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民满意视角的湖北高职院校发展差异研究

2020-04-21 01:12齐求兵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湖北省办学满意度

齐求兵

(1.长江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类型,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与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大批人力人才资源保障。也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建设美好生活,提高职业技能和学历证书的需要。

通过使用“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从政府、学生、教师和社会四个维度的满意度分析发现,社会对湖北省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基本满意。然而,各院校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在突出办学特色等方面,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就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鄂政发〔2014〕51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17〕55号)颁布以来,在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湖北省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不断优化统筹规划和深化改革,以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驱动,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手段。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湖北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改革更加深化,服务发展成效更加彰显,为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服务经济能力持续提升

1.增加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高职毕业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重要来源,根据人才培养状态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湖北省高职院校共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3.3万余人,占全国高职人数的5.2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共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6万人次,62.19%的学生在本区域就业,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2.增强技术技能积累创新

职业院校有力地推动了湖北产业提质增效,成为促进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省59所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共建的形式,设立了113个应用技术研究所(中心),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技术改造创新,促进了产品升级换代,组织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横向课题研究等,加强技术传播、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管理咨询。

3.适应全省产业发展布局

2018年,湖北共开设高职院校59所,居全国第6位;其中,综合院校25所,理工院校23所,农业院校1所,林业院校1所,医药院校1所,师范院校1所,语文院校1所,财经院校2所,政法院校2所,体育院校1所,艺术院校1所,办学特色进一步丰富。按照区域划分,基本形成了高职院校向全省市州全覆盖的办学布局。2017年,湖北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GDP占比为10.3:44.5:45.2,而各高职院校开设的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占比情况为9:37:54。专业数量、开设院校以及在校学生规模与全省产业结构协调同步。

(二)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1.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近年来,湖北省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开通人才培养的“直通车”,构筑成长、成才的“立交桥”。建立了两种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制度。2018年,参与“3+2”分段培养和五年一贯制的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有147所,涉及238个专业,共计招生1.65万人。同时组织了10所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3+2”联合培养人才。

2.丰富职业教育办学形式

除开展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之外,全省高校还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全省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的互通,全省70%以上的职业院校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使职教毕业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证书获取率达到82.55%。各高职院校积极面向社会、企业和在校学生开展职业培训共计525万人次,其中社会和企业培训人次占55.3%。

3.健全职教人才选拔制度

在职教人才的选拔方面,湖北省积极建立多样化的招生考试人才选拔制度,拓宽了高中生、中职生、社会人员的求学途径。2018年,全省全日制高职招生人数18.23万人,其中:基于高考的“知识+技能”招生2.97万人,占比16.3%;对口招生4965人,占比2.72%;单独考试招生17752人,占比9.74%;综合评价招生979人,占比0.54%;中高职贯通招生10214人,占比5.6%;技能拔尖人才面试招生92人,占比0.05%。同时,全省还有全日制成人高职在校生5006人,非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注册生7584人。

(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1.产教融合稳步推进

建设一批职业教育专业(群)品牌,立项建设了“湖北船舶工业”、“湖北动漫产业”、“湖北装备制造”等12个湖北职业教育品牌,为相关行业、企业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力资源支持。对接我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立项建设了106个国家级重点、特色专业,370个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由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牵头的职教集团达到58个,参与院校495校次,加盟的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1406家。出台《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办学有关工作的通知》(鄂教职成〔2017〕8号),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2018年,全年合作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定岗实习学生136676人,占毕业生的97.9%。全省共有20所高职院校作为教育部试点单位,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22所高职院校成为省级试点单位。

2.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全省高职院校积极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实现依据章程自主管理,截止2018年,共有36所院校的章程获得了湖北省教育厅的核准并有效实施。为落实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主体的地位和责任,2016年,全省所有高职院校建立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持续性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截止到2018年底,湖北省组织对8所院校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进行了复核,复核结论为“有效”。

二、基于“人民满意”的湖北省高职院校发展分析

通过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重大招标课题《湖北省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及其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不同类型学校发展存在一定差异。

(一)数据得分情况

此次采集的数据供涉及湖北省58所高职院校。指标分为政府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社会满意度以及教师满意度四个维度,涉及办学定位、教学服务、社会服务、科研成效等19个二级指标[1],总共收集和整理1287条数据。

