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材送修业务精细化管理

2020-04-10 05:47王灵剑王兴财吴艺玮史方桂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20年1期
关键词:航材厂家航空公司

■ 王灵剑 王兴财 吴艺玮 史方桂/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0 引言

民用航空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其中航材保障是航空公司运行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1-2],航材费用约占航空公司费用支出的12%~18%。航材成本一般分为以采购/送修为主的直接流动性成本、以航材储备和航材仓储为主的固定成本、以旅客赔偿和飞机退租航材贬值处置为主的风险成本。航材采购和航材送修费用是航空公司长期承担的稳定支出,其中航材送修费用约占直接成本的10%~20%,国内大型航空公司的航材年送修费用超过数亿元人民币。

截至2018年底,国内机队规模超过50架的航空公司有15家,国内民航运输机队规模达到3615架,仅2018年即新引进426架。国内航空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航材管理水平却相对滞后[3]。航空公司受到民航局对安全管理的严格要求,但内部自我驱动力不足与迟滞,导致航材管理仍主要依靠经验和人力,难以满足未来高速发展的需要。

2013年之后大数据应用在国内呈现井喷式发展,如何利用大数据理论对航材送修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提升航材管理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是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

1 航材送修管理流程

航材一般分为可修复的周转件和不可修复的消耗件,其中周转件约占20%,但其成本费用约占80%[4]。周转件可以通过送修持续使用,周转件发生故障拆下后一般送修民航局认可的MRO厂家和OEM厂家。

航材拆换分计划性拆换和非计划性拆换,计划性拆换是指维修计划MP项目中按照飞行时间或者周期拆换的器材,如氧气瓶、电池等时寿/库寿器材;非计划性拆换主要包括飞机临时故障的AOG需求、保留需求等。根据器材不同的拆下原因,对应选择不同级别的送修合同类型,分为检查、修理、改装、翻修四类,其中送修器材属于修理级别。

国内传统航材送修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依靠的是传统的系统信息提示和人为监控。国内航空公司机队以空客、波音机型为主,飞机航材拆下送修业务集中管理。由于航材分类较多、件号数量太多、故障原因类型复杂,航材管理存在不可控性,属于粗放式管理[5]。

图1 单项航材送修的基本流程

表1 航材初级分类

2 大数据理论在航材送修业务中的应用

大数据是指难以利用现有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计算的、整体呈现高价值的海量复杂数据集合[6]。大数据具有体量大、价值密度低、来源广泛、增速快的特点。利用大数据原理,在海量数据中对有效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挖掘有规律的数据,可用于航材管理的监控和评估。

根据航材放行类别和使用频率,周转件航材初步分类如表1所示,在精细管理控制中,可以根据重点件号特性进行精细化分类,方便数据评估。

以第一类航材为例,可以将航材按照归属飞机结构、故障类型、修复周期、送修费用、供应商管理、拆换周期等要素进行细化评估,如表2所示。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根据不同类型和内在规律,使用最优化/神经网络/蚁群算法等方法为精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航材管理的各项要素联系紧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航材的属性和装机使用环境决定航材的拆换周期和平均修理周期。送修周期的管控和航材拆换频率客观影响航材的备件储备数量,进而影响航材采购成本;送修航材的可靠性决定下次拆换时间,进而影响拆换频率和下次送修成本;送修航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送修价格、送修周期等因素共同决定航空公司对送修厂家的选择。根据内在逻辑,可以利用相关算法推导关系,利用相关分析数据在航材管理系统中直观展现分析结果。

3 航材送修业务的大数据应用

航材管理分为宏观数据管理和微观数据管理,大数据信息处理的送修流程监控如图2所示。

宏观数据管理可以整体监控送修业务各项数据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分析评估航材送修成本的变化和送修周期的变化;对不正常送修项目及时甄别,预测发展趋势和提出修正措施意见,有利于整体把控航材管理的良性发展。

微观数据管理可以直观展现航材属性和基础介绍,图形显示单个件号的备件状态和备件分布。根据送修数据的历史趋势,可以评估单项器材的送修费用,评估每次报价费用的合理性;针对厂家反馈的修理信息,维修部门可以提升飞机维护的质量。

表2 航材细化评估

图2 大数据信息处理的送修流程监控

通过大数据在航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对于有规律可循的航材可以交由系统自动监控和评估,工作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关注重点航材/特殊航材和非正常流程航材。对于趋于稳定的航材可以与系统评估出的最优厂家签署固定价协议,厂家确保送修航材的后续使用周期,并且将航空公司故障数据与厂家维修数据对接,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机务人员精准排故的能力。通过数据的可视化监控,可以及时发现不正常数据,提前发现纠正问题。例如,对于某一厂家某段时间采购的航材使用情况,如果通过监控发现航材质量普遍不可靠,可以将相关数据作为依据集中索赔,且避免该批航材继续投入使用。

通过全流程监控,各个业务节点实现可视化快速监控,各类人员通过不同权限进入系统直接了解航材状态和所在节点,避免重复多冗余的信息沟通;同时根据不同航材的需求优先级,分配厂家维修资源/运输资源/库房人力资源,甚至可以根据航材备件预期到料和不同站点的维修能力,合理分配整个机队不同站点的航后工作任务。精细化管理可以确保不同节点人员的差异化,优先保障紧急重要的航材,提升航材保障效率。

4 结论

依据大数据应用,可以提升航材送修业务的宏观管控能力,通过“数据驱动”的管理理念,可以提升沟通效率并且使航空公司业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航材送修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提升航材送修质量并降低航材送修成本。

大数据还可应用于航材计划评估和航材调配等其他航材保障环节,从技术上打破各航空公司的业务壁垒和沟通困难,加快实现各航空公司的航材共享。大数据应用可以提升航空公司和政府对航材管理的关注度,对航材管理的发展有巨大意义。

猜你喜欢
航材厂家航空公司
考虑航材共享的国产民机航材配置技术研究
航空公司的低成本战略及其实施对策探讨
IATA上调2021年航空公司净亏损预测
4/5G异厂家多制式协同参数策略研究
从“人”的角度浅谈对航材管理的认识
小经销商如何选择代理厂家
浅谈我国通用航空航材共享业务
美小运载厂家签多次发射协议
航空公司客票直销的现状与分析
小经销商如何选择代理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