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管理教育对肺癌化疗患者核心症状群的改善效果

2020-04-10 09:12郑小敏万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条目肺癌维度

郑小敏 万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肺癌数量和致死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而常用的化疗、手术、放疗等手段具备一定程度的毒副性和侵入性[1-2]。研究显示[3],肺癌化疗后的副反应、病情蔓延和不良症状明显多于其他癌症,其中乏力、呼吸困难、咳嗽等核心症状群高达50%~90%,且相互关联,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症状管理教育(SME)基于症状管理理念,逐渐应用于慢性病症状患者减缓病情进展,提高自我认知和管理水平[4],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等,但对肺癌化疗患者核心症状群的改善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探讨SME对肺癌化疗患者核心症状群的改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4例临床表现出症状群的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我院经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肺癌;均存在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群;处于化疗阶段且生存预期≥12个月;年龄≥18岁;有基本阅读、理解及交流能力,意识清晰。排除标准:发生转移灶;合并严重感染、心肝肾严重器官等疾病;患精神病史、认知功能障碍等;或家属任何一方不愿参与本次研究。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21~76岁,平均(55.79±10.1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及以上16例;有吸烟史22例,无吸烟史15例。观察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24~78岁,平均(56.29±11.7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及以上15例;有吸烟史23例,无吸烟史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雾化吸入,出现痰液淤积或呼吸道感染时,给予雾化吸入10~15 min;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家属督促戒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等。观察组实施症状管理教育护理,通过中英文文献检索,收集“症状管理教育”“肺癌化疗核心症状群”等相关文献207篇,经阅读删选、滚雪球方式和精读后,纳入12篇文献。再结合获取的观察组病历、相关临床信息进行评估,得出核心症状体验为乏力、呼吸困难、咳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症状管理教育措施,即如何进行信息指导、信念强化和行为指导,形成初步症状管理教育干预框架和方案。接着,邀请专家和医护小组共同对干预方案进行评估、预实验,反复修改,确定该教育措施具有可行性、操作性、潜在效果后,应用于观察组。具体实施措施,见表1。

表1 症状管理教育干预方案

1.3 观察指标 (1)核心症状指标评估。选取癌症治疗相关疲劳功能评估量表(FACIT-F)[5]对疲劳功能进行评分,包括身体情况、社会家庭情况、情绪、功能状况以及附加关注5个维度,共4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逆向条目反向计分,得分范围0~52分,得分高低与疲劳程度成正比。采用呼吸困难量表(CDS)[6]评估呼吸困难程度,包含费力感、焦虑感和不适感3个维度,12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法,逆向条目反向计分,得分范围0~48分,得分越高,呼吸困难程度越大。选取2015年发布的《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7]评估咳嗽严重程度,含日间和夜间咳嗽积分2部分,每部分划分为4个等级,表明咳嗽频率、强度和生活质量受影响水平。(2)生活质量水平指标评估。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制定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8]评估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关注功能领域和症状领域两方面,各方面单项条目以Likert 5级法计分按照计分要求将各维度分数标准优化后,各维度得分范围为0~100分。功能维度评分越高说明功能越好,症状维度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3)自我症状和行为管理标准评估。选择Lorig等人编制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9]对自我症状和行为管理进行评估,包括与医师沟通(3个条目)、认知性症状管理和实践(6个条目)、运动锻炼(6个条目)3个维度,前两个维度各条目以Likert 6级(0~5分)计分,后一个维度各条目以Likert 5级(0~4分)计分,各维度得分和总得分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后核心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乏力、呼吸困难、夜间咳嗽核心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领域、症状领域以及总体生存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核心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分,

2.2 两组自我症状管理行为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症状管理行为中与医师沟通、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运动锻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肺癌化疗核心症状群是指因化疗导致骨髓抑制加重,白细胞、血小板严重降低,免疫力低下、出血、感染等系列不良事件。文献报道[10-11],睡眠障碍、疲乏、疼痛、焦虑等是肺癌化疗常见症状,且多以症状群形式存在,其发生率高达85.2%,这些症状群复杂多样、持续时间长,带给患者严重困扰。而症状管理教育采用控制咳嗽、针灸疗法、呼吸节奏训练、健康教育等持续的临床管理,改变患者生活方式、自护能力,增强护理目标导向,提高照护质量。

症状管理教育是针对癌症核心症状群新兴干预模式,是根本解决思维问题的工具,通过概念框架、制定手段设计和干预实施,传递教授症状管理方法,提高可预见问题解决能力[12]。采用信息支持、信念强化以及行为指导教育管理方案,为患者提供疾病专业知识和预了解信息,强化管理信心,经视频、图片等手段,指导患者塑造有意义的症状管理行为,减少错误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症状管理教育可显著改善患者乏力、呼吸困难、夜间咳嗽等核心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叶华清[13]研究也验证了该结论。医护人员明确面临症状的每项核心问题,提出专业化指导,保障护理层序性,降低核心症状群发生率,减少护理漏洞。此外,观察组与医师沟通、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运动锻炼等自我管理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邵茜茜[4]也指出,医护人员进行症状管理,可及时消除患者疑惑,提高患者配合度和正确认知,使整体护理水平获得巨大改善。

综上所述,症状管理教育有利于肺癌化疗核心症状群改善,减轻乏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群,改善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猜你喜欢
条目肺癌维度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