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DUKE 高速公路项目隔离桩施工探讨

2020-04-13 02:20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排桩砂浆桩基

贺 磊

(中铁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

1 项目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建设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在大城市,由于时间与空间的交叉,邻近地下建筑物的价值和经济效益日益凸现,日趋形成“高建筑而窄间距”,即地下结构与地下结构周边建筑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最终导致相互之间由于不均匀沉降、不同受力而受到影响。

马来西亚吉隆坡修建DUKE 高速公路跨越吉隆坡市区。由于吉隆坡发展较早,上部和地下的很多建筑均有几十年的历史。工程为DUKE 高速公路第三标段,位于吉隆坡市区DESA PANDAN,全长约2.5km,该项目桩基础有160 根,桩径有2500mm、2000mm、1800mm、1500mm、1350mm,桩基的混凝土强度为G40,其中桩径2500mm 和2000mm 均为单桩基础,其余为群桩基础。整个桩基工程的侧面均有SMART 地下隧道,桩边距离隧道边的距离基本在3 ~8m。

地质情况如下:(1)0 ~0.5m 为路面结构层;(2)5 ~30m 为松散的沙层,褐色,黑色,含少量腐烂的植物;(3)30m 以下是石灰岩,白色,灰色,红色均有,斜岩、有夹层、溶洞均有,岩石强度不一,地质情况比较复杂。

2 围护结构技术比较分析

为了避免高速公路的桩基在施工期间及后期高架桥运营时对SMART 隧道结构造成破坏,需要采取措施避免施工期间和后期运营时对隧道的影响。

(1)振动锤下护筒的方式:原理上可以做到桩基孔壁的防护,避免在复杂地质情况下,桩孔坍塌对隧道及地面的影响;但此项目离隧道很近,周围都是高层建筑物,避免对既有结构的影响,不能采用此种工艺。

(2)双钢筒的保障措施:第一层临时钢护筒用于施工防护上,内部第二层永久钢护筒用于减少高架桥运营时对隧道的震动影响上;但外护筒下沉的方式就现场的条件很难做到,内护筒的施工难度很大,质量也无法保证,施工成本巨大。

(3)其他注浆方式及加固措施:均不能达到业主对质量的要求及风险控制的要求。

综合现场的具体条件、要求、工艺的实现性及成本考虑,选择在桩基础和SMART 隧道之间增加了一排隔离桩,通过隔离桩来隔离施工时岩石产生的振动,施工时避免桩孔坍塌对隧道的影响及运营时正式桩基产生的振动,从而保护既有的SMART 隧道的安全。

3 隔离桩类型的选择

考虑到桩边与隧道外壁的间距,该项目的隔离桩主要采用直径300mm 微型排桩和880mm 的咬合桩。隔离桩的深度一般到达隧道的中间标高,该项目隔离桩的深度约22m。隔离桩距离正式桩间距1.5m。隔离桩均为素桩,灌注1 ∶36 的砂浆,保证灌注的砂浆不凝固也不松散。

由于隔离桩是排桩,施工时要间隔施工。为了减少振动,设备采用振动较小的微型桩机施工。

根据正式桩距隧道边距离,将隔离桩的施工分为3种类型,如表1 所示。对于1 型桩,在正式桩和隧道之间将打300mm 微型排桩;对于2 型,在正式桩和隧道之间将打880mm 的咬合桩墙,如图1 所示。对于3 型,桩外表面到隧道外表面的距离大于8m,不用打隔离桩。

表1 隔离桩类型选择

图1 1 型及2 型隔离桩施工布置示意图

4 施工工艺分析

4.1 微型桩和咬合桩施工工艺

(1)1 型微型排桩施工:300mm 微型排桩采用多功能钻机施工,该项目采用的XCMG 150Z 型多功能钻机,配备三枚压轮钻头切岩。外套管采用300mm 的钢管,通过丝牙连接,为保证桩径,套管跟着钻头一直到底。施工过程中,配备22kW 的高压水泵从钻杆内注水,带出钻孔过程中的渣土。到设计孔深后,直接灌注1 ∶36的砂浆。灌注完成后,拔出套管。

(2)2 型咬合桩施工:880mm 咬合桩采用全套管旋挖钻施工,该项目采用的XCMG 400E 钢丝绳加压型旋挖钻机,配备花管驱动,截齿捞沙钻头,筒钻,套管。旋挖钻机配上花管驱动下护筒,护筒采用螺栓连接。下到设计的深度后,旋挖钻机取出渣土和岩石,然后通过导管灌注1 ∶36 的砂浆。灌注完成后,拔出套管。

4.2 施工过程控制

根据施工方案要求,隔离桩的宽度大于正式桩的桩径600mm。以1350mm 的桩为例子,需要做7 根桩径300mm 的微型排桩或者2 根880mm 的咬合桩。

300mm 微型排桩施工时,隔桩跳打施工,即先施工1 号、3 号、5 号、7 号桩,再反过来做2 号、4 号、6 号微型排桩。由于是全套管,使用清水钻孔即可满足要求。

