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交往思想及当代价值

2020-04-22 00:37王希
西部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世界市场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

摘要:《共产党宣言》在考察资本主义历史的过程中深刻揭示了世界交往开始和发展的过程,科学预测了世界交往的最终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交往的根本前提;资本的逐利性是世界交往的内在动力;世界市场是世界交往的基本形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世界交往的最终发展走向。其世界交往思想为当今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固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警惕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开拓“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和价值指引。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世界交往;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2-0008-03

社会性是人最根本的特性,人在社会中进行交流、交往,社会交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世界交往是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而出现的,是国家、地区、民族、阶级或个人之间的交往,包括对话、外交、合作,也包括贸易、掠夺、战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及“世界交往”这一概念。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果的研究,形成了他们系统的世界交往思想。

一、《宣言》的世界交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首先,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英国、法国、德国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展开,它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且变革了整个社会生活。手工劳动被机器所代替,手工工场制度被工厂制度所替代,人类社会实现了从手工业时期到机器大工业时期的历史转变。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技术的革新,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交通运输、电子通讯等交往工具的改进,出现了诸如轮船、火车、电话、电报等发明。海陆交通的巨大进步突破了以往交往范围的限制,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其次,资产阶级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工人的出现。地理大发现之后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掠夺、侵略、奴役等暴力方式为资产阶级积累了大量资本,尤其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更是有了极大发展。然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现代工人。在19世纪30、40年代就先后发生了西欧的三大工人运动。在运动中工人不仅积极组织工会,还进行了政治斗争,提出了独立的政治要求。这说明现代工人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站在了历史舞台上,以后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强有力的组织,无产阶级就有条件认识到自己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开始显露。生产力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就越社会化,可是生产资料却是私人占有,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有,所以最终结果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并且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周期性的,每隔8-10年左右就会爆发一次,这使得人们透过现象看到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爆炸式的大发展。同时,无产阶级开始联合起来进行革命,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宣言》中世界交往思想的主要内容

虽然《宣言》没有直接使用“世界交往”的概念,但它的写作时间正是世界交往形成的时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关于世界交往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揭秘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发展与世界交往的形成、发展的关系,揭露了交往向世界交往轉变的过程中资产阶级的所作所为以及由此产生的交往矛盾和冲突,揭示了世界交往的最终发展走向。其主要内容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交往的根本前提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世界交往的前提和基础。《宣言》中马克思是在对历史的考察中揭示了世界交往的萌芽。中世纪后期,欧洲仍然停留在以保守、原始、分散和孤立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处于封建主义阶段。此时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本国落后、封闭、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已经无法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阻碍、限制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资本积累。因此,海外疯狂地掠夺、海上不平等的贸易成为资本扩张、积累的首要选择和必然结果,世界交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宣言》提到,随着“美洲的发展、绕过非洲的航行”资本原始积累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有“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使“美洲的殖民化”。[1]401它的产生伴随着暴力和血腥,以掠夺、战争、贸易等方式,用欺骗、恐怖杀戮、奴役等手段获得各种生产资料,使生产资料由分散转化为集聚、由多数人所有转化为少数人所有,使广大劳动人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生活资料、失去了劳动工具,从而不得不被迫走向劳动市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原始积累带有一定的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发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它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平衡的一种表现,从而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了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史。由此,交往也打破了闭关自守的状态开始向世界交往转变,为资产阶级成为世界交往的主导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产工具的改进、科技的进步是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马克思这样写道:“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1]405机器的出现、化学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加速了产品的输出,加快了世界交往的步伐;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加深了世界交往的深度;陆路海路交通的发展、电报的使用加大了世界交往的范围。

生产力的发展为世界交往提供了物质条件。“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405马克思客观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生产力的发展有了迅猛提升。世界交往之所以在资本主义形成阶段才逐渐开始出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驱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也才真正为世界交往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资本的逐利性是世界交往的内在动力

世界交往之所以在资本主义阶段能够快速发展,其原因在于资本的本性,即逐利性。在资本主义阶段,一切围绕着资本进行。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后一刻也不停歇地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剥削劳动工人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剩余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本进行再生产。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上,世界交往迅速发展起来。

“G—W—G”是资本运动总公式,是资本流通公式。资本家拥有货币,用货币去购买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将两者投入生产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投入销售市场,从而商品才能转化为货币继续为下一轮资本周转做准备。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商品只有投入到流通市场中卖出去以后才能转化为资本,所以资本家必须扩大市场,一方面充分利用本国市场,另一方面开拓国外市场。因此,就会出现“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1]404

然而,资本有文明的一面,也有矛盾终会爆发的消极一面。资本家为了使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尽可能多地获得剩余价值,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加大生产规模,加快资本的流通。生产越来越社会化,必然会存在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结果就会导致社會阶级的分化和商业危机的出现,这也决定了世界交往的最终走向是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世界市场是世界交往的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为了追求利润不断寻找销售路径,扩大海外市场,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推动着交往由地域性变为全球性,由民族性转为世界性,成为世界交往的基本形式。

