355m,平均宽度为35m。周边分布着时代倾城、金地格林泊乐、裕景名苑、香海里等众多现代风格的高层小区。另外还有一所中职学校、一栋政府办公楼以及商业中心等。周边居民大部分以中等及以上收入为主。

6.2 公园的定位

以游憩、亲子、康体等功能为主,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功能。为周边片区提供便利舒适的康体活动空间与景观休闲空间。

6.3 公园的分区布局

和益城市公园呈长条型的布局,设计采用几何式的整体构图手法,运用铺装材质、高差、植物围合,构造物围合等手法营造空间。公园自西向东根据周边分布人群的特点设置了集散广场区、运动健身区、儿童活动区、老年人活动区以及湿地休憩,各分区之间既功能分明又互相融合。

入口广场区:和益公园的主入口广场定位为文化休闲广场,与周边建筑先协调,设计采用现代风格。通过广场铺装的颜色和形状上下功夫来突出广场的设计主题,几根深灰色的动感的曲线自广场上正前方流动而来,使得广场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充分考虑软硬的结合,配合广场的空间功能巧妙地设置种植区域。种植池上种植高大乔木,既营造主题景观又形成宜人的树下空间。

运动健身区:根据周边居民主要以白领、青少年为主,本区设置篮球场、乒乓球、健身设备等现场运动设施。

儿童游乐区:儿童区设置在入公园很容易找到的区域,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对软质铺装的图案进行设计,点缀着线条简单的卡通图案,鲜明的色彩搭配给儿童带来视觉冲积和空间体验。中间利用地形的起伏营造了一座彩色的山丘,山丘中有隧道穿过,满足儿童喜欢攀爬和钻洞的天性。山丘旁设置一组滑梯组合,周边种植池种植高大遮荫树种,树下分布着长凳以供家长休憩。建成后成为全园最受欢迎的区域之一,见图6。

老人活动区:老人活动区设置于东边地块,远离主干道,干扰较少。区内设置小型广场以及棋乐、健身、赏花、乘凉等设施。

休闲湿地区:本区设置于场地最东侧,邻近河涌出江口,远离喧嚣。本区为全园地势最低位,地下水位较高,以大片的落羽杉林为主景,聚散有序的杉林夏季葱茏,秋季霞红,成为公园的名片。杉林下营造湿地景观,种植耐水湿的植物,用自然化的手段去对水岸过渡区进行处理,为整个湿地景观带来一种丰富、自然、和谐而又富有生机的景观。

图6 和益城市公园东区总平面

6.4 交通游线设计

院内交通游线与公园长条形的布局契合,一条自然曲线的主园路将各个活动场所串联起来,既保证了人流的通畅,也增添了空间变化的趣味性。主园由米黄色调的花岗岩步行径及1.5m 的暗红色透水混凝土缓跑径组成,如飘带般贯穿全园,走在路上,在沿线植物的映衬下,处处皆成一景。

6.5 公园的种植设计

项目所在的珠海斗门,土壤特性为碱性沙质土,在选择植物上需选用能适用碱性沙质土的品种。另外和益公园靠近河涌,地下水位较高,根据实际,本园以打造湿地植物景观为特色。例如湿地休憩区,沿河涌边打造一片落羽杉林,春天葱茏,秋天霞红,丰富了公园的植物季相景观,使游人印象深刻。

6.6 其他

公共设施的设计遵循系统化、标准化、合理化及人性化的配置原则,并且兼顾经济实用性。此外公园的设施设计高度与绿化景观结合,如坐凳会设置与高大乔木或水体旁,廊架设置在滨水空间并以植物适当围合,力求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增强公共设施的亲和力,挺高其使用率。

照明系统层次丰富,优势互补,全园使用的照明灯包括高杆灯、散布路灯、低位路灯、草坪灯、射灯、地灯、水中灯具等多种类型。

7 小结

随着城市的扩张,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对邻近的社区公园需求与日俱长。本文简述了斗门区2018 社区公园建设的设计,并从中总结和分析了社区公园的设计与实践,为社区公园的设计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猜你喜欢
公园设置社区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社区大作战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在公园里玩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影像社区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