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问题

2020-04-19 10:07额尔德妮毕重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学校教育留守儿童

额尔德妮 毕重增

内容摘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留守儿童是一个面临多重挑战的群体。近年来,社会各界报道了一系列关于留守儿童的负面事件,人们对留守儿童现状深入分析与思考,同时负面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留守儿童的成长压力。事实上,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是如报道般负面,更多的留守儿童坚强、乐观。仅小部分留守儿童因成长中缺失父母关爱,自我心理疏导不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同时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心理辅导

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是最重要的社会机构,几乎与所有儿童、青少年存在联系,它向学生布置重要的认知、社会和人际发展任务。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指导,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并且在与他人相处时共同享受权利和分担义务,获得家庭以外的最初的生活经验。对于家庭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强化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教师、教学资源

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儿童步入学校后,知识、智力的开拓和發展,道德观、人生观、个性的形成都与教师的启蒙和塑造密切相关,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精心培育的结果。不仅如此,教师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有着重要作用。孩子视老师为榜样,渴望获得老师的关注。特别是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关爱的情况下,自然就会想从老师那里获得关心爱护。

可现实的情况是,农村地区教师趋于老龄化。如湖南省西南部新宁县,全县在职在岗农村中小学教师2744人,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上者达2069人,占农村学校教师总数的75.4%[1]。这些老教师长期在条件艰苦的地区担任教学工作,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生,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严重的老龄化对未来农村教育带来的影响却不容小觑。教师年龄结构的老化往往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由于地区偏僻,信息闭塞,在职后又基本没有机会参与系统培训,导致老教师知识结构无法更新,对多媒体、计算机不能很好的使用,无法良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教育思想滞后,教育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的发展。

在基础教育的小学与初中阶段,我国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并没有比其他儿童差,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并不是一句口号。但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农村偏远地区,学校数量较少,且比较分散,这给留守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增加了空间上的困难。农村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明显不足,农村学校各种基础设施滞后,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这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明显不够。

二.德育工作与心理辅导

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的其他监护人更注重对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和人身安全的管理,忽视对留守儿童心理、品行等问题的发现与教育。许多学校德育工作的投入明显不足。因为家庭生活的特殊情况,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比较其他学生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惑,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一方面由于教师没有精力去为所有留守儿童提供全面的关心,另一方面受教师自身能力限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所以无法有效的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

三.学业完成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没有接受或完成义务教育的人数有大约11万。留守儿童还普遍存在上学晚的问题。由于受到农村经济的制约,加之家庭教育环境特殊,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从小就需要承担多于其他同龄儿童的家庭重担,分散掉个人的一部分学习精力,导致农村社区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业教育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局面,许多留守儿童不得不选择辍学。并且,环境中传播的信息对儿童的价值认知容易产生影响。一方面,成年人会传达积极信息给孩子,让其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有些成年人在外打工,凭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收入,这种思想会促使留守儿童积极进步,勤奋学习。另一种情况却是,一些成年人在城市打工的阶段,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他们认为没有文化照样可以挣钱,心中滋长着“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从而使“多读书不如早点打工赚钱”的观念在儿童中普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2]。还有随着青春期压力和易感性的增加,有些学生开始远离学校。减少辍学率可以降低与吸毒、意外怀孕和行为问题有关的风险。辍学往往不是突然发生或完全无法预测的。在辍学之前,学生往往会出现同伴关系改变,以及与学校关系疏远等前兆。辍学的前兆还包括学业成绩下降、旷课次数增加和药物滥用等。

四.同伴交往

同伴关系对学龄青少年的发展来讲是极为重要的,在学校中甚至超过了老师。同伴关系是儿童成长和走向社会的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在与同伴的日常交往中,同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儿童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在学校里,同伴构成的环境对学生有最大、最直接的影响。

作为留守儿童交往最多、接触最频繁的群体,同伴群体成员最易成为儿童观察和模仿的对象。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而长期无法得到父母正确及时的引导,其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受到同伴群体内共同价值观的影响。若留守儿童的同伴群体是积极向上的,那么他们更可能相互帮助,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若同伴群体中传播的是较为消极的观念,则会对留守儿童产生负面影响。留守儿童因亲子交往缺失,对同伴群体的依赖性更强,情感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因为群体中的人成长境遇相似,他们能够相互理解。这一方面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感情依靠,满足儿童交往与成长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与同伴交流的经验、技巧和父母的指导、帮助,一旦在同伴交往中遇到自身无法应对的困惑、问题或挫折,并且得不到及时解决和全面、正确的引导,积累起来就可能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不同种类的较为严重的同伴交往问题[3]。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学校教育留守儿童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