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的应聘者(下)

2020-04-20 11:35马志国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病口吃矫正

马志国

不要因为偶尔的口吃,就给自己贴上一个“口吃”的标签。这一点对于“战胜口吃”非常重要。

(接上期)

第二步:语言训练

“说得非常好。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所以,应该彻底扔掉‘面试不成功一辈子就完了的想法,把面试结果抛开,这样彻底丢掉顾虑,换来的是身心轻松,讲起话反而更流畅了。”

沟通至此,鸿洋终于在沙发上第一次挺直了身子。转而又问:“万一着急了,特别是刚讲话时口吃了,还有什么方法吗?”

“一是舒缓平稳法,一是节奏发音法,一是首字突破法,三个方法综合运用。”我说,“为什么口吃的人在唱歌、朗诵时,几乎不口吃呢?就因为唱歌、朗诵时节奏缓慢。所以,应练习用细、慢、轻、柔的语调谈话。同时,还可以悄悄地打拍子。这种慢节奏的练习,特别要用在每句话或每个词的第一个字上。开始说话时,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慢,轻,再慢,再轻。这样,气流轻缓,发音器官也就不容易出现阻碍。第一字及第一句的语调平缓了,就突破了第一关,会有利于整个讲话的效果。怎么样,试试看?”

随后,我们当场用一节儿歌进行了实际的训练。训练方式如下:

村里/有条/大铁牛,不会/吃草/爱喝油。

尾巴/拖着/大梳子,梳得/田里/光溜溜。

村里/有条/大铁牛,太阳/落山/还在吼。

问它/耕地/累不累,光是/呼隆/不开口。

用上面的儿歌练习时,所谓舒缓平稳法,就是把每个字都用舒缓的语气以拖音的方式来发音;所谓节奏发音法,就是凡有“/”的地方都停顿一下;所谓首字突破法,就是把开头的字都如同“耳语”似的,轻轻地说出来。

我建议他回去可以随便找一段诗歌来这样练习发音。

第三步:辅助措施

两天后,鸿洋再次来访。我们综合运用上面的方法,进行了一些语言练习。随着我们的练习,鸿洋发音越来越流利。随后我建议,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试试下面一些辅助性的发音方法:

(1)深深吸气。如果发现自己要口吃时,就停下来有意识地深深吸一口气,再说话。

(2)动作配合。用一些与言语有关的动作来配合说话。比如别人问你考分是多少,这时你就可以一面缓慢地伸出两个指头比成“八”,一面说“80分。”

(3)含糊其辞。我们平常说话不是每个字都发得清清楚楚,很多字是含含糊糊地一带而过。如我们说“中国人”三个字时,仔细听听,只有“中”字还清楚,其他二字都很含糊。尤其是“国”字发音更是一带而过。口吃的人遇上难发音的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含糊其辞,一带而过。

(4)换字迂回。遇上难发音现象时,可以采取迂回战术。就是在要说的话前面加上一两个无意义的字,或换个同义词代替一下。

(5)面带微笑。保持一种微笑从容的风度,也能起积极作用。这样能调整一下心情,也有助于一些方法的运用。

(6)动作矫正。比如,有些口吃的人最初因为说话困难,想用足气力说出话来,因而促使颈部的偏斜,多次重复以后,养成习惯,后来说话稍微用力,颈部就要发生偏斜。针对这一现象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就应特别注意自己的颈部,不让它偏斜。经过多次的矫正训练,这种伴随动作就会和口吃的吃音,同时获得矫正。

最后,我强调说:“口吃是心病,所以,重要的是运用前面的方法进行心理调节,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口语能力正常,相信自己能够顺利交流。这是战胜口吃的关键。”

临别时我们约定,趁着面试前这段时间,创造条件主动与人交谈,来一点自我突击训练。临近面试的头一天,鸿洋打来电话,告诉我尝试练習效果很好,自己对面试充满信心,让我等候好消息。

现在,果然有好消息传来。鸿洋靠自己的领悟能力和自救行动,终于战胜了“口吃”,顺利通过公务员面试,这是令人欣幸的。

口吃,是一种多发生在男性身上的“心病”。说它是心病,是因为口吃极少由发音器官的器质性问题造成,多是由于儿童时期的模仿、紧张、暗示等心理原因,逐渐强化而导致的。同时,青少年的口吃,通常都是境遇性的,是暂时的或偶发的现象,并不影响正常的语言表达。所以,不要因为偶尔的口吃,就给自己贴上一个“口吃”的标签。这一点对于“战胜口吃”非常重要。同时,还应及时采取恰当的心理调节措施。一般来说只要及早进行心理调节,都能得到较好的矫正。还有,有些本来并不口吃的年轻人,在面试一类的情境中也会由于紧张而出现交流不畅的情况。这种情况更不要给自己贴“口吃”的标签,应该采取上面的心理调节方法,来帮助自己面试过关。

(编辑陆思寒)

猜你喜欢
心病口吃矫正
“维生素”大口吃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孩子口吃,家长巧应对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监狱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循证矫正研究
人在江湖走,谁能不得病?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我谈口吃与矫治
谈矫正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