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说结尾

2020-04-10 06:37唐惠忠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评析中华民族劳动

唐惠忠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靠收口。”结尾是写作中的最后一环,其优劣好坏对于考场作文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谋划文章结构时决不能虎头蛇尾,而应成竹在胸,精心打造响亮而有余味的“豹尾”。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这是最实用的技法之一,一般是开门见山提出中心,然后在结尾处照应开篇,强化全文主题。

[例1] (2019年高考廣东同学《用劳动铸就中华复兴之梦》)

(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劳动的民族,劳动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之中。

(尾)亲爱的同学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发扬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劳动精神。只要我们青年人人都热爱劳动,以劳动书写自己的人生风采,其汇聚而成的磅礴伟力,必将助力青春向前,中国向前,时代向前!

评析:文章开宗明义,言简意赅地亮出观点——“劳动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之中”;结尾处重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发扬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劳动精神”,并表达了“只要我们青年人人都热爱劳动……必将助力青春向前,中国向前,时代向前”的信念,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其主旨鲜明而突出。

[例2] (2019年高考四川同学《教师的温度决定教育的高度》)

(首)高考前夕,老师面对学生满怀深情地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中国教师的温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

(尾)“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背后,是一个知识有高度、内心有温度的教师,与懂得尊师重教的学生之间的温情互动。老师们必将成为偌大的轮船、坚固的风帆、日出的方向,带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船员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评析:此文开头引述漫画中老师的话语,进而提出“中国教师的温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的观点,可谓一语中的;篇末处再次强调“‘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背后,是一个知识有高度、内心有温度的教师,与懂得尊师重教的学生之间的温情互动”,而这样的教师必然会引导一代代学生“直挂云帆济沧海”:首尾均扣住了“教师的温度”与“教育的高度”这一主题,并揭示了两者间的关系。

二、抒发情怀,呼唤号召

“至情出美文”,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应当抒写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并不局限于自身,有时还可在结尾发出呼吁,号召大家一起来追寻真善美、远离假丑恶。

[例3] (2019年高考重庆同学《捍卫国权,我辈有责——为在场诸君而作》)

同学们,我们若行动起来,则天地变色,风云激荡!我们要行动起来,才能让官老爷们知道顺从民意,才能让列强们知道中国不可欺侮!我们只有行动起来,才能保卫山东,捍卫国权!

同学们,挺直你们的腰杆,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捍卫国权,我辈有责!

誓保山东,誓存中华!

评析:文章是在五四运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前三个感叹句构成排比,“若行动”“要行动”“只有行动”之意层层推进,催人奋进,感人肺腑;后两个感叹句都是四字句,有似鼓点,节奏感强,铿锵有力而鼓舞人心。

[例4] (2019年高考浙江同学《生活,永不被左右》)

让我们倾听“读者”的呼声,并用心寻找呼声与自己想法的契合点。这么做,可以让自己的生活绽放出“花”一般的光彩,成为一幅真正的“艺术作品”。

评析:这篇文章持论辩证,于文章尾段发出呼吁,号召年轻一代“倾听‘读者的呼声,并用心寻找呼声与自己想法的契合点”;同时再次表明了“这么做”的价值所在,增强了对读者的鼓动性。

三、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有意识地通过融情(理)于景、渲染氛围等手法彰显美感,或留下思索的余味,这也是考场作文重要的结尾方法。

[例5] (2019年高考江苏同学《百花齐放才是春》)

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更当有独立与自由之精神。不要总以时代为借口,说些什么“随大流”之类的丧气话。有一花独放,方能有百花齐放。是的,在春天的花园里,樱花的轻盈才能映衬出茶花的绚烂,桃花的妩媚绝不同于迎春花的俏皮。这许多的色彩和风格调和在一起,才能成就最和谐的美丽。

评析:该文以物性来明事理,于游园赏花之间,将“一花独放(个性)”与“百花齐放(调和)”的密切关系巧妙地昭示出来,拈花悟理,颇具东方智慧,使文章充满了拨动心弦、启迪心智的张力。

[例6] (2019年高考北京同学《2019的色彩》)

黄昏时分,沐浴着红红的晚霞,我和妹妹在红色攒动的人流中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评析:这个结尾特点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十分明显。作者颇具匠心地以意境示人——“红红的晚霞”再配上“红色攒动的人流”,含蓄地表现出“我”内心对火热的生活充满了爱。语言表达有文学味,情与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效果非常好。

四、巧妙发问,意韵无穷

一篇好文章要有理趣,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如同欣赏美妙的乐曲,曲虽终而余音缭绕,留下让人咀嚼和深思的空间。

[例7] (2019年高考上海同学《“中国味”的“外内观”》)

那么,这么做会不会让“中国味”变了味、丢了魂呢?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因为文化的创作者、接受者和整个生存发展环境,都还在同一方水土中。纵然全球化发展再彻底,其内核仍然不会轻易改变。只要我们不断反思、创造,我们的文化必然会展现出强大而悠久的生命力!

评析:该文引论部分言简意赅,以“遍听他调,复识本声”高度概括了材料所包蕴的哲理内涵,语言表达富有诗意;本轮部分聚焦原因分析而不及其余,显示出作者行文的自信。在充分肯定“通过和外来文化的比较,才能发现本土文化的特质”“发现本土文化的特质,进而能巩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这篇文章又深入审视了“借鉴外来文化”的意义与作用,强调“不必担心”大胆借鉴“会让‘中国味变了味、丢了魂”,其认识水平明显高出其他同学一筹;这层意思又是借设问句加以表达的,也就更具独特的思辨味。

猜你喜欢
评析中华民族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季札挂剑
热爱劳动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