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20-04-21 13:47黄仁珍马设召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根型针刀医者

黄仁珍,马设召

(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机关门诊,广东 佛山 528000)

神经根性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sth,CSR)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本病治疗缺乏特效药物,临床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针灸具有操作简单、疗效迅速等优势,被广大患者接受。本研究将12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综合、客观、全面地观察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纳入2017年5月1日~2019年1月31日实施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63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纳入仅实施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3例作为参照对象(参照组)。126例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实施研究。

1.2 纳入标准[1]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影像学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压迫神经;②患者主诉以上肢麻木、疼痛为主;③患者年龄在18岁~65岁,病程在1 a以内;④患者意识清醒,语言无障碍,临床治疗依从性佳。

1.3 排除标准

①具有严重的颈椎外病变,如肩周炎、脊椎损伤、发育性椎管狭窄等;②具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如肝、肾、心等系统性疾病;③除神经根性疼痛外,还存在网球肘、腱鞘炎疼痛等。

2 治疗方法

研究组采用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参照组仅采用神经松动术治疗。

2.1 神经松动术

颈神经根松动术:①医者嘱咐患者仰卧,医者用手固定前臂麻木侧的横突和棘突间部位,另一只手推患侧的肩关节,告知助手固定患者患侧手部,另一只手放置患者肘关节,使得患者肩关节外展60°,并伸直上肢。医者将患侧棘突向对侧斜上45°拉10次,牵拉后固定关节突关节,告知助手行正中神经松动术,10次。医者对患者肩关节外展90°、120°,重复上述运动,放松。

正中神经松动术:告知患者仰卧,将患者患侧肩关节外展直至其感到局部组织张力增加。医者固定患者的拇指和其他四指,另一只手控制患者患侧肘关节处,保证患者肩部位置固定不动,外旋肩关节,直至感到组织张力增加,将患者肘伸直到出现症状后嘱咐其颈椎向健侧侧偏。

尺神经松动术:告知患者仰卧,将患者患侧肩关节外展,并将肘放置于医者大腿部。医者固定患者前臂,另一只手将其手腕和第4、5手指背伸,内旋前臂和肩部,保持患者手腕不动,直至患者肘关节碰到患侧耳朵。医者将患者肩胛骨向足部推,嘱咐患者颈椎向健侧侧偏。

桡神经松动术:告知患者仰卧,医者将患者肩部置于治疗床外侧,将肩关节外展。医者站在患者患侧上肢外侧,一只手放置在患侧肘关节,另一只手握住患侧腕关节,用大腿将患者患侧肩胛骨向下肢方式推动,伸直肘部,牵伸。内旋患侧肩关节,外展肩部,嘱咐患者患侧拇指内收,使其腕关节尺偏并掌屈。

上述动作每日1次,每次动作做10次。

2.2 针刀神经触激术

采用超声定位技术实施针刀神经触激术,每周1次,3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设置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在7.51 MHz~121 MHz,患者取仰卧位,用高频探头置于颈根部和锁骨上,对颈总动脉和胸锁乳突肌进行横断面扫描,并用探头向后外侧移动至锁骨中线上方21 cm,显示肌间沟臂丛。根据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位置,将探头逆行向上,确认C6神经根的超声像,推断神经根治疗点。将探头向下移动,寻找锁骨下动脉横断面,显示外上方的锁骨上臂丛。刺激上述显示点,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麻木触电感。将探头套上无菌薄膜,定位皮肤常规消毒,选择适宜的针刀垂直进入皮肤,超声显示针尖位置,直视进针过程时将针尖移动到神经根表面,触激或弹拨神经根鞘膜直至每个治疗点出现患者能承受的异感。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临床颈椎病评价量表(CASC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颈椎病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指标(Barthel指数)、观察患者中医证候评分[2]。

3.2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为0分~2分,精神状态良好,无疼痛感,不影响生活工作;有效: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在3分~5分,精神状态良好,视觉模拟疼痛为2分~3分;无效: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在6分~7分,精神状态和疼痛指数均未改变,甚至加重。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各项检查评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CASCS、VAS、NDI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参照组,组别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各项检查评分比较

3.4.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6.83 %,优于参照组88.89 %,组间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原因之一在于机械压迫,继而导致神经根内水肿、缺血,加之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以及韧带肥厚对神经根及其营养微血管的直接压迫,继而使得无神经外膜保护的神经根对压迫、牵拉等机械刺激因素敏感[3]。长期压迫会导致严重的水肿、渗出、粘连等,同时导致神经微血管血液障碍,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当实施神经松动术时,可保证神经组织及血液循环通畅,帮助外周营养物质输入,排除神经内有害物质和炎症物质[4]。医者使患者患侧受压神经得到延展、滑动,改善神经压力,恢复其解剖正常位置,松解粘连部位,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神经松动术中对受压神经根具有调节控制作用,但如过度牵拉、频率过快,会导致神经损伤。

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是利用针刀触及神经根鞘膜产生的逃避反应以松解局部粘连,并根据全身应激反应引起的内源性镇痛物质,对水肿、炎症导致疼痛进行消退进而到达治疗目的,安全有效。

本研究观察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神经松动术对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总体疗效,与单神经松动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6.83 %,优于参照组88.89 %,组间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神经松动术可有效改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颈肩部的疼痛与不适,提高患者工作和生活能力。查阅近几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相关文献发现[5~7],综合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疗法。

综上所述,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但本研究时间短及病例收集不多,需待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根型针刀医者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