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显真心 笃行见真功

2020-04-20 11:45杨志彬
教育界·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动作示范有效对策

杨志彬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合理、规范、准确的动作示范既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帮助学生进行科学与安全的锻炼,还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增强学生学习注意力与练习积极性。文章对当前小学体育动作示范教学的误区做了归纳总结,并提出加强体育教学动作示范的有效对策,以为众体育教师达到动作发展优化、肢体协调促优的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动作示范;常见误区;有效对策

一、 体育教学动作示范的常见误区

1.让学为名,荒废专业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有很多空闲的时间练习,缩减自己动作示范的时间与内容,甚至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省略了自己的示范动作内容,让学生替代进行动作示范,最终练习效果不够理想。有时教师在课堂上,还会出现怕说、多说等现象,变成了光说不练的指挥官,只能看着学生干着急。

体育教师具有专业性,且大部分老师均具有一专多能的水平,放弃示范,就等于放弃了准确、美观地展示教学技能的环节,放弃了让学生最直观和最准确地学习技术动作的契机,久而久之,也会荒废自身专业。

2.准备不足,难以规范

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示范明显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多数是对教材、视频上的内容进行重复展现,或成了教案的翻版。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观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例1,在教学“脚背正面运球”技术动作时,会有教师表达不清技术动作的顺序,特别是支撑脚与运球脚技术要领方面。此处的讲解顺序应为:支撑脚的位置,指尖朝前,在球的一侧,20cm~30cm,支撑腿稍屈膝,上体稍前倾,运球脚,提膝绷脚尖,用脚背正面击球的后中部,轻轻向前推拨球。教师对每个技术动作的要领与步骤要耳熟能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动作概念。

例2,在进行“肩肘倒立”教学时,教师会出现示范失败的现象——伸髋举腿不充分,动作不稳定等情况。教师应按步骤示范:直腿坐立体前屈—后倒举腿压两臂—伸腿展髋紧夹肘,以“分—总”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学生更易于掌握。

由此可见,教师示范动作和语言不到位,主要原因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不够充足。

3.忽视规律,质量不高

学生技能形成主要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动力定型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规律性,体育教师应按照规律进行示范与讲解教学,可是有的教师缺乏这种把握规律性教学的意识。

例1,在泛化阶段,有的教师一开始就分解示范,过度强调细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有的体育教师将动作分为“预摆—起跳—落地缓冲”三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单独进行加强练习。实际上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相对完整、简单,所以教师应考虑动作的规律性,进行完整练习后再纠正。

例2,在分化阶段,有的教师不示范,导致学生没有正确技术动作作为参照与对比。在《单手肩上侧向投掷》教学中,有的教师对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没有进行示范,而是让学生自由练习,以谁扔得远为评价标准,而不是以动作与成绩为评价标准。学生没有正确技术动作的对比,难以形成有效的练习。

例3,在动力定型阶段,有的教师缺少高质量的动作示范,导致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质量不高。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有的教師在进行重心前移阶段,只是用语言强调,没有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什么叫重心前移,前移到什么程度?这都需要教师有高质量的示范方法。

从以上例子看出,师生的对话、沟通与合作欠缺,教师讲的、要求的不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或学生只出汗不动脑,不能引发思维碰撞,缺乏师生共同构建的过程,造成示范效果欠佳。

4.目标模糊,影响效果

观察中发现,有的教师对示范目的、方向、位置、距离、时机、次数等把握不准,做出不合适的动作示范;有的教师没有明确的示范目的,示范没有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的学情;有的教师示范面没有选择正确,造成学生对动作观察不清;有的教师示范位置离学生过近,造成两侧和后面学生难以清楚地观察教师做的动作示范;甚至有的教师从头到尾都没做所学动作的完整示范,不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

