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招聘信息窥视美国大学图书馆学术交流岗位设置*

2020-04-11 04:10杨雪萍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年1期
关键词:招聘广告学术交流职位

●高 冉 杨雪萍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重要的教学辅助部门,支持教师的科研工作一直是其重要职责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也一直对岗位设置进行调整以更胜任角色。对科研的支撑包括对科研全流程的支持,对学术交流环节的支持。目前,开放获取资源,本地资源数字化,版权许可的复杂度等的增加,都使图书馆参与出版成为可能和必要。201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ACRL)将参与学术交流(Scholarly Communication)定为学术图书馆的主流趋势之一。为了应对这样的趋势,参与到新的学术交流体系中,图书馆通过设置学术交流岗位,或者调整原有岗位的岗位职责实现对学术交流的支持与服务,参与学术交流已经成为美国学术型图书馆的核心能力(Bonn,2014)[1]。

比较经典的对学术交流的定义来自2003年ACRL:学术交流是一整个系统,通过该系统,创作学术及研究成果,评估其品质,传播到整个学术社区,并对其进行保存和后续利用。这个系统包括正式渠道出版物,例如同行评议期刊,也包括非正式出版物,例如一些主要的研究数据或者证据(ACRL,2003)[2]。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环境发展,学术交流及传播体系的快速变化及动态性使图书馆员参与学术交流能力的内涵尚存模糊。图书馆进入学术交流系统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何种程度,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招聘广告的文本中表达了该岗位或相关工作的优先能力,通过招聘广告发掘目前美国该岗位的相关情况,对于图书馆领导及专业人员的培育都是有所裨益的。

本文对ALA JobList 、ChronicleVitae以及Higher Education Recruitment Consortium (HERC) 2017年全年发布的职位名称(Title)为学术交流(Scholarly Communication)职位进行汇总分析,包括岗位描述、职责、要求等,了解学术交流岗位对图书馆员的能力要求;同时,对这些网站上招聘信息中(Text)含有学术交流工作内容(Scholarly Communication)的职位名称(Tilte)进行汇总分析,了解目前未设立专职岗位的学术图书馆中是什么岗位在从事该项工作。

1 综述

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方面,在美国是图书馆和信息科学文献中的一个已建立的研究方法(Cross,2011[3];Gold& Gortti,2013[4];Xia&Wang,2014[ 5]),国内,有研究对中美招聘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顾健,2009[6]),也有通过招聘信息反思图情的人才培育(黄昆等,2016[7];杨思洛等,2016[8]),还有通过招聘信息分析国外图书馆数据监护岗位的设置与需求(叶兰,2013[9])。

2007年以后,健康科学图书馆职位的招聘广告开始包含“学术交流图书馆员”这个词(Cooper & Crum,2013[10]),责任包括机构知识库工作、新出版模式、开放获取、版权和作者权利等。有文章(Finlay,Tsou& Sugimoto,2015[11])分析了美国2006到2014年文本中包含“Scholarly Communication*”的招聘广告,得出美国该职位及工作职责在学术图书馆中都在上升趋势的结论。国内,有文献(叶兰,初景利,2010[12])对已经设立该职位的中美图书馆进行分析,有研究分析了学术交流环境中高校图书馆角色定位(殷晴,2016[13]),也有学者对香港高校图书馆的学术交流服务进行了调研(杨咏梅等,2017年[14])。

相比之下,本研究通过2017年最新的学术交流职位的招聘广告,分析目前美国图书馆对该岗位核心技能的期待;同时,通过包含学术交流职责的招聘广告分析,了解目前有潜力向学术交流提供支持的现存岗位,为我国图书馆开展学术交流相关工作提供思路。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ALA JobList,是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发布图书馆信息科学相关职位信息的网站,网站中保留最近1-2个月的招聘信息。保留的信息保持在 250 条左右。

ChronicleVitae,(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jobs)是由高等教育记事The Chronicl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维护的求职网站,保留近4-5个月未到招聘截至日期的招聘广告。

HERC Jobs,是高等教育招聘联盟(Higher Education Recruitment Consortium)的招聘启事网站,保留近三个月左右的招聘广告。

2.2 分析内容

(1)在以上三个网站中搜集Title中含有“scholarly communication*”的招聘信息。搜集数据为2017年全年的数据,人工排重,最终保留数据26条。对职位描述、工作职责及岗位要求进行文本分析。

(2)在以上三个网站中搜集文本中含有“scholarly communication*”的招聘信息,检索时间为2017年全年数据,人工排重,最终保留数据144条。对招聘职位即“Title”进行分析。

3 结果

3.1 Title 含有“scholarly communication”招聘广告文本分析

我们试图通过该分析,了解学术交流职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及相关内容。在学术交流岗位的招聘广告中,有一些词是经常出现的,这里保留了与学术交流职责相关的词和词组,去掉了如library,university,service,campus,support,related,develop,provide,use,effort,information等词语。

如表1所示,这里列出了20个招聘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及词组,超过半数的招聘广告都出现了这些词语。

学术交流岗位在招聘广告中百分之百的出现了研究这个词(research),说明该岗位与科研密切相关;92.3%的招聘文本出现了教职(faculty)和学生(student*),还有80.8%的广告出现了员工(staff),说明支持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的科研是该岗位的主要职责。

Digital词频出现最高,88.5%的工作中都提到了该词。digital中,除了以digital scholarship的形式出现44次之外,其他形式还有digital publish*(10次)、digital repositor*(4次)、digital humanities(7次)和Digital Commons(8次)等。

publish*,open access,Repositor*,copyright,data,institutional repositor*,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intellectual property这些词均出现在高频词中,体现了图书馆参与学术交流的基础元素,是学术交流馆员的工作重点,也是应具备的基础知识能力:开放获取环境,版权及知识产权问题、机构库、开放数据平台等自建资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开放教育资源成为又一关注重点。

