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分析

2020-04-20 11:25刘春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格列美实验组胰岛素

刘春燕

【摘要】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方法 82例2型糖尿病患者,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41例。对照组采用格列喹酮治疗, 实验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参数、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动態血糖参数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6.43±0.58)mmol/L、(7.36±2.46)mmol/L、(6.45±1.27)%, 均低于对照组的(8.03±0.55)mmol/L、(10.16±2.47)mmol/L、(9.04±1.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水平分别为(88.71±4.35)pmol/L、(61.78±4.34)mmol/L, 均高于对照组的(80.23±4.36)pmol/L、(55.03±4.33)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24 h平均血糖值(6.03±0.35)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3.81±0.55)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8.41±0.36)、(5.03±0.54)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04, 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效果优于格列喹酮, 血糖控制效果好、血糖波动幅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格列美脲;疗效;药理作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8.059

2型糖尿病又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本病的发生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肠道菌群改变等因素综合作用下, 胰岛β细胞胰岛素合成与分泌功能障碍或机体胰岛素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致使血糖持续性高出正常水平[1, 2]。2型糖尿病临床适用的药品种类较多, 本次研究为探究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41例患者采用格列喹酮治疗, 41例患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 比较两种不同药品对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41例。实验组中, 男21例, 女20例;年龄48~75岁, 平均年龄(63.52±5.18)岁;病程3~10年, 平均病程(6.14±1.29)年。对照组中, 男22例, 女19例;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65.45±4.19)岁;病程3~10年, 平均病程(6.11±1.30)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相关判断标准。②患者既往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效果差且未给胰岛素治疗。排除标准:①排除已确诊糖尿病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②排除合并急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患者。

1. 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格列喹酮治疗, 格列喹酮片初始给药剂量为15~30 mg/次, q.d., 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情况, 每次给药剂量可追加15 mg, 一般情况下, 格列喹酮维持给药剂量在15~40 mg/次, t.i.d., 最大给药剂量应控制在≤180 mg/d, t.i.d.。用药8周为1个疗程, 共持续用药3个疗程。

实验组患者均给予格列美脲治疗, 格列美脲片起始给药剂量为l~2 mg/次, q.d., 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情况, 每日给药剂量可追加1 mg, 一般情况下, 格列美脲维持给药剂量在1~4 mg/次, q.d., 最大给药剂量应≤6 mg/d, q.d.。用药8周为1个疗程, 共持续用药3个疗程。

1. 4 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参数、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以及动态血糖参数水平变化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量胰高血糖素样肽-1, 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胰岛素。用动态血糖监测仪测量患者24 h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等动态血糖监测结果。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只要包括低血糖、糖尿病足、视物模糊等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参数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糖参数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24 h平均血糖值、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24 h平均血糖值、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猜你喜欢
格列美实验组胰岛素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格列美脲片致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