《宣言》中马克思大篇幅地描述和分析了世界市场。第一,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资本家“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1]404的直接结果。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断进行扩大的生产和再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尽快销售出去才能获得资本进行再生产,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资本的循环。然而从空间的角度看,国内的市场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商品销售的需要。因此,扩大市场是资本家最直接选择的结果。资本家在资本的驱动下拓展国外市场,形成了世界市场。第二,资产阶级是世界市场的主导力量。资产阶级凭借自己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在对外输出时强迫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入到自己的文明中,加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希望按自己的要求创造一个新世界。他们迫使农村屈服于城市、落后文明国家屈服于文明国家、落后民族屈服于资产阶级民族、东方屈服于西方。也就是说资产阶级不仅试图将整个地球作为自己的市场,而且希望全球都成为自己的面貌。足见,世界市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资产阶级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市场。《宣言》中马克思对世界市场做出了辩证的评价,一方面指出世界市场在资产阶级的强迫下推进的,带有强制性和不平等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世界市场促进了世界间的交往,使世界各民族间的分隔和对立渐渐消失。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世界交往的最终发展走向

《宣言》通过一步步、一层层地剖析,明确指出了资产阶级社会必然会产生危及自身的商业危机和推翻自身的无产者,从而深刻揭示了世界交往的最终走向必然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1]406虽然资本是世界交往的内在动力,资产阶级是世界市场的开拓者和主导者,但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并不是永恒的、绝对的。随着世界交往的深入发展,资产阶级也逐渐完成了它为普遍交往创造物质条件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必然会取代资产阶级完成开创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资产阶级所建立的普遍交往以资本积累为目的,充满压迫和剥削,是不平等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平等交往的旧世界必将走向衰亡,自由、平等交往的新世界必将会建立。这个新世界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从共产主义和世界交往的关系来看,世界交往的最终方向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也是以世界交往为前提条件。“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1]166,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共产主义只能是地域性的,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宣言》中所描绘的共产主义阶段,是消灭了国家、消灭了阶级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这个社会中,人摆脱了对人的和对物的依赖,实现了人的解放,每个人都得到了自由全面发展。

三、《宣言》中世界交往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关于世界交往的全面、深刻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当下问题、进行世界交往有重要意义。

(一)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主动参与世界交往

在当代,世界交往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潮流,它在资本的推动下日趋密切,连接各个国家、地区、民族,世界日渐成为一个整体。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只有顺应和融入世界潮流、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站住脚跟、稳步前进,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结果必然是落后和挨打。

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是我们在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世界大势、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合理的选择。近年来,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增长势头减弱,一些西方国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主张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顾他国的利益,违反国际社会潮流,使得国家交往中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强。对此,中国明确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我们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坚定不移支持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推动形成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创新协调的世界交往新格局。例如,“一带一路”是我国主动作为、为应对去全球化、期望和世界各国一同努力奋斗、共渡难关所提出的倡议,几年来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运用,是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在新的条件下的新的实践。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要朝着高水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方向发展,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不仅鼓励引资引技引智,优化外商投资政策,而且支持对外投资、跨国经营。

(二)固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警惕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

从马克思在《宣言》中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资产阶级是世界交往的主导者,如今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世界的主导力量仍然是西方资本资本主义国家,并且一直在以一种隐性、间接的手段控制着参与到世界交往中的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美化并渗透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因此在世界交往中,我们应警惕文化渗透、和平演变,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用冷静的头脑妥善应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战略。

在资本全球扩张进程中,文化思想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风险逐渐增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现代传媒、文化商品等手段有目的、有意识的长期输出其文化、政治、价值观,企图进行和平演变。对外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社会思潮竞相发声。不仅有主张私有化、全盘西化、自由化的新自由主义,而且有主張改良、自由、民主的民主社会主义和诋毁、否定共产党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服务,矛头直指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信仰,妄图通过思想的渗透渐渐瓦解主流意识形态,进而瓦解整个国家和民族。随着这些思潮的传入和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其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坚持“四个自信”,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决不能偏离共产主义道路和方向。一方面要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世界交往中,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信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警惕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入侵。

(三)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注入力量

《宣言》中马克思揭示出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凭借自己的优势、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纳资本主义文明的新世界。自二战以来险象迭生,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霸权强推全球扩张战略,区域性动荡不安时有发生。如今,世界形势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应对这些变化中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为全球治理贡献了智慧。

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我们认识到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现行的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新的国际秩序和治理体系也不能一家说了算,要各国人民商量。另一方面,我国国际地位提升,日益走进国际舞台的中央。因此,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呼吁各国同心协力,走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道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实,世界交往发展到今天,各国早已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习近平指出:“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3]因此,我们要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在国际政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建设、国际安全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实践证明,伟大的思想源于时代又超越时代,能够预见、引领新的时代。时至今日,《宣言》中的世界交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处在世界交往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警惕不良社会思潮的入侵、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管克江,杜尚泽,丁汀.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04-12.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作者简介:王希(1998—),女,汉族,河南省濮阳人,单位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董惠安)

猜你喜欢
世界市场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重构与发展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的提出与理论内涵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菲律宾拟提高本国海员占世界市场份额至50%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
俄国资产阶级军事改革家——米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