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同舟共济国内奶业形势重新回稳

2020-04-16 12:45栾立
中国食品 2020年6期
关键词:乳企原奶鲜奶

栾立

苦熬一月后,国内奶业形势重新回稳。在疫情爆发之初,由于封村封路、交通受阻,国内奶业生产一度陷入困境,但记者了解到,目前随着交通状况的转好,以及上下游产业复产复工的推进,奶业已熬过最难时刻。业内人士指出,在这一轮疫情影响中,下游乳企对上游产业形成保护,国内大乳企累计喷粉达万吨。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轻,9月国内奶价有望迎来反弹。

形势好转

“奶业最难的时候在今年春节前到2月10日,目前行业整体情况已经好转。”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在2月21日举行的网络会议上表示。近期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对多省奶业调研了解到,之前影响奶业的交通、生产资料供应和下游销售情况都在转好。

疫情发生后,由于多地封村封路导致交通受阻,牧场所需的饲料等生产资料无法运入,产出的鲜奶也难以运出;由于疫情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下游市场销售受到抑制,大型乳企不得不将多余鲜奶喷粉储藏,而部分中小牧场则出现了倒奶的状况。

中国奶业协会对特殊时期奶业生产信息的监测显示,截至2月7日,国内已有13个省份出现倒奶现象,半数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出现饲料短缺,大型乳品加工厂开始喷粉,企业销售同比下降。

李胜利表示,此前国家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发改委等多部委先后发文保障交通和农产品运输。调查发现,在2月10日之后,交通逐步好转,目前乳企运输已基本畅通,虽然个别地区还有防疫过度的情况,但也在好转。随着交通转好,牧场的饲料供应也逐步恢复,原奶企业复工情况也同步转好,据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相关负责人透露,旗下牧场的复工率已达到95%。

不过目前疫情对供应链上的影响还未结束,国内有饲料企业9711家,截至2月16日已经复工66%,相比于常年90%的复工率,仍有一定差距。而且由于复工不足,部分地区的豆粕、压片玉米等饲料供应紧张,价格明显上涨。

上海光明牧业奶牛研究所总经理苏衍菁透露,目前光明在6省2市22个牧场的饲料供应都比较充足,但其中玉米的价格上涨了2%-5%,豆粕价格则上涨了5%-10%,华北和东北的豆粕供应偏紧。

共度难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国内的小型牧场,而与国内大型乳企签订购销合同的牧场受到的影响较小。长期以来,国内上游养殖业和下游乳企利益脱节,大部分利润集中于下游乳企,而上游的养殖业缺乏保护;但此次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调查发现,各大乳品企业虽然面临销售停滞的压力,但依然保价保量收奶。

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月份第2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3.81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8%,并未出现较大波动。“应该表扬下游的大乳企。”在李胜利看来,在经历了漫长的下行周期后,目前国内原奶产业正在恢复期,在这个关键时刻,下游乳企和上游养殖企业要同舟共济、度过难关。

记者了解到,在疫情发生后,国内主要乳企均公布一系列措施支持上游养殖业。国内最大的乳企伊利股份日前公布了规模约50亿元的牧场支持计划,一方面在疫情期间全额收购合作牧场原奶;另一方面针对部分资金和物资困难的牧场,开通绿色融资渠道,支持牧场渡过难关,截至目前已拨付牧场6.7亿元。与此同时,伊利在全国的生产基地均已完成复工复产,据了解,其位于呼和浩特市的液态奶生产车间的18条生产线已满产运行。此前,光明乳业也公开承诺对合作牧场“不拒收一滴奶”,并承诺不随意降低原奶收购价格,保护上游养殖业。

喷粉万吨

不过此轮下游乳企也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据了解,一般原奶成本占乳企生产总成本的65%左右。李胜利透露,此前由于商超关闭、春节走亲访友暂停等,导致乳品春节旺季销售受到影响,傳导到下游加工企业,只好每天将鲜奶喷粉储藏,目前国内大乳企的累计喷粉数已多达1万多吨。

在业内看来,目前疫情的影响已经好转,但最终还会有多少鲜奶喷粉、未来大量的奶粉如何消化仍有待观察。根据2月18日最新一次全球乳制品拍卖结果,目前全脂奶粉的交易价格为2966美元/吨,到岸价为2万6千元/吨,国内的喷粉价格较进口高出数千元/吨,因此对进口大包粉的替代有限。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记者,2014-2017年是中国整个奶业的低谷期,到2019年中国奶牛养殖业开始全面恢复,但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奶牛养殖业复苏的形势面临暂停。企业用奶量的下降也将会带来生乳价格的下降,但目前疫情已得到控制,预计随着疫情影响的结束,乳企可能会在6-7月通过大规模促销拉动销量;再传导到上游,需求和原奶价格可能在9月份就会迎来反弹。

猜你喜欢
乳企原奶鲜奶
论区域性乳企产品供应的经验借鉴
区域乳企加码低温奶 “温度”与“广度”需平衡
生鲜奶更健康吗?
援助鲜奶
原奶分级之后,怎么喝
生鲜奶更有营养?
乳企价格战:牛奶重回一元时代,一边缺奶一边产能过剩
乳企价格战:一边缺奶,一边产能过剩
陶木子问:喝生鲜奶更安全健康?
呼和浩特地区原奶成分随季节变化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