69.2%(18个)的工作中出现了Data,说明数据相关能力也是学术交流馆员的基本素质。

Collect*、polic*、outreach、management、Liaison、instruction也都具有较高频次,可见,资源建设、政策制定、管理、推广及联络、培训也是学术交流馆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学术交流岗位的职责可以非常的多样化,包括学术出版服务、开放获取相关服务、数据管理、资源建设、版权相关服务、信息素养,及推广联络均可认为属于学术交流馆员的核心职责。

3.2 text中含有“scholarly communication”的招聘广告的岗位名称分析

从该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样的职位包含了学术交流的工作职责。分析结果主要汇总与具体岗位名称相关的词,去掉了如图书馆librar*,图书馆员librarian*,大学universit*,服务service*等词语。一个职位可能包含多个(1、2或3个)表2当中的词,例如一个作为研究馆员的管理者,数字资源建设的馆员,或者负责教学工作的学科馆员等。

表1 学术交流岗位的职责词频分析

从表2看,管理岗位及学科馆员的比例最高。分析中,管理相关的职位是名称为head、director、lead和dean的汇总,统一为administrative;将各学科的学科馆员统一汇总为subject librarian,其中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和health这三个学科的学科馆员具有学术交流职责的数量最多,占学科馆员中的61.5%;管理相关和学科馆员两项总体占到需要担任学术交流职责岗位的将近一半(49.3%)。将学术交流作为专职职位的工作只占到含有学术交流职责工作的9.0%。

在职位当中research出现比例最高;其次是digital,digital以digital scholarship, digital collection, digital Humanities等形式出现居多。另外,collections,data,instruction,media,liaison也都出现了较多的次数。

从表2及图1可见,将学术交流单独设立职位的招聘信息并不多,学术交流职责更多的是管理者、学科馆员;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和health这三个学科对学术交流职责的需求较高;除了管理者及学科馆员,学术交流职责多由从事科研、数字、资源建设、数据、教学、媒体、外联等相关岗位所包含。

表2 含有学术交流职责的招聘广告的职位名称词频分析

图1 含有学术交流职责的招聘广告的职位词频分析

4 对我国图书馆界的启示

在美国,图书馆学术交流的角色是图书馆与教职项目合作的重要方式;是图书馆积极融入学术交流体系的方式;也是努力拓展图书馆新的功能,承担学术出版及知识保存职责的重要方式。做好学术交流工作,可以更好地感受教职工的需求,培养教师对图书馆的信任,帮助教师谈判作者权利,增加机构知识库的认可度。

从这个角度讲,学术交流工作有望成为我国大学图书馆未来的业务增长点,也将带动图书馆的功能转型。

4.1 强调开展学术交流相关工作的基础

学术交流岗位的技术和实践方式的变化使其相关职责非常多样化,但主要涉及的层面就是两个:一个是作者层面,包括作者影响力及作者权利方面的服务;一个是研究的产出:目前主要涉及论文及数据的存储管理与利用等方面的问题[14]。这两个服务层面的基础是机构库、研究数据平台、开放获取环境。同时,这些基础设施也是大学图书馆进入学术交流环境的基础。

目前机构库的建设已经成为很多大学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之一,规模在不断增大,重视程度也在增加,也有很多图书馆开始注重研究数据资源平台的建设。同时,国内图书馆也一直倡导OA运动,也意味着外联型图书馆员可能会更多地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因此,在国内大学图书馆中,如已经具备以上基础,则可以推动学术交流工作,并进一步促进版权相关问题的明晰。目前,香港很多大学开始了该服务的尝试,大陆地区北京大学图书馆已经开始了该项服务的尝试[14]。

针对有些馆还尚未开展此类基础工作,则需要进一步强调并实施。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应注重向研究人员推广当今学术交流发展的理念,包括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引用、开放存取、版权协议等。

4.2 学术交流岗位设置的形式

图书馆管理者可以将此职责先交与已经发展成熟的岗位,通过兼职方式尝试该业务,可与目前已经存在的其他相关岗位相结合,如机构库相关岗位、学科馆员、资源建设馆员、教学馆员等,所在部门也可以根据自身馆的发展灵活进行,逐步摸索拓展相关工作内容与形式。

在美国较小的机构中,学术交流工作一般由单独个人主导,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模式,由一人主导,其余相关岗位人员配合。在发展过程中,再逐步探索设置新岗位甚至新的工作小组。

4.3 人才培养

从图书馆层面讲,该岗位的设置离不开专业人员积极持续的学习,也离不开管理层的战略规划。管理层将学术交流工作纳入图书馆战略规考虑,同时,馆员在实践中学习和摸索,更利于顺利融入目前的学术交流体系中。

从图情学院的角度讲,虽然很多学校都开设与知识产权、信息法相关的课程,不过几乎没有学校提供学术交流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更多的研究均证实学术图书馆招聘中对学术交流越来越强调,那么,在图情学院的课程计划中应当考虑开设学术交流课程,以应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另外,随着图书馆学信息化的趋势,了解学术信息的传播过程也应该成为重要的课程。

猜你喜欢
招聘广告学术交流职位
领导职位≠领导力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学术交流活动
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与出版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招聘广告
职位之谜与负谤之痛:柳治徵在东南大学的进退(1916—1925)
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趋势研究*——基于对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
禁止招聘广告性别歧视项目调查研究报告
美最高就业率地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