880mm 咬合桩施工时,2 根桩咬合20cm,全套管跟进至桩底。由于桩径较大,需要出土车配合出土。该项目施工时,地下水位丰富,到岩面时,孔内已经有地下水,故不用往孔内加水。

主要施工流程如下:平整场地→测设桩位→设备就位对中→吊安第一节底节套管→控测垂直度和偏位→压入第一节套管→校核偏位和垂直度→取土,套管跟进→测量孔深→清除虚土,检查孔深→验孔→放入混凝导管→灌注混凝土逐次拔套管,拔导管→测定桩顶混凝土面→设备移位。

4.3 施工质量控制

(1)成孔质量控制。因为成孔孔径要求不小于设计孔径,所以要求全套管跟进。在钻进过程中,时刻检查套管的垂直度,保证成孔的垂直度。

(2)砂浆质量控制。由于每个孔的方量较少,砂浆均为现场搅拌,搅拌时,沙子和水泥的量必须按照配合比搅拌。水泥过多会导致砂浆凝固,隔离效果减弱;水泥少,砂浆中的沙子会比较松散,对钻孔桩施工有一定影响。

4.4 施工中的重难点

(1)地下管线的探测。该项目处在繁荣的商业区和密度很大的住宅区,地下管线繁多、布置复杂,在施工开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能损坏相关的管线,避免对社会的影响,相关措施如下:①查看原始的管线布置图,在开挖过程中监控,到达管线50cm 的距离,采取人工开挖,避免设备工作幅度大,对管线有影响;②对施工作业区,按照地下管线探测要求,分层探测,确保安全;③成立应急小组,避免出现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在最小影响范围内进行及时解决。

(2)既有建筑物的监测。施工应减少对隧道及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因此监测既有建筑物的状态,也是本项目的一项重点工作,措施如下:①按照业主图纸进行相关监测点的布置工作,定期进行相关布置点的监测工作,并在业主的监测要求频率上,加大监测的频率;②在一些离建筑物比较近的地区,加大监测点的布置密度,并加大监测范围,确保整体得到把控;③确保现场24h,对地表、现场等风险较大的区域的观测。

(3)套管的拔出工作。施工中的难点主要是套管的拔出,因为套管入岩后,有可能被岩石卡住,也有可能是钻渣落在套管和岩石中间抱死了套管。300mm 的微型桩在套管入岩时上下反复提升几次,减少卡住的概率。同时现场配备小型振动锤,防止套管拔不出来。880mm的咬合桩,在施工过程中,全套管施工需要工序连续,在深度较深时,施工若有中断,每隔30min 需要转动套管一次,减少套管抱死的风险;现场配备拔管机,避免旋挖钻转不动不了套管时,拔套管强大的扭矩,可以将套管拔出。

(4)咬合桩全套管长度的合理配置。因旋挖钻机设备的提升高度有限,需要在套管的配置的时候进行合理的配置,一般以1m、3m、6m、8m 各种长度的套管配置为宜。

(5)取土速率的控制。不管微型桩施工还是全套管咬合桩的施工,取土速率的控制非常关键,确保套管底口超出取土面1m 以上,避免超挖造成孔壁坍塌。

5 隔离桩有限元模型分析

如图2 所示,显示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显示了桩,隔离墙,隧道和连续体。在施加力时桩和周围环境的沉降如图3 和图4 所示。桩的估计沉降为5mm。经过三维有限元分析,采用在桩与隧道间施工微型桩或排桩的方法,如图5 所示,由于桩的荷载和位移而引起的隧道附加应力及应变较小,可忽略不计。

图2 三维有限元模型

图3 沉降模型分析

6 结束语

该项目使用隔离桩的施工方法,有效控制了桩基施工对周围既有建筑物的影响。目前该项目的桩基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根据地面沉降观测以及相关监测点的监控,未发现隧道有超过设计外的变形和位移,周围既有建筑物也未有超出控制控制外的影响,施工完的结果与施工计算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

图4 沉降模型分析

图5 隧道挠度分析

类似标段类似条件下,采取其他注浆加固、双护筒的工艺等,施工速度、施工成本和施工效果上,都没有此种工艺的优势。相比其他工艺,在注浆加固上节省2个月工期。该项目合同额6000 万人民币,施工本工艺与双护筒的施工工艺上,节省成本600 万人民币,新工艺的使用及施工完的结果,受到了业主及其他相关单位的高度赞誉。

此种工艺方法,验证了隔离桩在保护隧道及隧道周围建筑的效果,其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对于以后一些特殊地形、特殊地质条件,对施工要求高的一些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排桩砂浆桩基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BIM技术在软土深基坑排桩加注浆钢管斜撑支护体系中的应用
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排桩支护施工技术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
排桩与土钉联合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