例1,在进行“前滚翻”教学中,有教师把垫子放在学生前面进行示范,由于是垫子动作,本身就比较矮,前面学生很容易观察到,而后面的学生和两侧的学生很难观察到。由于教师示范位置不明确,示范的效果不明显,很多学生不能仔细地观察到前滚翻技术的动作要领。

例2,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有教师在进行示范的时候,采用的是正面示范,这样的示范,没有考虑动作技能的情况,正面示范可能不能够很清楚地表现出助跑路线、起跳过杆、落地缓冲这几个主要动作要领,特别是两侧的学生很难观察清楚,这就导致示范效果不明显。

由此可见,缺少目标的示范,就缺少了示范的意义,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在指导学生运动技能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规律,忽视规律,一定达不到好的效果。

二、加强体育教学动作示范的对策

1.夯实理论基础,更新教育理念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体育教学中,所要教授的技能很多,而每个技能的特点也是有区别的,需要示范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根据技术动作的构成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接受的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示范方法、示范面、示范位置以及示范时机等,让学生能够观察清楚教师的动作示范,理解技术动作要领,加深对动作的了解,提高学练效率和学习效果。

体育教师应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讲解的内容、形式,运用合适的示范面与时机,让学生做好知识储备,更好地理解后续的教学内容,真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互联网+技术,增强示范规范

为了解决教师示范动作不规范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增强示范的有效性。例如,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可以利用图形动画直观地展现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缓冲四个步骤,化动为静,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演示过程中还可以指出应该注意的事项。又如在蹲踞式跳远练习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规范技术动作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蹲踞式跳远中的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缓冲这四个技术动作的特点,特别是腾空过程,要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形成蹲踞式的过程,以及让学生知道每个环节对整个技术动作的作用与影响,给学生最直观的动作表象。当然,也要结合教师的示范,让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并运用于教学之中。

3.讲练巧妙结合,增强有效指导

讲解与示范的合理运用,能够让学生在头脑中迅速树立完整、准确的动作概念。两者是有机结合、互相帮衬的。例如,在前滚翻教学过程中易出现“低头含胸不充分,前滚方向不正,滚翻不能一步到位”的问题,体育教师要有效纠正错误的方法,并加强示范与讲解,增加合作学习。对于这样的问题,纠正方法为:“下颚靠近膝盖,垫子上贴上一条直线作为标记,同伴帮助,一只手推同伴的后背,一只手下压同伴小腿,帮助其滚翻。”有效的指导能够事半功倍,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合作学习、分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动作质量,抓住有特点学生的示范反馈信息,准确判断错误的原因,及时把握示范时机,不断调整自己的示范速度、示范面和示范位置,进而指导学生调整练习策略。

4.激发运动兴趣,促进自主练习

教师应根据技术动作的特点、要求、结构等的不同,将动作示范的形式进行划分,灵活地运用到不同类别技术动作的示范教学中。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把控,让学生参与到对动作技能的示范中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正确的动作技能,还能够激發学生对学习动作的兴趣与积极性。例如,在进行站立式起跑与蹲踞式起跑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部分学生进行站立式起跑与蹲踞式起跑的示范,然后对这部分学生的示范动作进行评价,通过分析他们动作的正确之处与不足之处,让学生们了解正确的动作会给他们的速度带来如何的帮助,便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通过让学生示范站立式起跑与蹲踞式起跑并进行评价与总结,告诉学生两者的差别,学生就会对新动作学习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有效性,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体育教师身教重于言教,充分做好教学示范,不仅能彰显教师的真功夫,提升孩子们的运动技能,更能浸润每个孩子的真心,塑造优秀的体育品质。

【参考文献】

[1]李相军.浅析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都市家教(创新教育),2009(4).

[2]毛振明.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罗虎.直观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动作示范为例[J].陕西教育(教学),2009(11):30.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课动作示范有效对策
论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的本质
动作示范在高职排球教学中应用
我的体育课堂站位表
小学务实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探讨与实践措施分析
小学体育课中的游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