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日本文学课教学模式研究

2020-04-15 03:56高媛
知识文库 2020年3期
关键词:日语笔者文学

高媛

日本文学课在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不大受重视;学生对日本文学不感兴趣,课堂投入性差等都是困扰教学的问题。要改变日本文学课所面临的的诸多被动局面,就要进行一系列教学实践研究和改革。以调动学生参与到文学课课堂中来为基本目标建设示范课程,实现真正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效果。同时也应该让文学课即时展现其应用价值。

1 概述

教育部印发的《日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大纲》里规定日本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是:不仅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还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方法,为将来从事日本文学研究,教学或撰写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新修订的国标也明确强调:日语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跨文化交际,思辨,一定的科研及自主学习,实践的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所达到的效果与上述大纲要求相去甚远,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客观上,近年来日本文学课在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不大受重视;主观上,文学课程教学研究滞后,教师专业知识储备有限,教授方法一成不变,使得学生对日本文学不感兴趣,课堂投入性差等都是困扰教学的问题。以笔者所任教的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南邮”)为例,作为理工科高校虽然在对日本文学课程的性质和课时安排与传统的文科院校或是其他理工科高校不尽相同,但在日本文学课中所面临的被动局面与其他高校却是相同的。

以上的主客观原因中一时难以解决的因素较多,日本文学课如何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的参与感,以及切身让他们感受到文学的“实用价值”是我们从事日语教育特别是担任文学课程教师所必须深思的问题。

2 现状分析

本课题的灵感源自笔者多年日本文学的授课体验和文学类课题毕业论文的指导经验。

首先,笔者所属高校目前在文学类课程设置中也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和问题:第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日本文学课程主要开设在高年级,其中“日本文学史”在大三下,“日本文学作品选读”在大四上,二者均为每周2学时,总学时为32学时。在毕业所需学分基本修完的前提下,文学课在与考研,留学,就职准备等形成时间冲突的时候,学生会“果断”选择放弃文学课,导致对文学课投入的积极性较差。第二,教材内容单一。受篇幅限制,作品选读类教材主要侧重作品梗概的介绍,对作品创作技巧,语言特点等鉴赏方面的介绍较少;有的教材侧重于近现代作家的介绍而忽视了对现当代作家的介绍。第三,学时较其他必修课较少。由于文学教学涉及到文化,社会背景知识多,加上时间跨度大,流派多,作家创作风格多样化等因素,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大量地,多渠道,全面地向学生传输信息,只能简单粗略的介绍作家,作品概况,难免让学生觉得空洞,难懂,从而课上难以进行充分深入的探究。课后,由于缺乏或难以构建相互交流的平台,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探究无法得到教师的指导,从而难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以上都是导致学生对日本文学课学习兴趣日渐薄弱的客观因素,从主观上来说学生课前不充分查阅资料和进行有效的预习,更缺乏对文学思潮的思考,难于养成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因此‘课前不读作品,课上不听课是早几年笔者授课时课堂的常态。

另外,笔者在梳理历年来日语系毕业论文选题的数据后,归纳出以下6类问题是文学类论文中普遍存的:①论文课题空洞;②先行文献的功能不明确,处理模糊;③论点不鲜明;④论据不充分;⑤分析过程欠缺;⑥结论不合理或缺乏。同时,历年数据显示“文学类选题”占每年总选题的半数以上,这让担任文学课教学的作者深感任课责任之重大。

综上,就教学目标中提到的“鉴赏”“学术论文撰写”“思辨”等科研相关能力如何培养?是本文关注的焦点,笔者试图从“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以下简称“选读”)课程的实施中探索科研思路和课堂教学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及两者之间良好的互动机制。同时探讨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如何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

3 “科研思维”导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日语专业高年级课程不适合采取低年级阶段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因此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很多高校文学课程授课教师的共识。但这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能有多少科研能力的产出?笔者想就以下两点来探究。

3.1 教材的选择:经典(4)+自主文本(2)+影视(1)

针对教材内容单一的问题。笔者每学期计划精读7部作品,其中以近现代经典4篇,现当代2篇,电影1部的比例来搭配。其中近现代篇需兼顾经典性和视点突出性的两大原则。经典性自不必多言,视点突出性是为了在创作技巧的解释部分为学生呈现多个看作品的角度,让其能较快上手文学分析手法。现当代篇会参考学生较感兴趣的题材和作家,每年变化。电影的选择也是为了带给学生除文本以外文学多样性的体验。

3.2 课堂设计:分组发表

笔者借鉴了留日期间日本研究生授课模式,学生分组发表的授课方式。即,每学期精读7部作品,将班级学生分为7组,且每组搭配优良差三个等级的学生。要求每组认领一部作品,组员各自认领任务。

【课前】:要求每小组成员在完成以下工作:①搜集作家,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②对每部作品的先行研究进行梳理。③精读作品。要求:视点+论据(原文摘引)+结论。④提出5个可供课堂讨论的问题。

【课中】:每部作品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生主讲,教师点评。具体由该当发表小组成员需将课前准备以PPT的形式呈现,并用日语就自己所承担部分进行解说。解说完毕后展示④处的5个问题,分派给剩余各小组,并派代表上台陈述本组观点。发表组也可参与讨论。第二课时教师主讲,首先就①部分学生资料搜集或讲解不充分部分做补充说明。②的部分教师补充若干新视点,就作品中的经典部分介绍不足的部分做补充说明。③中有价值的问题进一步讨论。

【课后】:期末每个学生需提交2篇论文。1篇是自己参与发表作品相关的小论文(800字左右);1篇不限题,“论点+论据+论证+结论”结构的模拟毕业论文(3000字左右)。

4 教学评价

以上是笔者在16-18年实践和改进的文学课授课模式。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对学生文献搜集能力,分析归纳,发现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学生主讲部分较多是对作品的“欣赏”阶段,教师主讲部分侧重于“分析”,目的也是為了让学生明确区分二者的不同。教师主讲环节的设置是针对在第一课时结束后学生觉得对一部作品的学习已经结束的心理,明确让学生知道分析的步骤才刚刚开始,同时也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其课堂主体性。以上两个课时的实施结合在一起就是一篇完整的本科毕业论文的制作思路。

5 结语

本课程的实施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小组发表中优等学生往往承担较多的前期准备和发表工作,较差的学生则偏少,造成组员任务分配严重失调。抑或,因一学期只轮一次,各组成员往往只对自己组的作品上心,对其他作品漠不关心。

要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首先需调整文学课的开课学期,建议放到大三上,这样学生会有更多时间阅读作品。其次,文学课的考察方式,应由原本的“考试”变为“考察”。即由原本的临考前背一大堆文学常识考后即抛诸脑后,改为写论文。挑选一篇作品选取一个视点,以“论据+分析+结论”的论文结构来论述,这就是一篇毕业论文的雏形,由教师给出意见。再次,教师也应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当今时代发展的优质网络资源,形成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能较大地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题来源:“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2017年度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重点项目。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日语笔者文学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老师,别走……
赢在耐心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文学小说
看漫画,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