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意识形态教育路径

2020-04-20 11:46张明邵玉珍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高校德育

张明 邵玉珍

摘    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意识形态教育极其重要,在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德育考核量化与文化产业兴起环境所带来的意识形态教育隐忧情况下,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建科学有效的育人制度,重视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自信力提升,关注学生在育人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不断优化思政育人队伍。

关键词:高校;德育;意识形态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1-0086-04

新时代增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教育,是当前高校面临育人环境急剧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深化社会改革的洪潮中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国内、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与德育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重心和方向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国内社会进入深化改革阶段,高校更需要加强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带领学生团结在核心周围,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关乎道路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论断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1]。这给我们带来深刻思考,当前教育方面还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质量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间差距拉大。高等教育不仅要提高普及率,更要提升教育質量,而对我们党而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质量是首位。新时代每一位教师都应自觉践行新时代教师的要求,承担起思想价值引领的时代责任。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新时代,年轻的大学生正面临着新的机会和挑战,意识形态引领关系到他们能否与时代接轨,能否适应社会变化,能否在变化中坚定道路自信。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为了保证未来的生力军能够坚决执行正确的路线,是为了引导大学生从中国社会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维度出发,认识、赞同和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关乎社会文明程度

人的道德素养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高校是传授技能和传承文化之地,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3],更是公民道德培育的重要场所,道德是传授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宣教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这一道德教育应是站在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高度上,使学生分辨社会主义荣辱,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素养的提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检验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内容,要检验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是否明显促进全民族文明素质得到提高,是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个人内心,是否弘扬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从这一维度来看,高校德育工作既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长远战略任务。中华五千年文明,其中就包含了许多道德精粹,比如“天人合一”的生态道德观与当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论十分契合。

二、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中意识形态教育的

困境分析

(一)市场经济下,逐利环境使德育功利化,消解

主流意识形态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是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要的生产活动,而与之相适宜的道德规范也在其实践中产生。从发展的逻辑看,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物质的增长,即经济水平的提升。然而,市场竞争促使它以实现最大利润为目标,而在这一过程中的制度和法律往往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而致使市场自身调节不能及时跟上。在逐利环境下,为了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一些个人或者企业会游走在“灰色地带”,不惜降低道德要求,甚至是违反规章制度。这种整体环境的破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高校,导致一些学生、教师也逐渐功利化。

随着社会教育相关产业的兴起,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陈列在家长和学生面前,使得家长迷茫焦虑,学生压力增大。尤其是商家利用各种平台渲染节日气氛,把节日纯粹地包装成吃饭、游玩和购物,而一些大学生对洋节日的喜爱程度更胜于传统节日。在这种市场环境的包围下,蕴含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正被逐渐消解,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给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增添了难度。

(二)考核压力下,量化标准使德育过场化,淡化

意识形态教育

德育成效不是一蹴而就的,德育考核需要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其长远意义。高校依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德育制度,通过思想价值引领,感

染学生的言行举止,是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而通过加分、表彰和宣传学生的高尚行为,则是弘扬正能量的显性表达。德育工作从感染到改变需要实现质变,但“高校在德育考核时忽视学生个性化差异、考核标准模糊、

重终结性考核轻形成性考核”带来了矛盾冲突[4]。

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关于学生德行的塑造工程。考查学生德行重在实践,而不是唯分数高低,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评价标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的分级是不科学的,如果再给每一种评级一个比例,那么显然已经偏离了德育的方向,流于了形式,而形式化就容易产生“套路”,学生懂了套路,那么德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逐渐导致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不被重视,不能产生实质效果。

(三)文化产业下,快餐文化使德育空洞化,主流

意识形态内容匮乏

社会生产可以分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这三种形式。“宗教、家庭、国家、道德、法、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5]。我国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文化体制制约、人才科技短板和资金投入缺口等问题也致使一些文化企业正生产着快餐文化产品,而这些文化产品内容空洞、精神价值匮乏,其最直接的目的是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最大经济收益。因此,在文化产业突飞猛进的态势下,无论是引进还是自产,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其质量正逐渐降低。

