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旋磨术对冠脉钙化病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0-04-13 14:19张苡榕唐一锋李勇军柳丽周玲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球囊冠脉支架

张苡榕,唐一锋,李勇军,柳丽,周玲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1

冠状动脉钙化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可调控的过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很负面,会增加心脏病出现的概率。该疾病多会出现在老年人群中,而且钙化病变的程度更重,变化更快,所以在确诊该疾病之后,需要及时进行疾病的治疗,降低疾病的危害[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至2020年手术治疗的冠心病动脉钙化病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等量随机电脑法将所选患者进行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资料为:对照组:男患12例,女患8例,年龄区间为[55-79]岁,平均年龄(60.3±1.5)岁;观察组:男患11例,女患9例,年龄区间为[54-80]岁,平均年龄(60.2±1.6)岁。两组患者资料在年龄、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同意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家属以及患者知情,签订知情文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300毫克,氯吡格雷300毫克,术前两小时开始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扩容,并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备皮和过敏试验等,使用7F EBU及AL指引导管,右冠状动脉呈勾型向上。经股动脉穿刺路径穿刺,在X线的引导下送入指引导丝至靶病变远端,动作要轻柔,于预植入支架病变处行充分球囊预扩张,据钙化程度必要时使用切割球囊,序贯于靶病变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全程覆盖病变,造影详细观察,观察病变层是否充分覆盖支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冠状动脉旋磨术,术前准备与对照组相同,经右股动脉进行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必要时IVUS检查指导,旋磨前使用球囊充分扩张钙化病变,同时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测量,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血管直径等信息。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以预防冠脉痉挛,将旋磨导丝通过靶病变血管远端,送入旋磨头(磨头动脉比:0.5-0.6),先用1.25mm的钻头通过的病变,视旋磨情况逐级增大钻头,直至达满意的效果,缓慢移动到近端,切换高速推进(转速:13.5-18r/min),并注入冲洗液,对旋磨头冷却,同一部位旋磨三次,每次间隔10秒,旋磨术后直至球囊可充分扩张并进行支架植入治疗。

1.3 指标观察 观察患者手术成功的概率和不良反应出现的例数。手术成功的标准:冠脉管腔残余狭窄小于20%,前向血流为TIMI3级。手术并发症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冠脉穿孔等。手术成功率越高,并发症出现例数越少,说明治疗方法起到的效果越差,对患者的负面影响越大。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5%,对照组为70%,观察组患者中出现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中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死亡、冠脉穿孔分别为3例、1例、4例。两组数据存在统计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对比情况[n(%)]

3 讨论

近些年患上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常规手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手术、冠状动脉旋磨术等,其中常规手术需要使用球囊充分扩张后,放入支架,但是如果患者的钙化程度较高,硬度较强,顺应性就会变差,所以在扩张时,会出现不充分的情况,从而降低手术治疗的效果,加重患者的负担。随着医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在疾病治疗上,冠状动脉旋磨手术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积极影响较大,而且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更低,还能提高手术成功的几率[2]。

总的来说,冠状动脉旋磨术对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疾病的治疗效果较高,在严重钙化病变中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球囊冠脉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