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绘本性教育干预研究

2020-04-21 02:49查心瑜陈婉珍
社会建设 2020年2期
关键词:儿童性本性社工

查心瑜 陈婉珍

一、前 言

近年来,在我国,性侵儿童案件屡见报端。2019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简称:女童保护)发布了2018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2018年被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中受害儿童总数逾750人,其中7岁(不含)以下受害儿童占比21.33%,年龄最小的受害者为3岁。①罗亦丹:《2018年儿童防性侵报告:熟人和网友作案比例高》,新京报网,http://www.bjnews.com.cn/feature/2019/03/02/552182.html,2019年3月2日。且性侵的实施者中熟人作案比例居高。2017年,“女童保护在北京、山东、河南、广西、贵州、海南等6个省份对1246名6~14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7%的城市儿童经常有或有过未经本人和家人同意被他人碰触隐私部位的情况;农村儿童中这一比例是7.40%。②孙雪梅:《2017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凤凰网公益,http://gongyi.ifeng.com/a/20180302/44894039_0.shtml,2018年3月7日。这一数据与国外文献报道接近。③Alaggia, R. Facilitators and Barriers to Child Sexual Abuse (CSA) Disclosures: A Research Update. Trauma, Violence & Abuse, 2019, 20:260-283.这些数据显示了儿童性侵问题的严峻性,研究表明遭受性侵可能导致受害者面临低自尊、抑郁、自残、不当性行为等不同程度问题④Trickett, P. Characteristics of Sexual Abuse Trauma and the Prediction of Developmental Outcomes.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1997,7: 289-314; Jones, D.A. Intelligence and Achievement of Children Referred Following Sexual Abuse. Journal of Paediatric Child Health, 2004, 40:455-460.,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恶劣影响⑤Taylor, P. The Cost of Child Abuse in Australia. Australian Childhood Foundation & Child Abuse Prevention Research Australia, 2008, 28:260.。2017年的调查结果还显示,约一半的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没有上过防性侵课程。在面对熟人实施的性侵行为时,39.16%和8.99%的城市儿童分别选择“当时忍忍,事后告诉家长”和“没啥事忍忍就好了”;而农村儿童选择着两种应对方式的比例分别为29.24%和12.69%。⑥孙雪梅:《2017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凤凰网公益,http://gongyi.ifeng.com/a/20180302/44894039_0.shtml,2018年3月7日。本调查数据显示,在面对熟人性侵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儿童,不能正确应对的比例较高。

随着儿童性侵害事件的频发,政府对儿童受性侵害问题也愈加重视。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2015年,刑法正式将猥亵罪保护对象扩大到男童,同时废除嫖宿幼女罪,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男童和女童性安全提供了法律保护伞。⑦孙雪梅:《2017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凤凰网公益,http://gongyi.ifeng.com/a/20180302/44894039_0.shtml,2018年3月7日。

儿童遭遇性侵害的状况令人担忧,考虑到儿童性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性侵害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因而,在儿童早期开展性侵预防教育刻不容缓。本研究将通过探索性干预实验,以初步检验绘本性教育项目对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影响,为今后的儿童性教育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以更好地预防儿童性侵。

二、文献回顾

(一)国内外性教育相关经验

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始将儿童性侵预防项目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⑧Kenny, M. C. Child Sexual Abuse: From Prevention to Self-Protection. Child Abuse Review, 2008, 17: 36-37; Sanderson, J. Child-focused Sexual Abuse Prevention Programs: How Effective Are They in Preventing Child Abuse? Crime and Misconduct Commission Research and Issues Paper, 2004, 3: 5; Tutty, L. M. Child Sexual Abuse Prevention Programs: Evaluating “Who Do You Tell?”.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1997, 21: 869.这些项目教育并赋权儿童自我保护的一些策略,包括远离不安全的情境、告诉值得信任的大人等。这些项目也教会家长一些保护儿童的技巧,并提高了家长和社区保护儿童的意识。

英国的所有公立中小学从2005年开始响应“国家必修课程”的具体规定和政策,儿童从四岁开始接受性教育。性教育方式和课程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而有所差异,在5~11岁低年龄阶段,选择绘本教学的方式向学生教授有关人体器官、青春期以及生命等内容。①Torjesen Ingrid. Experts Call for More Safe Sex Education as Gonorrhoea Cases Rise by a Quarter in England. BMJ (Online), 2012, 344: 2.比如英国经典绘本《小威向前冲》被很多国家的性教育工作者推崇,对孩子“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么来的”的疑问有了一个浅显生动的解释。上海幼教名师应彩云将绘本运用到大班性教育课堂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获得广大家长的认可。②应彩云:《大班绘本情景教学活动小威向前冲》,《早期教育(教师版)》,2003(2)。

