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实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逻辑

2020-04-10 06:50段微晓
大学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逻辑

段微晓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发挥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遵循“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与青年自身成长需要相统一,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性与课程本身特殊性相统一,教师有发展与学生有收获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从“内容、形式、组织制度和环境塑造”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4-002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今后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高水平。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这是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提出的要求,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在讲到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时,总书记提到了“八个统一”,这其中明确指出了“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可以说,思政课的内容本身就体现了实践性,其内容无不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阐发和总结,无不体现了对今天青年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然而,这样的教育目标要真正地实现,需要青年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性、正义性和实践性,从而主动、自愿地接受和运用理论,在此过程中,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尤为重要和必要。

从“加强实践环节”到“明确实践教学学分”,时代的发展对不同时期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其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升。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认识模糊,认识不清楚、不到位,实践教学内容空泛、流于形式,实践教学出现了负效果等情况仍很明显。种种方面推动着思政课实践教学持续改革,可以说,学界与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方兴未艾。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直接关系到思政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因此进一步深化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对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理论要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认识和把握,就必须与人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必须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发挥作用,不断深化。唯有如此,才能使理论内化于心,从而自觉地外化于行。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中,才能发挥它的魅力。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理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去理解。一方面,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是人有意识、有意志的、有目的的活动,包含着主观的精神因素。另一方面,实践又具有客观物质性,它不能超越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否则就不能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现实的对象性活动。可以说,实践既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对立的基础,又是使对立双方达到统一的基础。

第一,实践是“有生命的个人”的“自主活动”,是主客观的统一。实践是人的实践,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人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实践过程是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人作为主体具有和表现出将其内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特性,即对客体世界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处在新时代的年轻人,实践教学的设置要以使青年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其独立自主性为指向。实践教学的目的、过程和形式应以青年学生为中心进行设置,学生是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和参与者,教师则是作为指导者、考评者对实践活动的方向和目标进行掌控与考评。

第二,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并且也只能是具有历史性的本质,人是社会历史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青年的本质是作为集体历史主体的青年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高等教育要把青年学生看作是处在社会发展阶段中的群体。“决定青年在社会中的状态和角色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权性质、青年所拥有的一切权利和义务以及青年实际参与发展、决策和变革的方式”。那么,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新变化和新问题对青年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即将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的青年学生,高校思政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也是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如前所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理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跳出对“什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解,或者对“究竟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才属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判定。实践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本质,从而也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最终目标,以及高校青年学生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参与主体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還需要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做进一步思考。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要遵循三个统一原则

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着“不知怎么实施”和“不知如何评价”的问题,其结果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对高校青年学生产生了负效应,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了负效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负效应,导致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认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三个原则如下:

第一,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与青年自身成长需要相统一。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决定了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两个基本功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要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这是新时代的社会需求。而要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政课的育人职能,就要充分地尊重青年自身成长的规律,满足学生个人自由发展的需要。也只有如此,高校思政课程才能够对青年学生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大学阶段还处在青年中期社会化过程中,学生在社会化反应方式上呈现出愈来愈明显的选择性和批判性。他们“对社会影响的内容独立地决定取舍,接受的盲目性大大减少,对成人的教育和告诫也只作为一种意见加以对待,是否接受还有待于自我的考虑”。他们不仅善于从学校教育中获取社会信息,而且注重从新媒体途径获取信息,喜欢从同辈伙伴的交往中接受影响,但更相信自己的亲身体验,对社会现实的理解,特别是社会政治生活对其生活道路的选择,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定向作用。

那么,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恰好成了青年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生互相交流沟通,在同辈的互相影响下,在运用理论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其思想政治观念逐渐成熟起来,从个人层面实现了自身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从社会层面完成了社会角色的存在和确证。教育促进青年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青年的过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第二,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性与课程本身特殊性相统一。

教育的内部规律揭示的是教育之所以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个教育的基本定义出发,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直接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即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这种全面发展就包括了体力和脑力、知识与道德、理智与情感,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些组成部分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是以其整体促进人的发展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课程性质来说,《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关键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这是思政课的基本定位,也是它的特殊性所在。

因此,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解要将其置于高等教育的体系中,置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中,它是作为整体中的部分而存在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部分,与其他部分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发挥着其他组成部分不能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政课的课程性质为其他课程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提供了发展动力。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和评价过程中,既不能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看成孤立的单独部分,也不能寄希望于通过思政课或思政课实践教学解决所有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观念的问题。

第三,教师有发展与学生有收获相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接受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个人政治信念和道德观念的过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实效体现在青年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内化,并在内化过程中通过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自主选择、自觉认同教育内容和方式。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即高校教师和青年学生。

