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地区芍药根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与探讨

2020-04-16 03:01李凤玉曹阳韩行舟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1期
关键词:同龄总糖灰分

李凤玉,曹阳,韩行舟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隶属于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多年生草本,株高80~120 cm。根系肥大,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叶互生。花冠大,单生于花茎及分枝顶端,单支花茎有1~5朵花。蓇葖果1~10数枚或无,在牡丹江地区栽培芍药花期6月中旬,8月中旬种子成熟。干燥的芍药根呈圆柱形,根的粗细均匀,并且平直。表面棕色,去皮根粉白色,平坦,或有明显的纵皱及须根痕,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切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木部放射线呈菊花心状,味微苦。

我国栽培芍药的历史悠久,并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不仅可以药用,还可观赏,被广为栽培。在以往药用芍药的研究中,主要是对芍药的生物学药用价值和药理成分进行研究。按着《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要求,芍药这种药材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大,芍药的大面积栽培将成为发展的方向,并且将观赏和药用结合起来发展栽培,为中药材的生产拓宽了发展前景和资源途径。

本文以种子繁殖不同龄实生苗芍药根为试验材料,对其根的几种代谢产物(芍药苷、总黄酮、三萜类、多酚、总糖、蛋白质、脂肪、及灰分)的含量了进行测定,以期为芍药这种中药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新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采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农经学院芍药园,该芍药园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温春镇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1 ℃,年活动积温2500~2700 ℃,年均降水量579.7 mm,年日照时数2339.8 h,年平均相对湿度64%,土壤类型为暗棕壤。

2017年10月随机采挖芍药实生苗根2年生100株,3年生、5年生、7年生、10年生的各10株,鲜根去泥沙洗净去芽头装网袋,挂于通风阴凉处,自然风干。切成0.5 cm的片,用四分法取样200 g,用分析研磨机(IKAM20)全部粉碎,过100目筛,装于样品瓶中;取7年生的样本20株,从粗到细至须根分成6个级别,每个级别取200 g粉碎,过100目筛,装于样品瓶中;处理好的样本放置冰箱保鲜室中备用。

1.2 测定方法

1.2.1 芍药苷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1260)。称取过100目筛的芍药粉0.1 g(精确至0.0001 g),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50%乙醇20 mL,浸泡2 h,超声处理30 min,超声温度为26 ℃。取出冷却,加5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取上清液用HPLC 测定,色谱条件:Agilent TC-C18色谱柱(4. 6 mm×150 mm,5 μm ),流动相乙睛-0.1%磷酸溶液(12∶88),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 0 mL/ min,柱温30 ℃,进样量10 μL,得峰面积值,将其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芍药苷的浓度。

1.2.2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GARY-100)。称取过100目筛的芍药粉0.1 g(精确至0.0001 g),置于15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甲醇(7+3)20~30 mL,将三角瓶置于(65±2)℃的恒温水浴振荡器中在(160±10)r/min的振荡频率下振摇2 h,趁热过滤,用甲醇定容于50 mL容量瓶中,准确吸取1.0 mL定容液置于1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氯化铝、乙酸,用甲醇定容,摇匀,室温下放置30 min。在4000 r/min速度下离心10 min,以试剂空白做参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42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将其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总黄酮的浓度。

1.2.3 三萜类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GARY-100)。称取过100目筛的芍药粉0.1 g(精确至0.0001 g),置于15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30 mL氯仿。60 ℃(±1 ℃)水浴回流2 h,常压过滤,滤渣加入30 mL氯仿,再回流1 h,常压过滤,合并滤液,常压水浴蒸干,加入无水乙醇40 mL,70 ℃水浴加热,并摇动至完全溶解冷却到室温后用无水乙醇定容到50 mL,得待测液。吸取待测液1.00 mL于25 mL具塞比色管中,常压水浴蒸干溶剂,加入5%香草醛-冰乙酸0.2 mL和高氯酸0.80 mL,摇匀。70 ℃水浴加热15 min,取出,冰水冷却5 min ,用自来水浴调到室温。加冰乙酸5.00 mL稀释,摇匀,以试剂空白做参比,在30 min内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45 nm处测吸光度值,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算得样液中三萜类物质的质量。

