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中学德语毕业作文的思想亮点和践行启示

2020-04-22 20:37胡炜杰贺祥林
决策与信息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观马克思

胡炜杰 贺祥林

[摘    要] 马克思中学毕业写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不少人简单地认为他这篇作文显露出的是信仰神的世界观而非人的世界观。但马克思实质上是虚提了神的地位而抬高了人的地位,显露出他对整个世界包括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的根本看法,是通过拨开神的迷雾而把自己的思想亮点放射出来的世界观。马克思郑重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又“能给我们提供最广阔场所来为人类工作”,这是全文的中心思想乃至全篇最重要的表达,是他人生观中最大的思想亮点。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学习践行青年马克思的优秀品质,继承马克思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其融入到学业生涯和职业规划中,勇当新时代的先锋与楷模。

[关键词] 马克思;青年马克思;马克思中学德语作文;马克思“三观”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0)02-0014-08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当时德国经济最发达且深受法国大革命影响的莱茵省特里尔市,这里启蒙思想与自由主义盛行。1835年8月中旬,17岁的马克思在特里尔中学毕业时,写下了7篇毕业考试作文,其中德语考试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无疑是最耀眼的一篇。这篇作文凝结了马克思17岁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的思想亮点,给予我们以重要启示。

一、马克思作文中阐明了轻神重人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指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世界观立足于日常生活实践经验,只要大脑健全无损并达到一定成熟年龄的人都会形成。生活在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或国家的人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都会或早或晚地形成世界观。一般认为,就其成熟年龄而言在现代世界各国平均年龄就是17岁左右,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德语作文就显露出他的世界观已形成。不少人从作文前五段文字认为他这篇作文显露出的是信仰神或神学世界观而非人的世界观。但仔细阅读文本后,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得出这一结论。

其一,马克思显示出的重人且根据实践经验对外部世界不带主观成见而自主表达的世界观,是通过拨开神的迷雾而放射出来的。马克思在第一段先写道:“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他范围存在。”[1] 455这表明动物的活动范围就是自然界限制且难以超出的这个范围,因而不可能形成世界观。而人活动的范围除自然界之外,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活动范围,既有对自然又有对社会以及人与他们关系的看法。当时,德国人还生活在宗教盛行的环境之内,据《马克思传》记载,1824年年仅6岁的他就在家人安排下接受了基督教洗礼,成了一名新教教徒。此后11年他是否信仰神,这全无记载,但他后来成为了坚定的反神论即无神论者。

马克思在作文的第一段后部分写道:“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1] 455表面上看,他肯定了神给人或人类指定了共同目标并使之趋于高尚,但是他随即又说:“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变得高尚的地位。这里将手段的寻找交给人自己,即“我的命运我做主”,就把神指定的共同目标与人自己寻找的个体目标分离了,进而把人与神实际地分离了。实质上是虚提了神的地位而抬高了人的地位,人比神“高尚”,从而显露出他对整个世界包括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的根本看法。这是一种重人的、根据实践经验对外部世界不带主观成见而自主表达的世界观,是通过拨开神的迷雾而把自己的思想亮点明确放射出来的世界观。

其二,马克思提出重视人的观点,既强烈反神又强调青年要把选择好的世界观作为首要责任。在其后三段文字中,他依然是通过这种迂回方式,一方面虚式抬高神,一方面不断提升人,从而把自己世界观的思想亮点贯通下去。譬如“这种选择是人比其他创造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权衡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的青年的首要责任”[1] 455。在此,他使用“选择”一词,前后四段不是“选择”职业,而是“选择”世界观,这在他看来是“人比其他创造物”艰难却“远为优越的地方”,这个由人自主选择的世界观如果选择失误会导致毁人一生、坏其一切计划而陷于不幸,选择正确的世界观是人走向生活道路必须认真权衡的最重要事情,更强调这是不愿“听天由命的青年的首要责任”。强调青年把选择正确世界观放在首要位置作为首要责任,这应是强烈的反神之言。

又譬如:“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因为这是他本人“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那它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在虚抬“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者,神轻声地但坚定地作启示”后,随即转笔:“但是,这声音很容易被淹没;我们认为是热情的东西可能倏忽而生,同样可能倏忽而逝”,“我们狂热地追求我们以为是神本身给我们指出的目标;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很快就使我们厌恶,于是,我们便感到自己的整个存在遭到了毁灭”[1] 456。这就把所谓“坚定”的“神声”的“启示”实质地加以“淹没”了。

其三,马克思在作文中初步显露出,选择世界观是影响人生观、价值观选择的思想前提。他在作文第五段寫道:“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不是同意选择这种职业?我们的热情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我欺骗?不过,如果不对热情的来源本身加以探究,我们又怎么能认清这一切呢?”[1] 456这是一段承前启后的文字,他在认定“神的召唤”是一种“自我欺骗”后,后续二十三段文字再未提一个“神”字。这里首次提及“选择职业”为切入作文的主题词,但实则显露出选择世界观是思想前提,即前述的“最深刻的信念”或这里所言的“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都蕴含着是不是同意选择某种职业,是不是与之保持一致,这不仅表明世界观是影响人生观、价值观选择的重要前提,而且表明人生观、价值观本身就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后述职业选择的考虑与价值观的确立中,会见到他初露的世界观还在继续涌动,并且有分有合地阐发了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表达出来的思想惊人地演绎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致性的精彩篇章。

