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视角中的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04-20 11:46陈晶武钟山
文教资料 2020年4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口述史传承人

陈晶 武钟山

摘    要: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传承人口述史的视角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本文以宁夏“杨氏家庭泥塑”口述史研究为例,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现状、问题和路径进行讨论。

关键词: 口述史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其关键在于“传承人”的保护。但是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过世,非遗的保护面临“濒危性”的挑战,所谓“人在艺在,人亡艺绝”。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收集和构建史料的重要方法被广泛使用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中。近年来随着非遗抢救、保护工作的深入,作为挖掘和采集传承人技艺、记录文化遗产的必要手段,口述史被许多学者用于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对我国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一、传承人与口述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①(27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有特定的文化生态,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下产生的生活文化,作为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表达,其生成、传承、演进是一个过程,是一场历史沉积、演化和创新的运动。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体现着具体文化形态的最高水准,他们与非遗相关的人生经历、技术经验、道德观念、价值体系是活态的遗产,潜藏于在传承人的记忆中,内化于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将活态遗产表述出来是对文化矿藏的挖掘,是对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口述史通过访谈、个人自述等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记录、整理、保存传承人过往经验的回忆和感悟,弥补了文字记载的不足,作为“口头传统”口述史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声证明,其价值日益被学术界重视。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口述资料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历史,它所呈现出的传承人对非遗相关记忆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口述行为本身,对于非遗保护工作而言是有意义的。口述史“眼睛向下”的民间视角,强调对人的研究,特别是对传承人个体的研究,传承人身份不仅是被访谈者,而且是作為主体人的“历史声音”的传递者,从而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仅以学者或仅以保护实施者为主、传承人被作为研究和保护客体和对象的弊病。

二、宁夏“杨氏泥塑”传承人的记忆与表达

地处宁夏固原地区的隆德,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浑厚的历史底蕴使这里成为宁夏的物质文化遗产之乡,温堡乡杨坡村的“杨氏泥塑”艺术就是杰出代表。其泥塑造型多样,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工艺水平高超,为国家业管理部门所认可。如今杨氏泥塑艺人不仅系统传承了前人的泥塑制作技艺,而且借鉴了民间艺术之长,将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品格融入制作工艺中,初步形成了集泥塑、木刻、彩画、章雕、烫花于一体的多元一体的家庭民间艺术风格,独具民俗性、地域性和艺术性。其传承人的原创作品《西夏王》《十二生肖神》《百年西夏》《悠悠回乡韵》等屡创佳绩,在国内外的各类大赛中获奖。2008年“杨氏家庭泥塑”入选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杨氏家庭泥塑”的第四代第五代传承人杨栖鹤、杨佳年分别于2009年、2018年入选第三批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

课题组自2016年以来对“杨氏家庭泥塑”第四、第五、第六代传承人共9人进行了19次访谈,访谈内容转录成文字近两万字,整个过程历时两年。难能可贵的是已经86岁高龄“杨氏家庭泥塑”的第四代传承人杨栖鹤老人接受了4次访谈,形成了约15小时访谈录音资料。遗憾的是老人于2017年12月去世,课题组收集的口述材料也许是老人留下的最后的活态遗产。

访谈流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准备阶段,课题组讨论并制定了访谈计划大纲,明确了选题宗旨、实施时间、访谈计划、受访对象、访谈内容、完成时间等,收集了隆德县的相关资料,包括隆德县的历史文化、地貌气候、经济生活状况等,整理了杨氏家族传承谱系,梳理了学者对“杨氏家庭泥塑”的研究成果。第二是实施访谈阶段,课题组采取提问、自述、问答与自述相结合的形式,灵活多变地运用访谈技巧引,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内容。第三是资料整理阶段,包括对录音资料的整理、访谈文稿的转写、拍摄收集选择照片等。最后课题组对文稿进行反复审阅和核对,确保文稿的准确性后最终形成定稿。

传承人生命历程紧紧和所传承非遗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他们从学艺、守艺到带徒、传承的过程始终处于动态中,“杨氏家庭泥塑”三代传承人的亲身经历、回忆和体会是鲜活的民间文化史料,课题组由此建立了研究的口述史料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挖掘。

(一)习传历程

第四代传承人杨栖鹤被后继者认为是“杨氏家庭泥塑”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一个人,被子孙称为“丹青圣手”,丹青是对这门手艺的最高称呼,圣手是杨栖鹤能够驾驭木雕、剪纸、章雕等许多艺术门类。他的技艺学习和传承经历不仅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而且是“杨氏家庭泥塑”近几十年发展历程的重要线索。