1.一级指标数据情况

评价体系通过对每个二级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比例进行综合计算获得一级指标的分数,进而获得每个院校总评成绩。每级指标的分值采取百分之计算,最终四个一级指标分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政府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学生满意度”、“教师满意度”。

2.二级指标分布情况

在19个二级指标中,得分排序前五位的指标依次为:“用人单位”、“依法治校”、“保障机制”、“立德树人”和“学业就业”,通过分析每一项二级指标达到平均分数院校比例的数据排列前五位的指标依次为:“用人单位”、“学业就业”、“条件保障”、“保障机制”和“招生情况”。而在四个一级指标中排列首位的二级指标分别为:“依法治校”(政府满意度)、“学业就业”(学生满意度)、“用人单位”(社会满意度)、“保障机制”(教师满意度)。

(二)院校数据分类反馈情况

研究团队按照三种不同的类型将58所院校的平均分数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初步看出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各有不同,存在差异化的特点。

1.按学校类型划分

研究团队将学校划分为国家级示范(骨干)院校、省级示范院校和一般院校,具体二级指标平均得分排名如下(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类型职业院校二级指标平均得分排行表

其中:省级示范院校在“立德树人”和“依法治校”两个指标中得分超过国家示范(骨干)院校,但是在“校园文化”和“后勤服务”两个指标中得分低于一般院校。

2.按学校性质划分

研究团队将学校划分为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具体二级指标平均得分排名如下(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性质职业院校二级指标平均得分排行表

3.按学校举办者划分

研究团队将学校划分为政府举办院校、行业举办院校和企业举办院校,具体二级指标平均得分排名如下(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类型职业院校二级指标平均得分排行表

其中:行业举办院校在“立德树人”指标中得分超过政府举办院校,企业举办院校在“用人单位”“招生情况”和“学业就业”三个指标中得分超过行业举办院校;政府举办院校在“后勤服务”和“日常管理”两个指标中得分低于行业举办院校,行业举办院校在“资助体系”和“日常管理”两个指标中得分低于企业举办院校。

(三)整体数据反馈问题分析

在全部19个二级指标数据中,一共有10个指标数据低于平均得分,且在4个一级指标均有分布,客观上反映出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

首先,“办学定位”与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还有待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全面拓展。在“社会满意”维度数据中,仅有“办学定位”这一指标排名靠后,反映出职业院校在宏观办学指导思想、学院事业发展规划等方面与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度和契合度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专业对接产业发展紧密度还不够、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还不足。

其次,“产教融合”程度不深,学校和产业对接不够紧密,校企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职教集团的建设相对停滞,发挥作用不够明显。“社会声誉”方面没有得到高度认可,媒体对职业教育的整体宣传报道还不足,职业院校的社会美誉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数据显示,湖北省职业院校整体“社会服务”在所有二级指标的得分排序中列在最后一位,学校为企业、行业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能力不够,社会培训力度也不足。

另一方面,学生对“日常管理”、“后勤服务”的满意度不高,主要体现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要加强,校园设施、教学设施需要进一步更新以满足教育教学和学生活动的需要。学生对“资助体系”的不满意主要体现在企业参与校园资助体系建设的不足。从数据中还反映出湖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较弱,学校人文氛围营造、校园活动的开展、学生社团的建设还不能满足学生成长要求。

三、影响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民满意度”的原因剖析

通过对课题组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近年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报、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适应社会发展能力评估平台数据,影响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民满意度”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第三方评价机制尚未形成

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教育评价具有导向、监控、鉴定和激励等功能,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科学的教育评价,有利于服务政府决策,有利于服务社会,是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途径[1]。

究其主要原因,评估工作具有片面性。无论是前两阶段的评估还是第三阶段的“诊改”都注重强调“质量”的“绝对值”评价,而缺乏对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满意度”的“相对值”评价。此外,评估指标不够全面。在评价的主要指标上,不同阶段评估的重要(关键)指标(要素)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团队、校内外实训条件、校企合作成果、学生招生就业数据等方面,涉及立德树人、学生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内部管理体系方面的内容,则处在相对次要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评估的主体具有局限性。三轮评估的主体主要为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仅有少量企业参与,且企业参与多体现在毕业生的评价上,缺乏政府、合作企业、学生、家长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参与。

