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早期改良预警评分的分级分区护理在骨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2020-04-10 09:12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骨科病房预警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量化评价标准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黄志嫦等[1]研究发现,缺乏早期预警评价情况下,意外事件发生率达8%。因不同能级护士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水平各异,加之护患层级不对应,致使临床护理质量偏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下降[2]。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是一种重要的早期预警评分工具,因其参数易得、计算简单,且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3-4]。分层护理强调结合护理人员职级、工作年限等各方面指标划分能级,并确定与之相适的护理对象,以保证护理干预效果[5]。本研究在骨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基于MEWS的护理干预,并探究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骨科住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科疾病;住院时间超过7 d;无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自愿加入且对本研究知情。排除标准:伴有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伴有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存在认知交流障碍。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研究对象等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24~67岁,平均(37.43±5.29)岁;疾病分类:创伤类24例,骨病类21例;住院时间8~15 d。观察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3~68岁,平均(37.57±5.31)岁;疾病分类:创伤类25例,骨病类20例;住院时间9~16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分类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常规访视、用药指导及体位管理等。观察组采取MEWS联合分级护理,具体如下:

1.2.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1.2.1.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 本研究所用MEWS表包括5项评价指标,分别为意识状态、呼吸频次、心率、收缩压、体温,各项指标0~3分,量表总分为15分[6]。评分越高,则病情越严重,见表1。

表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量表

注:1 mmHg=0.133 kPa。

1.2.1.2 患者分级分区 收治入住时,护理人员借助MEWS表评估患者状况,统计评价得分,并据此确定分区及观察频次。总分为0,则患者病情稳定,处于低危状态,对应分区为绿区,每4 h MEWS评价1次;总分为1~4分,且单项均小于3分,则属于中危患者,对应分区为黄区,每1 h MEWS评价1次;总分>5分,或单项>3分,则属于高危患者,对应分区为红区,每0.5 h MEWS评价1次[3]。

1.2.2 护理人员层级划分

1.2.2.1 层级划分标准 收集本科护理人员资料信息,包括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并据此划分能级,得到N0~N3护士[7-9]。N0级护士:职称为护士;学历包括大中专、统招本硕;工作年限为≤2年。N1级护士:职称为护士或护师;学历包括大中专、统招本硕;工作年限1~4年。N2级护士:职称为护士或护师;学历包括大中专、统招本硕;工作年限2~10年。N3级护士: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学历包括大中专、统招本硕;工作年限>4年。

1.2.2.2 层级划分结果 (1)层级划分。本研究将骨科病房护理人员划分为Ⅰ,Ⅱ,Ⅲ级,其中Ⅰ级为N0级护士,Ⅱ级为N1级、N2级护士,Ⅲ级为N3级护士。(2)划分结果。Ⅰ级护士36名,Ⅱ级护士38名、Ⅲ级护士18名。(3)职责说明。Ⅰ级护士职责包括根据要求观察病情,完成护理记录;上级护士指导下开展护理工作;参与岗前培训及规范化培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Ⅱ级护士职责包括危重症患者抢救;参与在职培训;新进护士带教工作;参与院内科研活动;Ⅰ级护士职责。Ⅲ级护士职责包括组织科研活动,申报省级课题;开展在职护士培训工作;负责开展科室教学;独立开展危重症患者救护工作;Ⅰ级、Ⅱ级护士职责。

1.2.2.3 护患层级对应 结合护士、患者层级划分结果,确定对应关系:Ⅰ级护士—低危患者(MEWS=0分);Ⅱ级护士—中危患者(MEWS=1~4分);Ⅲ级护士—高危患者(MEWS>5分)。