韩国政府非常重视儿童性教育,性教育对象的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并不断探索优化针对儿童的性教育方式。市政府和私人机构会定期举办针对儿童的性教育展会,同时出版了一系列儿童性教育绘本,如幼儿园的性教育绘本《帮帮我,洗衣奶奶》,主要教授儿童应对性侵害时自我保护的方法。韩国在儿童绘本性教育研究方面也有所的进展。韩国学者曾针对120位4~5岁的儿童就性教育绘本对儿童性角色认知的影响开展了干预研究,研究发现参与绘本性教育活动对减少儿童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有一定效果。③Lee Joon Kyung. Effects of Integrated Activities through Sexual Equality Picture Books on Children’s Sex-role Stereotype and Perspective Taking Ability. Journal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Education, 2008, 9: 137-165.另有学者对首尔8所儿童园教师使用绘本性教育的现状和评价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认识到使用绘本对儿童进行性教育很有必要,72.6%的教师使用绘本进行性教育是因为使用这种方法比较容易解释性的概念。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教师共进行每次10~15分钟的绘本性教育,共计2次。同时,他们会收集各大书店中跟性教育相关的书籍信息,并从中挑选合适的性教育绘本。④Kim Hyunsil. Teachers’ Recognition and Current Condition of Early Childhood Sex Education Using Picture Books. The Journal of Eco-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2010, 8: 1-7.

国内针对儿童性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探讨。⑤林晶晶:《幼儿性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及其教育方略》,《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07(6)。绘本性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正在探索在小学低年级开展绘本性教育的实践。2011年9月,北京市公布了首部突破传统尺度的小学生性教育试点教材《成长的脚步》,并在朝阳区定福庄二小投入使用。该教材吸收国外性教育精华,以图画为主,并配以文字。同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推出沪上首本小学生性教育教材《男孩女孩》,并在杨浦区18所试点学校的心理课中同步使用。⑥吴建忠:《3—12岁儿童家庭性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2018年3月,黑龙江鹤岗一幼儿园对近百名女童开设了性侵防范课,内容包括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应对坏人的侵犯等。⑦黑龙江九马路传媒:《性侵防范课入校园:遇坏人要打110》,梨视频官网,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312562,2018年4月1日。鲍云城曾针对小学生的性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发现针对低年级学生,绘本性教育模式具有较好的效果。⑧鲍云城:《小学生性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研究》,沈阳师范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总体上国内目前针对儿童性教育的实务性研究较少,曾有单节次主题活动在极个别的班级开展,缺乏系统的干预和成效评估。

关于儿童性教育的内容和主题,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大同小异。《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指出,5~8岁儿童的性教育的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基础和实际操作两方面内容,其中知识基础包括男女孩的区别(给社会性别下定义、区分男女性的身体)、成长的生命周期(探索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青春期的变化(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以及预防性侵害(界定性虐待、解释身体隐私部位的概念),实际操作包括对性侵害的应对技能 (对危险情况的识别、预防与应对性侵的具体方法)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联合国官网,https://en.unesco.org,2018。《台湾性侵害防治课程》将性教育分为“人类发展”“关系”“个人技巧”“性行为”“性健康”“性和文化”6个主题,性教育内容同样分为知识方面(了解男女生身体的区别、了解隐私部位的概念)和技能方面(保持身体生殖器官的清洁、对性侵害的应对)。②蔡启源:《台湾地区儿童性侵害防治的政策与实务》,《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2)。

(二)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诸多形式的性教育中,集趣味性、图文合一性、教育性为一体且具有悠久的教学历史的儿童绘本③Weinreich, T. Children’s Literature: Art or Pedagogy? Copenhagen: Roskild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33-35; Zipes, J. Sticks and Stones:The Troublesome Succes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from Slovenly Peter to Harry Potter. London: Routledge, 2001, p.5.,更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年龄特点、审美需要和情感需要。学者运用Forceville多模态隐喻理论和Morris视觉修辞理论解释了七本儿童性教育绘本的隐喻表征,提出绘本能通过对现实进行解释、概念化和分类的方式,较好地将人类生殖的社会敏感主题知识传达给儿童。④Yameng Liang. Where Do I Come From? Metaphors in Sex Education Picture Books for Young Children in China. Metaphor and Symbol,2016, 31: 68.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5~7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与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期,此阶段儿童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具体的图像,并逐渐在具体事物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绘本性教育向儿童呈现大量图像,需要儿童具备一定的基于图像的逻辑能力,因此较为符合这一年龄段儿童的认知水平。⑤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第23页。