我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人,我那时间社会是很残酷的,不像现在的这个社会(物资)很丰富,我的家庭在那时候也很是贫寒,所以用笔什么的相当困难。我们这个手艺是家传的,我从六、七岁的时候就跟着我父亲学艺,那时候传艺是怎样的呢?我们那时候就用比砌墙大一些的砖,一共两块砖,一块砖放平,一块砖磨,把这个砖磨光以后,用烧好的炭条在上面作画,最后用毛笔勾线条。然后让我父亲看一下,你这个地方画得对,这个地方画得不对,然后去修改。修改完后把这些都磨掉,就可以重新用了。这就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那时候就是那么穷,那么困难,不像现在可以随便在纸上画,那个时候没有纸,只能用砖头代替,我把这么厚的砖磨了四五块,最后都磨到了只有这么厚,用不了了就再重新磨,就是这么学艺的。我们学的这个独特的手艺叫古老丹青笔,和现在学美术的这个条件就不能比了。这在先祖手里,这个配土的比例呢,有十八种土,比如砂土、黄金土、红胶土、黑红土,一共十八种。不论哪一种土都得用三四种土料配在一起,在真正地工程上要配这个土料,就需要四五种了,那个就费时间了。你要想学艺,你就跟着塑人物,还有动物这些东西。(来自杨栖鹤口述资料)

从杨栖鹤口述史可以看出,他早年受家族艺术的熏陶,在叔父和父亲的指教下,不但学习和掌握了泥塑、彩绘的技能,还练就了一手木雕和戏剧服饰、戏帽道具的制作技艺。在继承了前三代人的技艺基础上,吸收并借鉴了其他民间艺术的理念和技法,初步形成了集泥塑、木刻、章雕、刺绣、烫花于一体的“杨氏家族艺术体系”,独具民俗性、艺术性和地域性。

(二)传承脉络

这个手艺我是第四代。我太爷开始的,我二爷爷、我父亲,就是我四代了。我的手艺嘛,现在就七代人了,已经成了七代了。我们重孙虽然年龄小,画得完全还可以。(来自杨栖鹤口述资料)

据杨氏家谱记载,杨氏彩塑第一代创始人是杨魁山。第二代传人杨廷府继承父业,在“丹青重彩”上颇显功力。第三代传人是杨廷府之侄杨维福,在塑绘刀马人题材上技艺高超。第四代传人是杨栖鹤老艺人,彩塑技艺绝佳,还练就了一手出色的章雕、木雕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杨佳年,第六代传人杨贤雄、杨贤龙、杨贤麒都在继承杨氏彩塑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其他民间艺术之长,丰富并完善艺术表现力,逐渐形成以传统宗教彩塑为创制主题,又兼顾多元材料与多样形式相融合互补的杨氏彩塑艺术。

(三)传承方式

1.家庭传承。家庭内部传承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普遍的传承方式。在相当长时间内技艺被看成是家族无形的资本和生存的命根,不会轻易泄露给外人。杨氏泥塑前三代家庭都是家族内部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有序地传承着,以父子、叔侄传承为主。

2.师徒传承。第六代传承人杨贤龙这样评价祖父:“现在我觉得我的祖父杨栖鹤,他对杨氏泥彩塑最大的贡献就是:造就了一支杨氏彩塑的传承队伍,再一个他培养了第五代传承人跟第六代传承人,包括外姓弟子,这是他的最大的贡献。”为了在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中尽绵薄之力,让更多的人掌握这门古老的艺术,杨栖鹤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古训广收门徒。杨家人将技艺与流程等涉及泥塑制作技艺做成文字材料,学徒通过阅读了解塑造程序,熟悉泥塑的选料、配料、扎制骨架、上彩等基本过程,再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进一步理解和深化。目前已经培养学徒20多人,逐渐形成继承和发展艺术的队伍。现在,“杨氏泥塑”第五代和第六代传人不但继承了前人的技艺,将技艺创新和发展的着眼点放在宗教造像、文物修复、反映时代的题材上,在表现技法、创作风格、造型表现和刻画上也不断创新和演化。

3.学校传承。学校作为传承文化和传播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近些年在非物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杨氏泥塑第五代、第六代传承人意识到传统手工技艺濒临消失的现实困境,他们树立“技艺共享”观念,以学校为平台传授杨家泥塑技艺。