1.2.3 护理人员分层培训

1.2.3.1 集中授课培训—Ⅰ级护士 培训负责人为Ⅱ级护士。培训形式及周期:培训形式为PPT教学、操作演示;培训周期为7 d,共7课时。培训实施:培训人员通过PPT教学介绍骨科病房护理理论知识,包括疾病知识、临床护理规范、MEWS、护理服务要求等,培训时长为3课时;培训人员通过现场模拟演示临床护理操作,包括健康教育、肢体主被动运动、体位调整、管道管理等,培训时长为4课时。培训考核:随堂测试—理论知识:结合理论培训内容编制测试卷,共20题,均为选择题型,每题2分;培训人员现场发放问卷,并监督答题,测试时长40 min。操作演示—操作技能:操作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随堂创设护理情景,受训护士据此演示操作,每人2题,每题5分。考核标准:如考核总分≥17分,且护理技能≥5分,理论知识≥12分,则合格。

1.2.3.2 问题引导式教学—Ⅱ级护士 教学负责人为Ⅲ级护士。教学形式及周期:教学形式为思维导图、问题引导式教学;教学周期为4 d。教学流程:提问问题—引导自学—护理查房—寻找答案—绘制思维导图初稿—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完善思维导图;教学实施:教学人员确定主题为“骨科病房护理”,课前提出问题,如骨科病房护理项目、骨科病房护理要点、骨科病房常见不良事件、早期预警评价分级等;受训人员根据教师所提问题,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寻找问题答案,并以“骨科病房护理”为主题绘制思维导图初稿;按5人1组分组,指导小组成员围绕课前问题、思维导图初稿展开讨论,确定问题答案,评选出最佳思维导图;各小组推选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并展示最佳思维导图,教师据此点评,并予以纠正,小组成员结合教师意见完善思维导图,实施再学习。

1.2.3.3 回顾性研究学习—Ⅲ级护士 培训负责人为科室护士长。培训实施:引导Ⅲ级护士组建研究学习小组,对科室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临床护理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评价临床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骨科病房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影响因素;同时,通过文献检索法、经验总结法及专家征询法探究护理对策,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持续改进护理对策,以实现对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1.3 评价指标 (1)护理质量。干预后第4周,基于自制的“骨科病房护理质量评价量表”由护士长评估每例患者的护理质量,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9,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态度、应急处理、预警评价4个维度,共20个条目,条目评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5分),维度分值25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2)护理满意度。干预后第4周,向患者及家属发放自制的“骨科病房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据此开展调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25,问卷包括护理及时性、护理专业性、护理亲和度、护理规范化4个维度,每维度20分,总分80分,分值越大,则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3.1 MEWS下的分级分区护理可改进护理质量 本研究中,结合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划分层级,据此开展培训工作,能保证护理培训针对性,有助于丰富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提升其业务水平,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开展集中授课,向Ⅰ级护士介绍临床护理规范及要求,明确临床要点及难度,强调保持良好的护理服务态度。在骨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通过对患者意识状态、呼吸频次、心率、收缩压、体温的评价,能有效识别风险,便于明确患者病情发展趋势,保证应急处理及时有效[10-12]。研究通过集中授课培训、问题引导式教学,向受训人员介绍MEWS,传授了MEWS评价量表使用方法,能保证临床预警评价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态度、应急处理、预警评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2 MEWS下的分级分区护理能提升护理满意度 骨科病房管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观察患者临床体征指标,借助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量表实施评价,结合评分实施分级、分区管理,并确定预警评价频次,能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掌控,可保障临床护理及时性。研究结合护理人员学历、工作年限及职称级别等因素划分层级,并结合各层次护士能力确定相应职责,据此开展临床护理培训,包括集中授课培训、问题引导式教学、回顾性研究学习,能实现对各层级护士的针对性培训,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实力,有助于增强护理专业性、实现护理规范化[13]。研究面向各层次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培训,强调护理服务态度的重要性,有助于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P<0.05)。

综上所述,基于早期改良预警评分的分级分区护理干预在骨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改进临床护理质量,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骨科病房预警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换病房
病房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日盲紫外探测技术在空间预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