在电影方面,西方大片不仅是在售卖特效,也是在兜售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而国产电影将婚恋、炫富和恶搞屡屡搬上荧幕,在短暂的狂欢嬉笑之后便是精神上的空虚;在图书方面,一些网络写手以成功、致富和厚黑为内容,通过极尽渲染以达到快速畅销的目的;而一些综艺节目,更是为了赚取眼球经济,其节目内容毫无下限。再如今日头条、抖音和内涵段子等一些手机APP因内容生产违规而被主管部门约谈,这些都佐证了被冠以文化产业之名下的文化快餐隐忧。文化快餐化,道德内容会被忽略、调侃,如此意识形态教育也会受到影响。

三、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中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

高校德育工作需要随着社会现实问题的变化而做出调整。新时代在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需从制度构建、文化传播、情感体验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找新突破。

(一)健全制度,保障教育引导力量

1.注重制度构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高校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制度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现实需要。不同区域、高校,以及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意识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化的特点,尤其是一些00后大学生,他们深浸在网络中,在虚拟与现实间切换,受到非正统因素影响较大,对主流教育或排斥或麻木,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阻碍。因此,需要针对学生思想认识的新特点更新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方法,统筹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德育过程。

在高校教育的范畴内,德育、意识形态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高校作为特殊阵地,意识形态教育是總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从属性,也具有独立性。因而,在设计相应的育人制度时,既要体现各自特点,又要相互补充。从纵向上看,意识形态教育制度构建需体现时代性。当前,在社会攻坚克难之际,意识形态教育在凝聚社会意志上体现得尤为重要,高校应发挥优势作用,依据政策和学校现实情况,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2.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有质量的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独特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6]。而这一过程需要以理论为先导,着力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有质量的开展。(1)要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相匹配。我国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地位很高,但在实际中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被边缘化、形式化,逐渐导致课程质量下降。我国高校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思想政治课程理应受到足够重视,如果理论与实际发生了脱离,那么大学建设的一流学科和培养的一流人才,是无法保证能够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2)要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深度与实际效用相结合。思想政治课程所涉及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剩余价值等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深度,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需要把高深的理论讲解的贴近学生实际,把它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实用性。

(二)加强文化传播,促进自信提升

意识形态是观念上的文化,其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因而,开展德育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1.从传统与现代两个维度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道德体系的支撑。这个体系中的优秀传统道德内容是主流,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都发挥着重要的伦理协调作用。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厚的道德资源,比如:爱

国、守法、明礼、团结、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自古而遵之,如今社会也需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不仅很好地与中国本土实践相结合,也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同时,也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而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它的高度提炼。

高校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念融入社会经济生活。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如今“人民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领域,扩大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各个领域”[7],矛盾的种类和范围变多、变广,学生因此而产生的思想冲击也是不可避免。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高校不仅要对当下的学生加强法律知识教育,促进在校学生知法、懂法和用法,更要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2.从技术与创意入手提升文化吸引力。有吸引力的文化才有生命力。新媒体时代,文化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技术进步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动因,文化生产亦是如此,先进有效的技术不仅是促进文化传播的有力工具,更是提升文化吸引力的有效手段。比如,印象系列中的“印象·西湖”,它以西湖实景为背景,将杭州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历史等元素借助科技手段展现出丰韵的传统文化之美,而其在G20峰会期间的成功表演,不仅精湛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技术的融合之美,更充分说明了文化创意、技术的重要性。

当前,高校在文化传播上已经不再满足于横幅、海报和喷绘,而是越来越重视传播的载体选择、视觉设计和技术创新。一次创新会带来一次学生的欢呼,留下一段深刻的文化记忆,这就会使得校园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显著提升。高校文化的活力在于互动,要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参与度,而类似于微博上墙这样的“小技术”不仅提高了文化活动的趣味性,更是可以把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隐藏其中,提升它的亲和力、互动性。

