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师团建设初探

2020-04-16 10:22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
青年心理 2020年30期
关键词:导师活动课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 朱 芳

2017 年9 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在小学各年级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充分肯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也给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吴江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上级行政部门的重视下,在教研部门的引领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出一批批市、区级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数量每年不断递增,特别是有骨干引领的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迅速。但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力量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城区学校相比,乡村小学显得薄弱。我以所在的学校及附近乡村小学为例,探索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建设的策略。

一、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现状探析

调查、走访附近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发现,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存在以下问题:

(一)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力量薄弱

调查结果表明,乡村小学普遍存在师资紧缺现象。大多数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是由语数英任课教师兼职,其中超过半数以上教师同时担任班主任。有3 所学校设一位专职教师,因此不管是中期活动指导,还是终期成果汇编,任务往往落在一人身上;少数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是由临近退休的教师担任,这批教师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面对综合实践这门新课程认识不足。

(二)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足

70%的教师曾经误认为该课程与活动课程没有区别,对课程的认识远远没有达到国家所希望的水平。并没有认识到农村地区独有的特色资源,不知道如何开展探究,为了省心省事,就运用学科教学方式给学生“讲”综合实践活动。

(三)综合实践活动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现象

超过50%的教师曾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走古桥、访故居、尝美食、进企业……活动丰富多彩。但问教师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时一脸迷茫,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缺少课程整体规划。

(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够重视

乡村小学的家长认为学生就应该坐在教室里认真学习知识考个好成绩,老师带出学校“玩”,就是不务正业。因此家长没有很好地配合该课程开展,教师的态度也不积极。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师团建设策略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学校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每校配备一名专任教师,由其组织其他学科教师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承担指导任务。

在课程实施中,指导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课程质量。因此,基于以上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现状探析,建立课程导师 团,提高教师团队的素养成了当务之急。

(一)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团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由教科室、教务处、德育处等职能部门,承担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学校各条线每月每周都会安排很多活动,最终都要汇聚到教师、学生身上,忙于应付,疲惫不堪。期初,学校分管领导召集各个部门一起研讨,聚焦学校的育人目标,统整德育、教学、少先队等各条线活动,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顶层设计,使活动开展有条不紊,又能追求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以本校开展《童心战“疫”》主题项目活动为例,多个部门联动,采用跨界思维的方式,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德育、社团、少先队、教研组、社会活动、自然生活等统整起来。(如图1)

(二)年级组跨学科导师团

学校顶层设计落实到各部门联动开展,发挥教师团体的优势,年级组内围绕主题,把各学科素养融合在一起,在主题活动过程中运用各科学得的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如《童心抗“疫”》系列小课题《探究防疫消毒用品》活动,融合了多门学科知识点,组成年级组内跨学科导师团,由学生向各任课老师发出聘书,根据活动进展情况,适时进行指导。在信息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集有关消毒剂的资料。语文课指导阅读消毒剂产品说明,将常见的消毒剂按照成分进行分类,数学课上计算配制不同比例含量的酒精消毒液,科学课实验:不同浓度酒精对种子发育的影响,美术课上将探究所得的知识画成海报、漫画等,优秀成果在学校展出、评比和宣传。整个活动以班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为主,学科教师根据需要适时给予指导。

图1 童心战“疫”系列活动设计

(三)学科组导师团

学科组导师团主要是同学科教师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特点,把同一主题活动进行难易程度区分。《童心战“疫”》主题活动,语文组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梯度的主题活动。低年级:从七步洗手法等科学防疫知识作为切入口,学唱洗手歌,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教育。中年级:口语交际“都是贪吃惹的祸”从野生动物说起,结合当前疫情可能跟食用野生动物有关,教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地球生态平衡。高年级:寻访“最美逆行者”,对高年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面对疫情,劝告大家居家,自己却逆行疫区的医护人员、人民警察、社区干部、快递小哥等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最值得崇拜的偶像。

(四)家长、社区导师团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学校、学生、教师、家庭和社会全方位的教育互助导师团,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学生的家长中有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请这位家长到学校讲述这些抗疫一线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位学生家长在镇上经营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请他来介绍口罩的生产流程、不同类型口罩的功能以及口罩的销量等等,打造综合实践活动立体课程空间。

(五)学生导师团

将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向低年级宣传。以五年级为例,学生5—6 人组为一个导师团,到二年级各班宣传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把设计的“抗疫飞行棋”推荐给小朋友们娱乐,把创编的课间儿歌教小朋友们诵读:“同学好友虽亲密,说话却要有距离;万一咳嗽打喷嚏,快用纸巾遮口鼻;没有纸巾用肘臂,直接用手不可以。同学同学对不起,我要马上洗手去!”高年级的学生导师团受到了低年级小朋友的欢迎,同时也体验了当“小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三、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师团的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师团将学校内不同学科的教师组织起来作为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甚至聘用家长来担任兼职教师,发挥教师、家长和场馆基地工作人员的整体优势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紧缺问题。

(一)创新课程导师团的组合方式

其中专职教师是“1”,兼职教师队伍是“N”,专职是核心“1”,兼职是基础“N”,“1+N”的导师团队可以是紧密联系型的,团队成员参与每一个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跟踪;也可以是分散自由型的,各自独立指导活动,定期进行经验共享,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当然,还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和导师的需要,随时调整合作方式。

(二)提升课程导师团的专业素养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订阅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专业杂志、关注综合实践微信公众号、省教研室综合实践专题网站、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网站等提供给教师学习参考,组织研讨;第二,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邀请专家、名师进校上示范课、讲座等方式,让教师接受最前沿的理念,抓住机会送教师出去培训和听课观摩活动,然后组织听评课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提升导师团活动质量。

(三)突出导师团发展导向

完善导师团评价方式,突出发展导向,坚持以促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为目标,为每一位教师“量身定岗”,发挥教师的优势特长。使每一位教师达成“我能做主”,因在团队中创造辉煌。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现是顺应世界课程改革趋势和学生自身需求而提出的,对于指导教师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坚持“人人都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思路,在学校、家庭、社会这片温润的土壤中,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师团队能相互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猜你喜欢
导师活动课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V eraW an g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