儿童性侵的教育主要采用三级预防模型,第一级预防的目标在于提高儿童对于性侵这一概念及其影响的意识,当绘本中展现一个预防性侵的活动例子时,儿童的警觉意识将会被唤醒。⑥Macdonald, G.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for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Chichester: John Wiley, 2001, p.5.第二级预防主要针对高风险儿童,如经常独自在家或生活在一个比较高风险的社区,绘本则教会他们所面临的风险及如何应对,并提供可供选择的其他方案。⑦Portwood, S.G. What We Know and Don’t Know About Preventing Child Maltreatment. NY: Haworth Press, 2006, p.75.第三级预防主要聚焦于绘本的治疗性,通常作为咨询或临床干预的一部分,尤其针对遭遇过性侵的儿童,帮助他们处理面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困难。⑧Sarah. J. Jack, Kevin R. Ronan. Bibliotherapy Practice and Research.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09, 29(2): 161-162.有学者系统分析了针对儿童性侵的绘本中的预防概念,发现该概念的关键主题有儿童赋权、坚持和希望,但鲜有研究分析绘本教育如何产生具体作用的。⑨Lampert, J. ‘Keep Telling Until Someone Listens’: Understanding Prevention Concepts in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Dealing with Child Sexual Abuse.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2010, 41(2): 146-167.

已有的研究表明绘本性教育具有良好的操作性,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性教育技术纲要、课程及读本大多从性知识与性技能两方面出发,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实践性。①应彩云:《大班绘本情景教学活动小威向前冲》,《早期教育(教师版)》,2003(2);Lee Joon Kyung. Effects of Integrated Activities through Sexual Equality Picture Books on Children’s Sex-role Stereotype and Perspective Taking Ability. Journal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Education, 2008, 9: 137-165; Kim Hyunsil. Teachers’ Recognition and Current Condition of Early Childhood Sex Education Using Picture Books.The Journal of Eco-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2010, 8: 1-7; 鲍云城:《小学生性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联合国官网,https://en.unesco.org, 2018;蔡启源:《台湾地区儿童性侵害防治的政策与实务》,《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2)。但目前国内外缺乏较为系统的性教育绘本的干预研究,对其提高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效果仍缺乏科学的结论。因此,本研究拟借鉴目前已实践的性教育主题和内容,构建适合中国儿童的绘本性教育项目,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探索性研究。针对当前我国的绘本性教育课程未形成统一体系这一现状,本研究结合《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和《台湾性侵害防治课程》的分类依据,将性教育分为性自我保护知识与性自我保护技能,考虑到中国传统保守的性思想及中国儿童的认知特征,选取更为科学合适的国内外绘本,并设置更多实操模拟活动。本研究拟通过探索性的干预实验初步探索通过绘本开展性教育项目的有效性,初步验证使用绘本教育关于儿童性自我保护的知识与技能是否能有效提高儿童的性自我保护能力。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上海市X幼儿园大班学生作为预试验(pre-test)对象,其中随机选取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施以绘本性教育,其他课程两组设置一致,且两组的带班老师(除班主任外)均相同。接着,从两个班中随机各抽取10人(如表1所示),在实验前后施测性自我保护能力问卷以检验干预项目效果,考虑到儿童的认知水平,问卷调查主要以访谈形式进行。

表1 施测学生基本情况表

续表

(二)绘本性教育干预方案

本研究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8年发展出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 《台湾性侵害防治课程》等,将儿童性教育分为性自我保护知识(包括“我们的诞生”、“我们的身体”)和性自我保护技能(包括性自我防范与应对的“不要随便摸我”、“拒绝也可以”及性侵后自我调整的“受伤不是我的错”),并根据这两方面选择合适的且在国内外反响较好的绘本故事①河北电视台,《必须说的秘密!五本性教育绘本让林奕含的悲剧不再发生》,绘本故事网,https://new.qq.com/omn/20180429/20180429A0Y23E.html,2018年4月29日。,如《小威向前冲》《小鸡鸡的故事》《乳房的故事》《不要随便摸我》《拒绝也可以》和《必须要说的秘密》绘本(如表2所示)。