(三)转变育人视角,增强情感体验

意识形态教育做的是人的思想工作,影响的是人的价值形成。当前,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单向度的人,而是更加注重回应和突显自我。因而,德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反馈就显得愈发重要。

1.从人学范式着手增强情感德育。学生既是德育的主体,也是德育的研究客体对象。高校开展德育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有很多,传统研究更多是从社会学范式的角度去探寻,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开展分析,其主要目的是突出社会服务性。而人学范式研究是新时期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充分考虑学生矛盾的转变,要更加重视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研究范式,可以在德育中积极借鉴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范式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理论基础与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以人的主体性和研究者的学术自觉性为内在动力,以个人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基础上的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8],从人学范式切入开展德育工作,并不是要脱离社会学范式,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社会学范式的长处,把高校德育工作推向新的台阶,以促进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发展。

2.在德育场域中发挥人的关键性作用。基于德育场域提升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力度,是主动适应00后作为大学生群体的应变。“场域是一个充满力量的系统,它并非一个实体结构,在这个系统里,每个行动者通过互动来获得自己的资本,从而确定自己的行动策略”[9]。因而,要发挥好人的关键性作用,将校园、班级、寝室和网络纳入德育场域,形成无形的育人网络以支撑意识形态教育。一方面,要善于组织不同“角色”的学生。学生在校园内有着不同的角色,学生干部、“学霸”、社团明星,以及各类达人等。而以校园为主的学习、生活场所,已然构筑了一个“朋友圈”,高校开展德育工作要善于利用这个朋友圈里的关键人物,培养意见领袖,引领学生思想道德舆论走向。另一方面,要促进教师树立师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10]。在德育场域中,每一个教师都要身先示范,践行美德,自觉担负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光荣职责。

(四)巩固思政队伍,开创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1]。可见这一队伍的重要性,而它的主要组成人员有思政理论课教师、学生思政辅导员和班主任。

1.加强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培养。思政理论课教师是学生系统学习思想道德、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师,他们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辅导员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尽快适应高校学习生活,以及解答学生遇到困惑的人生导师;而班主任则担任着大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的生涯咨询师这一角色,既要解答学生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要承担重要的思想引领责任。

当代大学生是自信、朝气、有为的一代。他们的成长关乎国家未来建设的力量和继承的质量,而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好,是当前社会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思政命题。因而,要把这支队伍朝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推进,要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名师,要培养名师辅导员,以更好的服务、教育和引领学生发展。

2.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发挥育人新作用。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學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而“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往往‘两张皮,不能融会贯通”[13]。从教育的本质来看,任何一门课程都有着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和向美的功能,因而高校需要研究创新课程思政化。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角看,高等教育是党复兴之路上的重要智力支撑,任何一门专业都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不断壮大新时期的德育力量和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不断探索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的新路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报告 [EB/OL].(2017-10-18)[2018-04-16].    http://sh.people.com.cn/n2/2018/0313/c134768-313381    45.html.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05 .

[3][1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8-05-03)[2018-05-04].http://www.xinhuanet.com    /2018-05/03/c_1122774230.htm.

[4]李晓兰,季妍.关于高校德育考核工作的思考[J].山西高等    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6).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6.

[6]冯刚,曾永平.“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1).

[7]陈晋.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DB/OL].    (2017-11-13)[2018-05-17].http://theory.people.com.cn    /n1/2017/1113/c40531-29641540.html.

[8]刘海春,吴之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范式:形成、    困境及出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6,(11).

[9]张伟强,帅启梅,刘青.大学德育模式的场域选择——    人际环境系统[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11][1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DB/OL].(2016-12-08)[2018-05-16].http://www.xin-    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13]邓晖,颜维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      2016-12-12.

收稿日期:2018-09-15

作者简介:张明(1991—),男,江苏南京人,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与

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2019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基金“增强高校德育过程中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研究”(2019XY06);2019年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会第二十六届年会科研项目(XGNH2019-C12)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教育高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中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