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习近平对六大革命精神的新贡献

2020-04-22 00:37谢丽芳杨小刚
西部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红船苏区

谢丽芳 杨小刚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其中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六大革命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对这六大革命精神进行了新的论述,实现了革命精神谱系的新发展、革命精神的新界定和革命价值的新阐发,推进了六大革命精神的与时俱进和时代化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六大革命精神;新贡献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2-0011-03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形成了很多刻有时代印记的革命精神。其中民主革命时期就形成了红船精神、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六大革命精神,这六种革命精神被学界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代表着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坐标。习近平同志一直很重视革命精神的宝贵价值,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革命传统、革命历史、革命理想、革命基因等对这六大革命精神展开了新论述,从精神形态、思想内涵、主要内容、价值追求等方面建构了新话语。习近平对红船精神的提出和倡导丰富了中国革命精神谱系,对苏区精神内涵的新界定提升了苏区精神在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地位,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革命价值的新阐发推进了革命精神的时代化发展。

一、革命精神谱系的新发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史上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标志着党开始从幼年走向成熟。因此,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长期以来被锁定为井冈山精神。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时,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深刻阐释了其价值内涵,使其位列中国共产党井冈山精神之前成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一)红船精神的提出

2002年,习近平到任浙江不久,专程到嘉兴瞻仰了南湖红船,追寻党的根脉。他提出我们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到南湖看看。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发表文章,正式提出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

事实上,在“红船精神”提出之前,由于人们认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上海,上海是共产党早期组织活动发展直至最后瓜熟蒂落的结果之地,中共前期的三大会议在上海召开并完成了建党使命,所以将建党精神也称之为上海建党精神。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所以有学者称建党精神为“一大精神”。又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会议和二大会议都在上海的石库门屋子里召开,因此学界有人将建党精神称之为石库门精神。

习近平自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曾多次告诫全体党员同志要“不忘初心”。可以说,共产党的初心正是来自于南湖红船。

(二)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

习近平指出,上海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扬帆梦想的起点,我们党从这里出发,从五十多名党员发展成为千万大党,推翻三座大山,带领人民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根就在这里。红船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见证者,与民主革命时期的其他革命精神一道,在中国革命灿烂的历程中,赋予我党克服千难万阻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和必胜信念。“‘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1]因此,红船精神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们在南湖红船这一天的具体组织活动,更是建党初期共产党人在组织活动中所体现的精神价值。红船精神的提出,丰富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红船精神进入民主革命时期的六大革命精神系列。将其定位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开端,实现了精神史与党史在时间维度的一致性。

二、革命精神内涵的新界定

习近平不仅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阐述了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明确了红船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六大革命精神中源头的地位,而且还对民主革命时期的苏区精神进行了科学界定,提升了苏区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链条中的重要地位。

(一)苏区精神的由来

1929年至1933年期间,毛主席领导红军在赣南一带建立中央苏区,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全国各地革命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党在这片土地上指导革命运动孕育的伟大革命精神,即苏区精神。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虽然没有对苏区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行界定,但都对苏区时期产生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有过重要论述,强调继承老区(苏区)精神的重要性。毛泽东为赣南革命根据地的人民亲笔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这里的革命传统可看作是苏区精神的最初表达。邓小平在《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2]217这里,邓小平所提到的优良传统就包含苏区精神。江泽民考察赣南老区时强调,“我们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老区人民,我们要把老区的精神和传统世世代代传下去,永远发扬光大!”[3]195这里的老区精神即是初步概述。2003年8月,胡锦涛在瑞金考察时说,“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3]227这里的“革命精神”即是进一步论述。

(二)习近平对苏区精神的内涵的新界定

2008年10月,习近平到瑞金瞻仰革命旧址时说,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先烈们的优良传统。2011年11月4日,在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习近平将苏区精神凝练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4]2015年3月6日,习近平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5]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概括了苏区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对运用苏区历史经验和弘扬苏区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中央领导同志讲话中第一次对苏区精神作出系统完整的概括,标志着苏区精神历史地位等同井冈山精神等是中国革命精神体系中重要的一员。

