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寒湿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2020-04-10 06:47崔青士马小娟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温针灸临床观察

崔青士 马小娟

【摘 要】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寒湿型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寒湿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中频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VAS(目测类比评分法)评分等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有效率为95.0%。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上,观察组对VAS评价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湿型坐骨神经痛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整体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温针灸;寒湿型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1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本身或周围结构病变而引起的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温针灸因其疗效显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本次研究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寒湿型坐骨神经痛患者,分析温针灸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VAS评分等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的研究对象是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寒湿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中女4例,男16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5岁,平均(36.78±2.21)岁。病程为1.3年到9.5年,平均(3.25±1.53)年。观察组中女5例,男15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6岁,平均(36.69±3.02)岁。病程从1.4年到9.8年,平均(3.45±1.74)年。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性别构成、病程长短、年龄结构等资料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本文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与治愈好转标准》[1]坐骨神经痛诊断标准。中医症候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

1.3 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或合并结核、肿瘤等方面疾病患者

1.4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中频治疗,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10天一个疗程。坚持治疗10天之后,休息3天,3天后进行下一个疗程。观察三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①取穴:按照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3]的指导方针,取腰阳关、次髎、大肠俞、关元俞、秩边、环跳、殷门、 委中、承山、昆仑、悬钟、夹脊穴及疼痛明显处的阿是穴等为主穴。②操作方法:针刺环跳时患者采用侧卧位,下面腿伸直,上面腿屈曲,采用0.35mm×75mm毫针快速进针法,强刺激,使针感必须放射至足尖或足底,其余穴位常规针刺。将长度2cm左右艾柱作为温灸热源,插入毫针顶端点燃(选取疼痛明显二至五个腧穴加艾柱),让热量循针刺的穴位导入肌肉深层组织。留针20~30分钟,按具体情况而定。在留针时可隔10分钟再轻捻一次,以保留适当针感。10天一个疗程。坚持治疗10天之后,患者需要休息3天,3天之后继续进行下一个疗程。观察三个疗程。

1.5 评估方法(1)治疗前后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4]对疼痛进行评估。(2)以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定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制定。治愈:自觉症状及临床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能恢复正常工作生活;好转: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欠满意,基本能恢复原工作生活;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把所有的数据输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方式表示,计量资料采取X2检验,经软件计算,如果对比数据P<0.05,则被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寒湿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2.2 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

3 讨论

温针灸是针刺和艾灸的结合,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其兼具针刺和艾灸的双重功效,针刺改善局部微循环及新陈代谢,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加快神经水肿的消退,加上艾灸治疗的温通之效,可驱寒除湿、活血化瘀、温通经络。对于寒湿型坐骨神经痛患者,温针灸可在针刺病变周围出现热效应[5],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血流加速及血管扩张,调整损伤组织循环状况,从而达到温阳散寒、通络止痛的效果。环跳穴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一穴通两经,故针刺环跳能很好的疏通两经闭阻不通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针刺环跳出现向下肢放射亦是取效的关键所在。中频是通过治疗仪发出的脉冲刺激人体经络,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和炎症物质的外排,从而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然而中频应用于寒湿型坐骨神经痛效果并不如温针灸。

本次研究中,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有效率为95.0%。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上,观察组对VAS评价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肯定温针灸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温针灸应用于治疗寒湿型坐骨神经痛的可行性明显高于中频治疗,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孙传兴.临床疾病症诊断依据与治愈好转标准[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30-23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1-230.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2:213-213.

赵英.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47-2349,2352.

管遵惠,王祖红,沈静.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分析[J].中国针灸,1997,17(3):135-137.

猜你喜欢
温针灸临床观察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温针灸联合中药复方干预恢复期脑梗死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不同中医方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