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时养生益处多

2020-04-20 11:42
妇女 2020年4期
关键词:肺经阳气保健

人生存于自然界中,其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黄帝内经》就曾明确指出“顺四时而适寒暑”,找到“与天地相应”的调养方法,有助心情愉快、保证身体健康。

《黄帝内经》把一年四季概括为春温、夏热(暑)、秋凉(燥)、冬寒,并说春主生、夏主长、秋主收、冬主藏,所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成为中医养生理论的经典语言。立春过后,阳气开始升发,所以春季养生保健一定要顺应春令,注意气候多变,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调养养生。

御寒防风莫忽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骤冷会使血管痉挛,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慢,脏器缺血,于是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关节炎、偏头痛、冠心病等便会接踵而来。故在此时,保健养生应防风御寒。衣着款式应宽松舒展,纯棉织品吸湿性好,暖和又贴身,是内衣的合适选料。由于寒冬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起到“滋阴养阳”的作用。春风于温暖之中暗藏杀机,出汗后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饮食调养是关键。冬日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春季则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黏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汉代养生家张仲景说:“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以养脾气。”唐代药王孙思邈也说:“春日饮食宜省酸增甘,养脾益气。”故春季饮食宜甘甜少酸。

锻炼运动很重要。運动锻炼是春日养生保健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春季适当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故切忌过分活动,以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有悖于“春夏养阳”之旨。

精神调养很有益。精神调养对春日养生保健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情绪抑郁,思想上要豁达开朗,心胸宽阔,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使情志“生”发出来。有效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春天肝气生发,肝在情绪主怒,因此要注意调控情绪,保持情绪舒畅。

揉肺。立春后人体的毛孔逐渐打开,风邪夹寒最容易乘虚而入,导致感冒、伤风,经常锻炼肺经可以提升皮肤抵御风寒的能力。肺经在我们手臂的内侧,它经过肩窝开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我们取它上下两端的穴位来按摩就会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这两个穴位比较好找,一个是在肩窝位置的中府,另一个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嚼点香。香葱、香菜、花生等很香的食物,都是很适合迎春的时候吃的,因为它们都可以促进阳气生发,适应春天的自然规律。

梳头顶。头部为诸阳之汇,以牛角梳梳理头部可以助阳气生发。没有牛角梳的话,手指甲就是最好的替代品。每天早起以手指甲从前发际梳到后发际一百遍,坚持下去,自会发质光亮,还有助黑发生发、神清气爽,并且对高血压、头晕头痛、失眠、神经衰弱有一定的效果。

编辑/倪萌

猜你喜欢
肺经阳气保健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中正平和,调摄肺经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
保健图话:胃肠病人日常保健
日本的脚趾保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