(三)苏区精神是革命精神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苏区精神产生于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时期,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革命道路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革命精神链条中缺了苏区精神就不完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创造的六大革命精神,精神形态不同,但基本内涵一脉相承,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碰撞出的精神花火。苏区精神与其他五大精神一道环环相扣,链式生长,给民主革命时期奋战在前线和敌后的军民提供精神指引。

苏区精神在时间上和其他五大精神之间有继承性。井冈山精神形成于1927年至1929年,毛泽东带领军队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期间。苏区精神形成于1929年至1934年期间,当时革命处于低潮,各地党组织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根据地建设。长征精神形成于1934年至1936年期间,中央红军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被迫从赣州转移到甘肃,后到达延安,形成延安精神。在内容上,“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既是对前两种精神的承接,又是后四种精神的来源,是六大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革命精神价值的新阐发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学界政界公认的民主革命时期的四个伟大的革命精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非常重视继承革命文化、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对这四个伟大的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新的阐发,是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遵循。

(一)“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2006年3月,习近平同志到井冈山瞻仰时表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6]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2008年10月,习近平到江西考察时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7]2016年2月,习总书记再次来到井冈山强调“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8]

井冈山精神是党开始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产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的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融合的经典产物。习近平多次踏上井冈山,不仅用行动告诉我们,要珍惜守护好这份精神财富,更是在多次论述中,直接激励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我们的干部在工作中,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出的业绩是人民真正需要的;要保持艰苦奋斗,在事业遇到瓶颈期仍能迎难而上;要学习创新,才能更好解决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我们党和群众一起在井冈山凝结的优秀品质,屹立在中国道路上,闪烁着时代光芒,照亮了前行的路。

(二)“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论述长征和长征精神。2016年7月,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表示,我们要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2016年10月,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深情的论述了长征及长征精神,他将长征精神表述为革命必胜、不怕牺牲、实事求是、团结一心、紧密联系群众的精神。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2016年12月,他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表示,我们隆重纪念长征胜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是为了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

长征已成为信念的象征,镌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国家领导人从毛泽东同志到习近平同志都很重视长征精神,将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视为一次“新长征”,要想取得成功,就得有长征精神。习近平的重要论述启示我们,在中国迎来“强起来”的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不要失了信念,缺了精神上的钙,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道路上,要更加坚定信念,勇于探索。

(三)“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2009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陕西调研时强调,弘扬延安精神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要革故鼎新与时代同步伐。2015年,习近平再次考察陕西时强调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2017年8月,习近平表扬“互联网+”参赛大学生追寻革命先辈历史足迹,学习延安精神,将青春梦想融入伟大中国梦的精神风貌。

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延安这片土地历经13年革命战火锻造出了延安精神。

习近平对延安精神的论述,强调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推进“五位一体”①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②战略布局进程中仍要发扬延安精神。我们的党员同志要有使命意识,肩负新时期的使命砥砺前行;要有人民意识,明白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有党性意识,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先进。在实现党和人民光辉事业过程中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四)“‘两个务必中‘四个包含的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201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西柏坡调研时提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从历史中汲取能量。他强调在建国前夕这个历史关键时刻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了四層涵义,即:对我国历史执政规律的借鉴,对我党奋斗历程的总结,对即将形成的人民政权的忧思,对党的宗旨的认识。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上再次强调,全党要继续保持“两个务必”③作风,敢于变革创新,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人民更满意的答卷。

西柏坡精神是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斗争中形成的最后一个重要的革命精神,是六大革命精神链条上最后一环,是建国前党的一次深刻自省,其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以西柏坡为起点,我们党已经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过了70个年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国家的各项事业飞速发展。这是我们党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但同时,我党内部的思想作风问题、腐败问题等日益严峻。习近平对西柏坡精神的重新解读,提出了“营养剂”思想、“考试”思想,“四个包含”思想,是解决当前党的建设所面临问题的参照,是党治国理政的思想遵循。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红船苏区
红船
雕红船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苏区人家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