表2 幼儿园大班绘本性教育干预方案

根据干预目的和方式,确定干预的中介变量、协变量与近远端成效,绘制项目改变理论图,其中可变变量为性自我保护知识和性自我保护技能(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改变理论图

(三)干预实验程序

本研究中绘本性教育方案包括6次课程,自2018年4月10 日开始,4月26日结束,历时3周,每节活动30分钟。干预主要由社工组织实施,包括一位社工主持活动,一位社工观察记录,还邀请了大一班的班主任老师作为助手。在每周二、周四上午10∶00—10∶30,对大一班进行儿童绘本性教育活动,社工通过表演型与想象型的授课形式向儿童讲述绘本故事,传授性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情景模拟、手工拼贴及视频教育的辅助形式巩固知识点。在活动中,项目组还注意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如选择了幼儿园教师(除班主任外)一致、儿童活动环境相似的班级,并与老师沟通了近期的学校教学内容,控制了其他性教育途径。(见图2)

图2 干预实验程序研究的核心元素

(四)干预效果评估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效果评估方式。通过问卷所获的定量数据用于考查干预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访谈和观察获取的详细资料则用于了解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儿童和教师对干预活动的感受和建议。

1.评估工具

本研究采用陈晶琦设计的《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问卷》作为整体干预效果评估工具,研究显示该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①陈晶琦:《小学二年级学生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12(12)。在干预前1周和干预后1周,社工以一对一访谈的形式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自随机抽取的十名被试儿童对其性自我保护能力进行测试。该问卷主要包括预防性侵犯知识(11 题,如“只要是你不认识的人,即使他说认识你,他也是陌生人”)和预防性侵犯技能(6 题,如“如果有人要求触摸你的隐私部位,并说这是个秘密,你会对别人说,不会保守这个秘密”)。每个问题,回答正确记1分,答错、不知道、不确定或没有回答记 0 分。①陈晶琦:《小学二年级学生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12(12)。

本研究采用根据每节活动内容设计的《第X节活动前后测问卷》,在每节活动前后分别以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对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进行测试。例如在“不要随便摸我”绘本性教育活动前后,运用问卷中“你如何辨别坏人?”等问题进行测试,前后测对比评估每节活动的成效。每个问题回答包括知道、模糊(包括不清楚、半对不对等)、不知道三种情况,统计时将模糊归为不知道。此外,在每节活动后通过访谈幼儿园教师,对儿童进行满意度评估,了解其对活动过程的建议和感受,以完善过程评估的资料。

2.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9.0对本研究中收集的定量数据进行分析。因本文的样本量较小(n = 20),未能满足独立样本t检验(Alpha = 0.05)达到统计效力0.8的最小样本数(n = 27),故使用非参数估计的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②Abu-Bader, S. H.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With a Complete SPSS Gui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p.194.对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问卷的测验结果进行评估,并利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对每小节前后测结果进行分析;将定性访谈的录音、现场笔记等资料转录为文本,并对文本运用编码的归纳法进行简化、提炼、分析,最后提炼出相应结论与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总体评估效果

分析结果显示,在绘本性教育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预防性侵犯知识得分和性自我保护技能得分没有显著差异。经过绘本性教育干预后,实验组的预防性侵犯知识得分和性自我保护技能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并高于对照组的后测得分。而对照组的得分在干预前后的两个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本探索性研究结果初步证明绘本性教育干预对提升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水平有一定的效果。

表3 干预前后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问卷得分差异分析

(二)干预项目的过程评估

1. 具体性自我保护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干预过程评估主要运用了针对每节活动内容设计的前后测问卷,前后测结果经卡方检验后得出,实验组儿童的性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均得到较大提升(如表4和表5所示)。

在针对性自我保护知识的三节主题活动中(表4),儿童对除了“遗传”以外的知识点掌握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大多数参与者由活动前的“不知道”或“不清楚”转换为活动后的“知道”并能说出相关概念。其中有一位学生比较了解“诞生”知识,经询问主要是来自家庭性教育,而另一位学生对“诞生”知识完全不了解。在后测中,极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我们的出生”的主要知识点,半数学生对“遗传”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还有学生对“遗传”这一词汇缺乏理解。前测中得分高的学生参与活动后对性相关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在活动后有很大提升;只有一位学生前后测的分数没有明显变化。

表4 性自我保护知识每节活动前后测评估

在针对性自我保护技能的三节主题活动中(表5),儿童也对大多数知识点的掌握有了显著的提高。这部分知识点主要涉及两种形式,首先提升儿童辨别“坏人”及对不同情境的认知能力,其次提升其应对性侵情景的能力和技巧,然后针对这两种形式分别进行前后测。结果显示,除了对“好朋友的触摸”、“暴露隐私部位”、“医生看病”、“讨论隐私部位”等情境的认知能力提升不显著,其余知识点的认知和应对技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表5 性自我保护技能每节活动前后测评估(人次)

