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R胰岛素增敏剂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T2DM患者的影响

2020-04-18 07:46孙高洁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吡格磺脲类药物

孙高洁

(濮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口服磺脲类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常用方法,但随着病程推进,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和胰岛素抵抗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出现疗效持续下降,致使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即“继发性失效”,这是T2DM治疗中较为棘手问题。皮下注射胰岛素可用于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T2DM患者,但部分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影响疗效。根据以往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发挥生理作用[1]。为探讨胰岛素+胰岛素增敏剂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74例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T2DM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T2DM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女19例,男18例;年龄45~73岁,平均(58.82±6.88)岁;磺脲类药物服用时间3~8年,平均(5.24±1.08)年。对照组女21例,男16例;年龄46~72岁,平均(58.79±6.36)岁;磺脲类药物服用时间3~8年,平均(5.27±1.06)年。两组性别、年龄、磺脲类药物服用时间等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T2DM诊断标准[2];起初服用磺脲类药物可有效控制血糖,近期服用足量磺脲类药物>3个月,空腹血糖仍>10 mmol/L;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无肝肾严重异常。排除标准:合并酮症者;合并严重糖尿病足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较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吡格列酮片和甘精胰岛素治疗。吡格列酮片30 mg/次,1次/d,口服;甘精胰岛素每晚21时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0.2 IU/kg,之后根据血糖水平,每3日调整一次剂量,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分别达(3.9~6.1)(4.4~7.8)mmol/L为目标,剂量调整期为1个月,稳定后进行1个月治疗。

观察组予以吡格列酮片加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治疗。吡格列酮片30 mg/次,1次/d,口服;25R每日早晚餐前0.5 h注射,初始剂量0.3 U/kg,后续剂量调整、治疗目标及周期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早中晚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血糖仪进行检测。(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C反应蛋白(CRP):生活质量以SF-36评分评估,满分100分,分值越低,生活质量越低;CRP以比浊法检测。(3)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组别 n FBG(mmol/L) 早2 h PG 中2 h PG 晚2 h PG HbA1c(%)对照组 治疗前 37 12.12±0.48 14.72±1.43 14.79±1.31 14.96±1.38 9.78±0.87±0.25 7.92±0.34 7.96±0.38 8.03±0.35 6.44±0.29观察组 治疗前 37 12.16±0.51 14.68±1.39 14.82±1.28 14.98±1.35 9.74±0.89治疗后 5.74±0.23 7.51±0.37 7.48±0.35 7.55±0.32 5.73±0.31

2.2 两组SF-36评分、CRP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SF-36评分、CRP比较(s)

表2 两组SF-36评分、CRP比较(s)

组别 n SF-36(分)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7 63.35±12.28 78.86±8.45 4.63±0.32 2.17±0.19对照组 37 63.59±10.67 72.24±7.99 4.59±0.29 2.63±0.24

2.3两组低血糖发生率 观察组发生低血糖1例,对照组发生低血糖3例。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4,P>0.05)。

3 讨论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具有长效、平稳降糖作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后与其受体结合动力学与人胰岛素较为相似。25R含有赖脯胰岛素25%、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75%,其中前者皮下注射后可快速吸收,后者药代动力学与体内基础胰岛素相似,故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的优点。李红等[3]对比发现,25R、甘精胰岛素均能降低T2DM患者空腹血糖。麦健等[4]报道显示,在强化生活方式基础上,予以25R可维持机体糖代谢处于稳定状态。但根据以往研究,T2DM患者病程多从起初伴有或不伴有胰岛功能问题的胰岛素抵抗逐渐进展至胰岛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导致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血糖居高不下,因此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至关重要[5]。

吡格列酮片属噻唑烷二酮类的降糖药,可作用于肝脏、脂肪和肌肉靶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通过高选择性、强效激动作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FBG、早中晚2h PG、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早中晚2h PG、HbA1c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25R+胰岛素增敏剂应用于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T2DM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25R+胰岛素增敏剂一方面通过吡格列酮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另一方面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实现降血糖目的。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25R+胰岛素增敏剂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CRP是在机体组织损伤或受到感染时急剧上升一种蛋白质。根据殷文静[7]研究,高CRP是T2DM大血管病变独立危险因素。杨平等[8]亦发现,CRP与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可见CRP可影响T2DM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CRP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25R+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此外,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2.70%)与对照组(8.1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案安全性相似。值得注意的是,25R每日需注射2次,应用时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其保持良好遵医行为。

综上所述,25R+胰岛素增敏剂应用于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T2DM,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吡格磺脲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吡格列酮保护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吡格列酮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磺脲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及价值
磺脲降糖药应该怎么吃
磺脲类降糖药你用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