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板块式思路”设计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

2020-04-20 10:53伦艳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板块思路教学内容

伦艳英

【摘要】  “板块式思路”是余映潮老师创建的一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技法。本文将以笔者《谈读书》教学实践为例,从“整合问题,过程简洁优美”“由浅入深,板块环环相扣”“得体得法,学生训练充分”三个方面阐明如何运用“板块式思路”设计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

【关键词】  板块式思路 整合问题 由浅入深 得体得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163-02

“板块式思路”是余映潮老师经过长期的探讨与实践创建的一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技法。对于“板块式思路”,余映潮老师是这样定义的:“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教学思路。”换种说法,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手法。由于它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的线性思路,而以“块状”的形式递进地呈现教学内容,实现了课堂教学外在形式美与内在内容美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有效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训练、审美情趣的提高,因而受到了许多一线教师的青睐。那么,如何运用“板块式思路”设计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呢?

先看笔者在佛山市视导课中《谈读书》教学设计的简案。

一、字词铺垫:积雅词,扬文采

二、一课三读(板块思路)

(一)读整篇,明观点

围绕“读书”这一话题,培根谈了哪些内容?读完课文后,请在下列横线上完成文章内容的概括。

本文围绕“读书”这一话题,首先主要探讨读书的目的,接着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

(二)读选段,学技巧

《谈读书》一文妙语连珠,格言迭出,堪称为一本读书名言集锦。请阅读课文11-17句,在引发思考的句子旁写下你的感悟,可从论述思路、论证方法、句式特点等方面进行。

(三)读美句,用语言

微文创写:围绕“读书”,自由命题,从课文中撷取三四个美句(也可适当添加自己的语句),写成一篇微文。

三、学有所得(总结延伸)

结合余映潮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以及笔者《谈读书》教学实践,笔者将从三个方面阐明如何运用板块式思路设计学生课堂实践活动。

(一)整合问题,过程简洁优美

教学思路设计首先要进行整体策划,也即余映潮老师提出的“整体勾勒”。“整体勾勒”时要充分琢磨教学的“角度”。如果不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不从整合中提炼出优美实在的教学角度,由此形成的弱点就是课堂基本按照“解析课题——分析结构——讲读文段——归纳主旨”的平面思路进行,师生碎问碎答,缺乏语文教学的美。余映潮老师注重教学设计中科学与艺术的追求,他曾指出:“教学思路要讲究教学内容的组合之美,讲究教学过程的流畅之美,讲究教学双方的活动之美,讲究教学时空的造型之美。”

因此,“板块式思路”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精心研读教材,优化、整合问题,提炼出恰当的角度,匀称安排每个教学板块。由于每个板块着眼于解决某一方面的教学内容,因此,一节45分钟的课堂,板块设置要数量适中,一般以3-4个为宜。板块设置太多,教学内容浮光掠影,实践活动浅尝辄止;设置太少,就易出现“不歇气”的大“板块”,课堂节奏失调,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板块式思路”。上面教例就是运用三块式思路设计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读整篇,明观点——读选段,学技巧——读美句,用语言”,每个板块都用对称的语言进行命名,学习任务一目了然,教学过程简洁清晰。在整体策划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规划每个板块所占用的时间,力求每个板块用时大致相当。且因教学内容呈块状分布,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协调教学节奏,生动展现课堂里教与学、快与慢、轻与重、动与静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抑扬顿挫,张弛有度。这样,板块式教学不仅具有形式美,还充满节律美。

(二)由浅入深,板块环环相扣

“板块式思路”虽明晰呈现出“一块一块地来落实”的教学态势,但板块之间并非割裂,而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表现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知识到能力、由感性到理性的层进式教学结构,一步步走向课堂学习的核心。

在以上教例中,“读整篇,明观点”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读选段,学技巧”是品读欣赏;由于选文是王佐良先生的经典译本,用语有文言性质,且培根的思想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故笔者采用难文浅教的方式,选点品读,以此让学生感受文章论证严谨、语言优美、思想深刻的特点。“读美句,用语言”体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既训练思维又积累语言,同时为学生学写议论性文章作铺垫。整个教学设计按照“读篇——品段——用句”的思路,一线串珠。如果再深入探究,还能发现在“微文创写”活动中,学生要先自主命题,这正是第一板块“多角度论述观点”的学法运用,可见第一板块为第三板块的训练做了热身,而第三板块是对第一板块的呼应。

板块除了逻辑上的紧密联系,还应有形式上的自然连缀,也即要设计好板块间的过渡。恰当的过渡方法,不仅能调控教学节奏,还能自如转移学生注意力,吸引学生继续学习。如学生在第一板块学习中发现了此文与一般议论性文章的不同之处,教师由此引出作者及“随笔”的文体介绍——“弗兰西斯?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随笔》是为培根赢得文名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随笔行文有自由随意的一面,但句子内部逻辑谨严,语言如格言般精警,极富启发性。”这样既不显生硬,又自然引出下一环节的品析语言学技巧。板块间的过渡方法还有很多,如课中小结法、提问过渡法、常规词过渡法、情景式过渡法等。总之,“板塊式思路”要尽可能用过渡与照应来让各个环节成为有的放矢而又一气呵成的整体。

(三)得体得法,学生训练充分

“板块式思路”的教学设计初看大同小异,被部分学者,如顾晓娜、彭红兵、刘博等人诟病为有“模式化”“公式化”倾向。但是深入探究,会发现余映潮老师对各种文体而或是同一文体甚至是同一课文的设计,还是可以创新出不同的教法。它就像一个魔方,充满惊喜,又像一个万花筒,变幻纷呈。笔者认为这得益于余映潮老师对阅读教学“得体得法”的要求。

“得体”即“得其文体”,就是要上出一篇课文的文体特点,就是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如果板块一按照不管什么文章都能套用的“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这种问法,教学设计就失去了“议论性文章”的文体特色,陷入与一般记叙文无差别的提问中。同样地,如果把板块二设计为“自选角度赏析选段”,学生就多从比喻、排比修辞进行赏析,不能深切感受培根随笔的特点及其作为归纳逻辑创始人的严谨性。

“得法”即要讲究教学的方法,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特色而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要讲究成熟的而不是幼稚的教学方法。[6]本课例尤为突出地使用了范例教学法。板块二中,为使学生更规范地把握议论性文章的赏析要求,笔者出示了范例,还用横线、不同颜色标示了一些规范化用词。又如微文创写活动,对学生来说是新的尝试,教师给出“读书是最美的姿态”的微文范例,为学生模仿学习作铺垫:

(总)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如此便是人最美的姿态。(分)(举例论证)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比喻论证)读书渐多,心灵宛如雨后池塘,逐渐丰盈;而不读书者,则如荒郊野草,幽邃寂寥。(总)如此种种,你怎能不读书?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笔者在三个板块中分别对学生进行了“概括”“赏析”“运用”三种能力的集体训练。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充分占有时间进行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朗读、讨论、分享、创写,真正成为学習的主体。

“板块式思路”顺应时代,顺应教学规律而生,简化了教学结构,优化了教学内容,为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要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真正激发起来,除了活用以上三个策略,也离不开教师对“文情”的解读,对“学情”的把握,对个人教学风格的凝练,以及对其他教学因素的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独具创意的“板块式思路”教学设计。路漫漫其修远兮,语文教师永远在路上。

[ 参  考  文  献 ]

[1][2]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版,第56-57页,第2页.

[3]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3月版,第126页.

[4]余程程.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

[5][6]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版,第295页.

猜你喜欢
板块思路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一周热点板块个股表现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