2. 教师观察和反馈

在对大一班班主任老师的访谈中,老师反馈了以下几点观察和感受:

(1)在活动形式上,绘本性教育活动生动有趣,儿童对知识接受程度高。

绘本性教育活动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学生在课后会讨论,并减少了触摸同伴身体或亲吻同伴的行为,对知识接受程度高。

(2)在活动参与度上,无缺勤状况,活动氛围好。

每次活动我们也都在后面旁听的,看到学生们的参与度都很高,气氛挺好的,也全勤的。

(3)在参与意愿上,幼儿园非常欢迎今后此类活动的开展。

此前幼儿园并未开展过性教育活动,且学校的课程设置需要按照教育部的章程来定,近期没有自主开展性教育课程的计划,如果有机会,非常愿意和高校或社工机构合作,让每个班级都能开展此类活动。

3. 活动的满意度评估

参与活动的儿童对本次活动的感受主要有:

(1)在绘本故事方面,儿童更青睐故事情节丰富的绘本,如儿童最喜爱《小威向前冲》(10位),其次是《必须要说的秘密》(7位)、《不要随便摸我》(5位)和《拒绝也可以》(5位)。知识性较强的绘本如《小鸡鸡的故事》(4位)和《乳房的故事》(3位)的受欢迎程度较低。从参与者的反馈来看,故事性强的绘本对5~7岁儿童更有吸引力。

我最喜欢《小威向前冲》,因为这个故事很好玩。(刘YX)

我喜欢《小威向前冲》和《拒绝也可以》,这两个故事我印象比较深。(张HZ)

(2)在授课形式方面,儿童对绘本教育的表演型(8位)与想象型(7位)授课兴趣较高。同时,儿童对辅助学习形式中的手工拼贴的喜爱程度最高(9位),其次是情景模拟(6位),最后是视频教育(2位)。可见5~7岁儿童对授课形式较为满意,更偏向动手类辅助学习活动。

我喜欢表演型上课,看你们表演很有趣,同学也能参与进来。(樊XC)

我最喜欢手工环节,自己完成一个作品很开心。(门XY)

(3)在参与意愿方面,以10分为满分,“我们的诞生”活动的满意度平均分为10分,“我们的身体女生篇”活动为9.8分,“我们的身体男生篇”活动为9.9分,“不要随便摸我”活动为9.9分,“拒绝也可以”活动为9.8分,“必须要说的秘密”为10分。10位儿童都希望下次能在幼儿园参与类似活动,对活动满意度高。

我很喜欢社工姐姐上课讲的故事,回家后我把《必须要说的秘密》里小女孩遇到的事情讲给了爸爸妈妈听,妈妈说女孩要保护好自己。(顾JY)

(三)干预活动环节和项目可行性分析

根据过程评估、教师观察与反馈以及儿童满意度评估,本项目的具体干预活动环节设置较为合理,项目可行性较高。

1.绘本性教育活动内容设计。本方案内容涵盖了性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训练,从对我们的出生、隐私部位的认识到识别危险情境、保护隐私部位、寻求帮助,循序渐进,最后加入性侵后的自我调整技能提升,设计更为科学严谨,有利于儿童掌握和接受。在单节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中发现,大多数知识点都能被较好地掌握,除了个别较为复杂的概念,如“遗传”。在绘本的选取上,大部分绘本的教育效果较为良好,除了《拒绝也可以》在促进个别情境的认知方面表现不是很理想,如“暴露隐私部位”“医生看病”“讨论隐私部位”等情境概念。

2.具体干预活动环节。本次绘本教育的形式包括自我赏读、表演型和想象型。在干预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了想象型和表演型的活动形式,前者注重互动,后者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同时,5~7岁儿童非常适合动手类活动,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提升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能达到较好的干预效果。

3.项目可行性。本次干预每节活动时长设置为30分钟。由于儿童多在5岁半到7岁之间,为更好地利用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删去了热身游戏环节,在简单回顾上节活动和介绍本次活动内容之后直接进入绘本教育环节,每节活动控制在30分钟左右,活动的总体参与度较高。同时,两名社工参与到活动中,完成了项目实施和后期评估,在人员设置和资源配置上有较好的可行性。本绘本性教育项目也受到了幼儿园教师的肯定,幼儿园也表示非常愿意与高校和社会机构合作,开展面向全幼儿园的绘本性教育课程,这也体现了本项目的可行性较高。