自从2008年杨氏家庭泥塑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后,我们觉得传承的门路应该更广泛一些,路子更多一写,像我们在宁夏艺术学院里面,面向美术系的学生传授这个杨氏泥彩塑,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杨氏泥彩塑,使其更加发扬光大。(来自杨贤龙口述资料)

4.建立了“杨氏泥塑”陈列馆。建馆发展是杨氏家庭泥塑传承过程中的创新。“杨氏泥塑”陈列馆收藏着杨氏六代传人的实物资料、颜料样本、古典书籍、使用工具、代表作品、荣誉匾额等,这些实物融入了传承人深厚的情感,隐藏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呈现出了传承人记忆的“物态化”特点,被视为传承人之外的“无言的访谈者”。

(四)传承困境

1.传承方式现代化与文化空间陷落的困境。

尽管为了解决传承问题,杨氏泥塑的后人大胆创新,树立“技艺共享”观念,将杨氏泥塑的工艺、配方、流程等公开,并且开始尝试学校传承,但是,非物质文化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族群、生产方式、文化生态下产生的,它的活态传承是对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认同和对生态环境的感受、认知、利用的耦合运行。和所有的民间技艺一样,杨氏泥塑的制作工艺复杂、工序严谨烦琐,整个过程凭艺人经验完成。具备这一技艺,既需要有美术功底、审美层次,又需要有绘画、雕刻的基本功,最重要的是要实践,要经过需要长时间的打磨,没有老艺人言传身教、口传心授很难练就。现代学校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远离了非物质文化產生的土壤,采取流水线和标准化的习教方式如何保持非遗的“本真性”?

2.产业化的困境

你像国家搞旅游搞经济搞产业,雕塑的这个需求量会很大的,我们这些传承人这是一门手艺活,你一年能干多少,但是这些传承人要是多了。我的学生多弟子多了,他们可以四面开花,他们到处可以去做,然后我只是指点一下,杨氏泥塑的名气是不是更大?杨氏泥塑产业链是不是更长?杨氏泥彩塑技法是不是更有影响力?它是不是既是我们隆德的一张名片又是宁夏的一张文化名片。它有时间通过自己的作品漂洋过海的话,杨氏泥塑是不是又上了新的一个层次?(来自杨贤龙口述资料)

杨贤龙的这番话呈现了“杨氏泥塑”面临的产业化困境。实质上还是传承人问题的延伸,和许多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认可度和消费不足不同,杨氏泥塑有着好的市场预期,生产能力不足是最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又是传承人数量不足导致的。一个内在的矛盾是杨家的后人一方面需要保护和继承的家族技艺,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创造商业价值将“杨氏泥塑”发扬光大,依靠“非遗”的品牌产品反哺“非遗”传承,更好地保持原有的技术和技能。但是在商业化的冲击下,非遗的本真性能维持多久?

三、讨论

宁夏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宁夏各族群众不断吸收多种文化因素创造了民歌花儿、民间器乐、回族传统医药等近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42个。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续的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逐步瓦解。城乡居住格局的变化加剧了乡土社会的流动,原本以家庭、家族、村落为传承母体的民间文化传承途径和主体消解和消失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现实困境。与其他区域一样,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始终面临的时代性压力,就是抢救日益凋零的民间非遗文化遗存,田野调查作为抢救的首要工作和手段,重中之重的对象是非物质文化的主要载体的活着的传承人。

近年来,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受到学者关注,相继产生了许多论文、专著等研究成果。通过“中国知网”进行学术成果检索出相关文章40篇,多数是2010年后出现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多以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如宁夏回族山花、音乐、剪纸、体育项目等,且多为某一地区的个案研究,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明显。从总体上看,对宁夏非遗挖掘研究都显得不足,研究范式多是将遗产项目作为研究客体,通过非遗保护者和学者来表述非遗文化的内涵、价值和功能等,缺乏将传承人作为主体人“眼睛向下”的民间视角。口述研究重视从个人角度体现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认识,是传承人“个体性”的研究。在“中国知网”相关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视角的研究成果中鲜有。宁夏2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已有6人离世,剩下的传承人也年事已高,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口述史的专题性和理论化的研究迫在眉睫。建构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范式,对宁夏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Z]//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修订版),北京:文化文艺出版社,2007.1.

参考文献:

[1]李海云.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口述史研究的适用与拓展[J].民俗研究,2014(4).

[2]薛正昌.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J].宁夏大学学报,2006(6).

基金项目:宁夏社科规划项目“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17NXBSH12。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口述史传承人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综述
试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对接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