1.2.4 多酚类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GARY-100)。称取过100目筛的芍药粉0.02 g(精确至0.0001 g),置10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水适量,超声使其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以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 0.2 mL 待测溶液,置10 mL 棕色容量瓶中,各加入 3~4 mL 水,摇匀,加入 0.5 mL 福林酚试液,摇匀;在 1~8 min内,各加入 1.5 mL Na2CO3溶液,摇匀。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将各容量瓶置于 30 ℃水浴中保持 2 h。以试剂空白做参比,于 760 nm(10 min内)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没食子酸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溶液中的多酚浓度。

1.2.5 芍药根营养成分的测定。取过100目筛的芍药粉用全自动水分灰分分析仪(Prep ASH229)测定水分、灰分的含量,用全自动凯式定氮仪(FOSS-8400)测定蛋白质的含量,用全自动索氏萃取仪(SOXTEC 2050)测定脂肪的含量,样品经回流提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GARY-100)测定总糖的含量,测定结果见下表。注:计算值是干重(风干重-风干重×含水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芍药根中几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

对2年生、3年生、5年生、7年生、10年生芍药根样本芍药苷、总黄酮、三萜、多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株龄芍药根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

从表1中可见,栽培2年、3年、5年、7年、10年生实生苗芍药根中芍药苷含量7年>5年>3年>2年,栽培前7年芍药苷的含量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长,栽培7年后芍药苷的含量并没有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长。栽培2年、3年、5年、7年、10年生实生苗芍药根中总黄酮、三萜类、多酚类含量变化不大,栽培5年后,总黄酮的含量并没有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长,栽培7年后,多酚的含量并没有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长。

表2 同龄芍药不同根径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

同龄的芍药根芍药苷、总黄酮、三萜类含量随着根茎变细其含量逐渐增多。同龄的芍药根多酚类含量随着根茎变细多酚类含量是逐渐减少的,但是根须中多酚类含量相对高一些。芍药苷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抗惊厥作用,对免疫系统也有一定作用,是芍药作为药材发挥其药理作用的必要成分,其含量应该多者为优。

2.2 芍药根中几种初级代谢产物的含量

对2年生、3年生、5年生、7年生、10年生芍药根样本进行灰分、蛋白质、脂肪、总糖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表4。

表3 不同株龄芍药根中初级代谢产物的含量 g·100 g-1干重

表4 同龄芍药不同根径初级代谢产物的含量 g·100 g-1干重

从表3、表4中可看出:芍药根的初级代谢产物中总糖含量较高,总糖是药材生长中积累的营养物质之一,可以反映药材的生长情况,随着栽培年限的增长芍药根中总糖、脂肪、灰分的含量随着栽培年限的增长而逐渐增高,芍药根中蛋白质的含量随着栽培年限的增长差别不大;同龄的芍药根总糖、脂肪、蛋白质、灰分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随着根茎变细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的。

3 结论(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牡丹江地区2年生、3年生、5年生、7年生、10年生实生苗芍药根样本的根内几种次生代谢产物及初级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出不同苗龄栽培芍药根中芍药苷、总黄酮、三萜、多酚含量变化不大。同龄的芍药根芍药苷、黄酮、三萜含量随着根茎变细其含量逐渐增高,而多酚类含量随着根茎变细含量是逐渐减少的,但是根须中多酚类含量相对高一些。

芍药根中初级代谢产物中总糖含量较高,芍药根中总糖、脂肪、灰分的含量随着栽培年限的增长而逐渐增高;根中蛋白质的含量在不同苗龄间差别不大。同龄的芍药根总糖、脂肪、蛋白质、灰分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随着根茎变细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的。

芍药品种甚多,栽培种与野生种性状差异明显,不同种与品种间的主要活性成份可能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同龄总糖灰分
基于灰分回控的智能密度控制系统在寨崖底选煤厂的应用
灰分在线检测对选煤智能化建设作用的思考
基于单种煤成焦灰分预测焦炭灰分的研究及应用
Facing peer pressure at high school直面同龄压力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民工叹
扔掉为师的包袱,当好“同龄”掌舵人
Let's play!一起玩吧!
黄酒中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传统客家黄酒的发酵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