从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来说,高校教师在学校面临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这是高校教師职业发展的核心。高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励教师将实践教学中的思考总结凝练成教学成果,并在考核及职称评聘中对其倾斜,从而调动教师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从青年发生过程的角度来说,选择的合理性、实现所选择的目的的行动的有效性(正确性和效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标志青年发生环节特点的恰恰是学习和在合理性基础上进行最初的选择,必须根据某些事实性判断和价值判断来进行选择。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让青年学生通过实践提升其选择能力,让学生有获得感,这是任何教育持续发挥其影响力的关键。教师有发展与学生有收获两个方面相得益彰,这也是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的必然要求。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从提升学生的切身感受出发,做有温度的实践,做有感触的实践。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要在遵循以上“三个统一”的基础上使青年学生能做、想做、愿意做、持续做。

第一,从内容上下足功夫,以目标为导向,以三贴近为原则,针对理想与现实中的矛盾,设置实践教学主题,回应青年学生的关切。如前所述,高校思政课有其特殊性,即高校思政课要发挥其意识形态的功能,这也决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能偏离其目标,要使学生通过实践过程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并非缺少热情,关键在于如何将这种热情引向正确的方向,激发其相对稳定的、持久的兴趣。青年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十分关注,但是在理解和分析热点问题上存在着理论基础不足和方法论上的欠缺,他们对思政课回应现实问题抱有期待和理论诉求,这就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其主动去思考“是什么”和“为什么”。通过其自身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思考分析问题,得到结论,这是使理论说服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正所谓“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的设置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针对某个知识点,聚焦在生活中的某个具体的问题上,聚焦在某个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上。比如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社会公德”这个知识点,可以通过“高铁霸座”事件、“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让学生用情景演绎的方式,重现热点事件,并结合自身的日常体会加入评论或辩论。比如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知识点,可以通过学生组织或参与各种学校与社会的公益活动的方式,让其体会“做”的重要性。这样的实践主题设置既吸引青年学生的兴趣,又回应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确定的疑问和矛盾,引发其深入思考,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二,从形式上下功夫,积极利用地方的特色资源,组织多样化的实践形式,提升青年学生参与的兴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资源,也都有自己的红色资源,将各地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独具魅力的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将在高校青年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当前的高校青年学生是伴随新媒体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遇到的各种复杂矛盾,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挫折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突出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互动性和矛盾性在青年学生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的民族性和红色资源展现的使命感通过丰富的实践形式,能增强青年学生的切身体会,带来内心的触动。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利用地方的特色资源,组织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比如“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可以围绕家乡的抗战故事采用访谈的方式,制作新闻来完成实践;“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或革命传统精神来完成实践;“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社区服务的方式来实践;“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青年讲马克思主义”的“授课”方式来实践。通过不同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满足青年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能够使青年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对整个民族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第三,从组织制度上下功夫,建立各部门协同机制,推进多群体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好校内外资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点,却涉及全体在校学生这么大的面。部分高校思政课存在着师生比较高,师资相对匮乏的情况,加之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社会认可度与支持度不高等问题,这其中点面矛盾往往成为大多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的主要矛盾,单纯依靠开课部门或已有的思政课教师短期内很难解决。这就需要整合校内辅导员、班主任等校内相关专业的教师、校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师等师资力量,共同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团委、学工处及其他部门和学院的合作,同党政群团组织等社会机构的合作,通过多群体、多部门的合力,拓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而要真正解决点面矛盾既要有针对思政课的顶层设计、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出台各部门协调工作的机制、专门针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制度等,也要有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实施、考核及评价等具体的规范制度。组织制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规范化的根本保障。

第四,从环境塑造上下功夫,高校要形成讲政治、讲理想、讲信念、讲担当的育人环境。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塑造人。”大学校园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又是一个文化环境。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所谓的“风以化人”,就是指校园文化对人的熏陶影响,有着潜移默化和持久稳定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思想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从家庭环境到学校环境,再到社会大环境,以至今天的網络环境,都在塑造人的思想政治品格方面发挥深刻的作用和影响。四年大学时光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度过的,大部分的经历都是大学提供的,可以说青年学生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主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校思政课实践可以成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部分学生参与的各种仪式和活动带动更多的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和氛围。在此过程中,青年学生能够感受到其在大学生活中的主体性,感受到其作为实体力量的作用的发挥,从而培养其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真正地发挥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切实发挥高校思政课的实效,完成好这个根本任务,首要的是要加快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而这其中实践教学的改革可以成为突破口和着力点。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是对社会问题反映最直接最灵敏的群体,却也是与社会相对有着一定距离的群体,这需要他们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实现自我创造,特别是要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最终实现社会自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正是青年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践行价值理念,验证理论方法的过程,是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桥梁,其作用不可替代,不可或缺,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好,运用好,无疑将对青年学生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钟岚]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逻辑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