五、研究讨论与总结

本研究以5~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开展6次用绘本教育提升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活动。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性绘本教育方式对幼儿园中的大班学生性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具有较好的效果。

为使性教育干预项目更好落地,提升项目的保真性,本研究发现针对儿童的干预项目需要在时长、内容设计、性别视角、活动形式等方面有所侧重。首先是绘本性教育活动的时长设置。本次参与儿童多在5岁半到7岁之间,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5分钟左右,每节活动控制在30分钟左右,能极大地提升儿童的专注力与积极性,活动参与度高。其次是绘本性教育的内容设计。在本次干预试验中,我们发现“遗传”“隐私部位”等复杂概念可能会造成儿童的理解困难,因此在今后的项目实施中需要把复杂概念简化,用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达。三是绘本性教育活动的干预对象。《中国的儿童性侵:对27项研究的元分析》的统计结果显示,总体上,中国男童遭遇性侵的发生率(prevalence rate)是13.8%,女童遭遇性侵的发生率为15.3%,相差并不大,然而男童的性状况却缺乏关注。①Ji, K., Finkelhor, D, Dunne, M. Child Sexual Abuse in China: A Meta-analysis of 27 Studies.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2013, 9: 613-622.因此性教育应同时关注男童和女童的性教育,而不仅仅针对女童。四是绘本性教育活动的形式。采用想象型和表演型的相结合活动形式能更好地展现绘本故事,使儿童易于接受。同时,5~7岁儿童非常适合动手环节,动手与动脑相互结合,使活动更有吸引力。最后,在项目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角色是多样的。在开展绘本教育时,社工以教导者的身份教授知识和技能,较为权威的形象能更好地维持课堂秩序、推动活动进程。社工是支持者,在个别儿童发生矛盾或性状况有问题需要介入时,社工能对其进行安抚并开展必要的个案介入。社工是研究者,秉持专业严谨的态度对儿童进行前后测,并整理数据形成报告。社工也是管理者,对整个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协调与幼儿园的关系。因此,社工应处理好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同时增强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开展干预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社工的专业性。在分组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组员间互帮互助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发挥榜样的作用,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注重同理心的运用,对有特殊经历的儿童进行个案介入,运用专业技巧,为儿童赋能。如在第四节活动中,在提到“生活中让你不舒服的触摸”话题时,女生顾JY分享到在和表姐玩闹的过程中,表姐总是会摸自己的隐私部位,让她觉得很不舒服。在分享完后,她眼睛红红的,情绪很低落,社工对此表现较强的同理,活动结束后,社工与女生进行交流,详细了解了事情的过程,社工希望女生将活动所学技能用于生活,鼓励她对表姐说“住手!我不喜欢你这样做”,或寻求父母的帮助。在活动后测时,顾女生说告诉妈妈后,表姐不再触摸她的隐私部位了。

尽管本次探索性研究初步证实绘本性教育项目在提升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方面有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干预的时间较短,未能进行追踪评估。本次绘本教育的干预时长为一个月,没有对儿童进行干预后长期效果的追踪评估,无法确定干预对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维持有何影响。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项目结束后的3个月,6个月和1年时进行跟踪评估。

二是笔者作为干预实施者与研究者双重身份的局限性。本次绘本教育活动中,笔者既担任了干预实施者,为5~7岁儿童搭建了绘本课程,同时也是这一课程的研究者,需评估方案、收集数据,因此无法对自身的干预行为作评估与约束,因而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三是研究对象局限于特定年龄段的儿童,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不同的年龄段验证这一项目的有效性。

总体而言,本次针对绘本性教育项目的探索性研究初步证实了绘本性教育有助于提升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易被儿童接受且易开展。绘本性教育在中国大陆尚属新生事物,在幼儿园中尚未引入合适的性教育绘本。本项干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儿童绘本性教育的有效性,儿童性教育的推广实践提供了一手的证据和资料。因此,面对儿童性侵害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笔者希望绘本性教育能够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在更广泛的儿童人群中开展更严谨的绘本性教育的干预研究,共同推进我国儿童性侵害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猜你喜欢
儿童性本性社工
青春社工
用“东方红”和“新锋尚”诠释少先队政治性与儿童性——东方红小学少先队品牌建设两例
我国儿童性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福莫特罗与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羊质虎皮
儿童性教育让家长犯难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