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技术支撑的网格化管理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战

2020-04-10 13:13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网格化防疫网格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党和国家号召要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全国各地充分应用“大数据+网格化”等手段,抓好疫情监测、检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各地利用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对人员流动信息、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分析和监控,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输入、蔓延、输出。当前,各地智慧城市服务商陆续提出相关城市疫情监测的解决方案,全国智标委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小步创想、成员单位数字政通积极发挥技术优势,以信息化技术支撑防疫抗疫工作。

网格化防疫管理平台,助力联防联控

小步创想研发设计网格化防疫管理平台,是面向防疫指挥中心、卫健委、医院、各级政府、网格员、社区、物业、民众等的网格化防疫管理工具。针对卫健委、医院、各级政府、网格员、物业、社区、医生、普通居民、隔离居民等角色等多个角色,还开发了配套的APP与微信端。

利用APP和微信端,发挥社会各类角色的主体作用,便于一线防疫人员开展疫情监测、疫情核查、疫情摸排、接诊跟踪、物资登记等工作,有利于提高抗疫工作效率,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针对社区普通居民和隔离居民,设计了线索征集、自主申报、疫情摸排、防控知识、网上就诊、同城查询等功能。目前部分功能已在楚雄州等地推广使用。

(网格化防疫联动指挥中心展示图(注:数据均为模拟数据))

通过实现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全面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网格化防疫管理平台及相关监控系统的推出,有效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闭环管理,助力遏制疫情的播散和蔓延。

依靠区域数据监控,落实属地责任

目前,各省市防控疫情的重要部署之一就是压实属地责任,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流动人口体量庞大的背景下,必须强调属地管理原则,就地控制传染源,坚决不能放任患者“各回各家”。对于疫情防控管理必须要做到分而治之、精准施策、快速响应,落实属地责任,不仅要依靠人力、物力,更要依靠技术和数据。

网格化防疫管理平台及相关监控系统的推出,让各地政府可以通过大数据、可视化等先进技术,基于一张图、一盘棋服务展示疫情态势、防控态势、物资监管、隔离观察等数据,各地方可以实现辖区内疫情防控工作的分析研判、指挥调度、全局统筹。其中数字政通开发的“网格化疫情动态监控系统”涵盖网格巡查、数据追踪、疫情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展现、综合指挥等多个模块。系统研发工作已初步完成,部分功能已在深圳市、合肥市等地的项目上测试运行,研发完成后,将尽快为全国各地政府客户提供网格化疫情防控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2004年开始推动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对提升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城市高效、安全、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城市治理与服务的重要建设内容,目前该模式成果已转化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1 部分:单元网格》等8 项国家标准。网格化疫情动态监控系统实际上是脱胎于曾经的“数字城管”模式,例如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来源于曾经数字城管模式。面对疫情的防控,各地方也要积极利用现有的模式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升级与改造。

猜你喜欢
网格化防疫网格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排堵保畅良策: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立体停车库
防疫、复工当“三员”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追逐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乌兰浩特市和平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