(二)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

2019年,湖北省公布的高质量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分别为集成电路、地球空间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汽车、数字、生物、康养、新能源与新材料、航天航空等。而在湖北省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大类排名中开设院校数量前五位的专业大类分别为财经商贸、电子信息、旅游、土木建筑、装备制造,主要对接的湖北十大重点产业仅为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汽车和数字等。对接生物、康养、新能源与新材料的专业开设较少,对接地球空间信息、航空航天等的专业几乎没有。

在具体开设专业方面,近三年开设院校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会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开设这5个专业的院校均在40所左右;在校生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会计、护理、学前教育、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专业设置方面,2018年全省高职专业设置数399个,招生专业363个,专业布点数1962个,平均每个学校设置专业33.25个,而专业点每届生均学生仅为67人,专业设置偏多和同质化严重现象较为普遍。

(三)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机制不畅

近年来湖北省加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步伐,出台了系列政策,各高职院校也积极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但合作整体深度还不够,社会服务能力还较弱。2018年,全省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企业10069个,校均183个,每个专业点平均仅5.1个;全年合作企业接收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92118人,校均1561人,每个专业点平均仅47人;订单培养学生59985人,校均1090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3418门,校均仅62门;合作开发教材1916种,校均仅38种;合作企业支持学校兼职教师7629人;校均仅129人;学校为企业年技术服务收入14897.96万元,校均仅252.5万元;培训员工106.04万人次,每个专业点平均仅540人次。

(四)办学保障能力尚嫌不足

近年来,湖北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开展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各院校也不断加强投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有效地推动了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但是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仍存在较大的投入空间。部分高职院校的基本建设难题重重,内涵建设的投入更是捉襟见肘[2]。

财政经费投入上,2018年全省生均财政专项经费仅5486.69万元,还未达到12000元标准的半数。生均财政专项实习补贴仅122.13元,生均财政专项实习责任保险补贴仅21.44元。在经费来源上,大部分院校经费来源主体是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校企合作收入、社会培训收入、科研经费收入占比较小,学校自我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在教师队伍保障上,2018年,全省高职院校专任教师17923人,折算生师比为24:1,每校平均仅303名教师。在内部治理上,大部分院校对管理制度体系没有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进行系统地修订和梳理,部分院校没有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并以此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大部分院校对信息化管理手段不够重视,完全部署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就业、行政办公、人事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院校仅15所,占比25.4%,有5所院校仍未部署教学管理系统。

四、基于“人民满意”的湖北省高职院校发展建议

(一)坚持“人民满意”的办学方向和优化质量评价体系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不断优化质量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的质量进行科学、客观评定,对院校特色的“满意度”的“相对值”进行评价,引导院校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的方向,转变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增强为服务社会、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教职员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意识,建立“特色发展、质量立校”的发展观,从而不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家长、企业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高质量地享受教育服务。

(二)坚持立足湖北办学和增强服务发展能力

坚持立足湖北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适应新时代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一是紧密对接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学校专业布局,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重点面向湖北重点发展产业和战略新兴支柱性产业进行设置专业,果断淘汰或改造与区域产业发展脱节的专业和同质化严重的专业[3]。二是增强专业服务能力,强化重点特色专业建设,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为加快建设湖北产业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中国产业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学校的国际视野,参与国家交流与合作。四是加大经费投入和绩效管理,不断提高建设能力,使各项经费的使用落到实处,建出效益的最大化。

(三)加强学校内部治理和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4]。

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高校治理制度体系,形成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推进治理能力和智力水平的现代化。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学校、社会、学生、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切实履行培养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扎实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促进教育教学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四)深化产教融合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实质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学校方面积极为企业提供课程、师资团队等资源,企业方面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知识、技术、资本、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4]。

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一是加强与政府、产业、行业深度合作,建设融技术攻关、智库支持、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功能,体现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与企业拓展合作深度,建设兼具产品研发、技术应用推广、大师培育等功能的技术技能平台,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换代。三是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按照育训结合、内外结合、长短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

(五)深化内涵建设成效和增强学校办学特色

切实加强专业群建设,并以此带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改革。健全紧密对接产业、动态发展调整、不断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发展机制,

充分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结构和要素全方位融合。校企共同研制规范、科学、国际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以“四有”为标准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教学创新团队,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5]。

猜你喜欢
湖北省办学满意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