二、马克思作文中阐明了以思想为职业、为人类工作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人们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它包括人生活动目标、人生道路方向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由世界观规范和指导,因而具有世界观意义。人生观一般为人们达到一定成熟年龄、通过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达到一定积累时形成,包括对自然的理解、对他人及社会乃至世界的关系的理解与体验。人生观的选择或形成,一般表现在学业选择和职业选择这两个重要的人生时间节点上。马克思17岁写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命题作文或隐或显地包含这二重选择。早在完成这几篇毕业作文之前,他的作为当地有名望律师的祖父和父亲就给他确定了从业律师的职业目标,于是他在8月中旬完成毕业作文后,10月就成为波恩大学法律系学生。但在这篇选择职业的作文中,他既未按照神的指定又未遵从长辈的期望,反而独立地表达了自己的选择,将自己的思想亮点投射在人生观中。

其一,他以一系列“不能”与“而要”为审慎选择人生观作了厚重的铺垫,并特别提到选择职业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作文第六段至第十六段马克思以散文式叙述的形式迂回地环绕青年来漫笔,他先后表明青年在选择人生职业时:不能被虚荣心、名利欲“迷住了心窍”;不能以“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为目标;而要选择“我们长期从事,但始终不会使我们感到厌倦”,能够实现“我们的理想”的人生职业;不能“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而要立足自身“感情”与“理性”、“热情”与“冷静”的关系慎重选择;不能忽视前辈经验,而要考虑借鉴“我们的父母”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的“人世辛酸”经验;不能轻视自己的身体状态,而要重视“我们的体质”问题,否则“会自愧无能”或“感到自己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不能有“自卑”心理,“自卑是一条毒蛇,它无尽无休地……吮吸我们心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而要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不能不“经过较为仔细的考虑而选定的职业”,否则“将使我们受到惩罚”而带来“可怕的痛苦”;而要重视职业选择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敏锐地看到了“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1] 457等等。以上不难看出,17岁的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已经具有仔细具体的考虑和认真切实的人生态度。

其二,他郑重选择“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即在“最广阔的场所来为人类工作”,这一人生观的确立是全篇最大的思想亮点。随后在十七段,他郑重写道:“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一种能给我们提供最广阔的场所来为人类工作,并使我们自己不断接近共同目标即臻于完善境界的职业,而对于这个共同目标来说,任何职业都只不过是一种手段。”[1] 458这一段鲜明地呈现马克思对职业的选择,实质上再度强烈展现出他的世界观并引申其人生观。这一人生观的确立是一个伟大的思想中介,既承接蕴含世界观,又与世界观相融合并启示与指明后文价值观的选择表达。

其三,他这一人生观的确立包含有五个层次的意思。一为“如果我們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即指前十余段的一些前提性考虑,作为厚实的铺垫;二为“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即指选择职业时的家庭经济社会条件与个人自身条件;三为“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是根据条件来选择的,而什么是“最高尊严的职业”则是他接着要回答的问题;四为要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又“能给我们提供最广阔的场所来为人类工作”的职业,这是全文的中心思想乃至全篇最重要的表达,是17岁马克思人生观中最大的思想亮点。那么,他这个“思想上的职业”是什么?是他两个月后在波恩大学法律系所学的法律思想,是他同时自修的哲学、历史学或政治学的思想,还是他用40年时间研究的经济学思想?笔者认为应当是“思想上的职业”即哲学,因为其他几个学科的思想都不足以具有“给我们提供最广阔的场所来为人类工作”的学科特性及其功力。这一点从马克思人生观形成后便主攻哲学并拿到哲学博士学位就可证实,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加之法律学、历史学、政治学特别是经济学等思想一起构筑了其最广阔又深厚的“思想上的职业”;五为人类应当有一个共同目标,每个人即使选择“臻于完善境界的职业”,但“对于这个共同目标来说,任何职业都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这段文字蕴含着他的世界观,并成为他一生“为人类工作”的人生理想,也是他继而考虑价值观的基本思想原脉,论证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不可分离的根本原因。

三、马克思作文中阐明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辩证统一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它包括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及其关系的把握与评估。价值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经验中、在获得与失得过程的评价中形成的,它由世界观、人生观决定,又体现世界观、人生观,对个人与社会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17岁的马克思在作文后续十余段就价值观逐步予以表达,特别是最后一段是其价值观的精辟集成。

其一,他从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引出价值观选择中的正确与错误问题。第十八段是过渡段,第十九段在选择了“思想上的职业”的基础上,提出“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即创造出有价值的“深信其正确”的思想成果,“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要“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第二十段侧重强化选择正确“思想上的职业”之路要义无反顾,因为“正如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那种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会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二十一段进一步反思选择“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除了自我欺骗,别无解救办法,而让人自我欺骗的解救办法是多么令人失望啊!”[1] 456

在第二十二段至二十五段,马克思认为建立在正确思想上的职业,其价值追求应坚定竭力“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而这“对于还没有确立坚定的原则和牢固的、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当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主导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还是最高尚的”[1] 458-459。他进而写道,从事这种思想上的职业的人的“幸福”“尊严”“高尚”就在于时刻拷问自己是否“称职”,就在于非常“珍视”这种职业,特别是要使自己的“行为不可动摇”[1] 459。这就强化了为“主导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的价值追求。

其二,他阐明了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应当把人类社会成员获得的幸福价值与每个人获得的完美价值相结合,这是他价值观中最亮丽的思想闪光点。第二十六段至二十八段阐明了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或“主要指针”。认为“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即应当把人类社会成员获得的幸福价值与每个人获得的完美价值相结合,而“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得达到完美”[1] 459。这些文字通俗且深刻地表达了人生价值的双向关系:个人为他人、社会、人类工作做出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一方或主导方面,而他人、社会、人类对个人工作、贡献给予的认可或回报是次要一方或从属方面,这种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合理的正义的辩证统一,是青年马克思价值观的中心思想,也是他价值观中最亮丽的思想闪光点。对于生长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只追求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许多人而言,这是一种照亮人类心灵的可贵的价值观。马克思随后写道:“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 459他以价值观的“主要指针”分析比较正反两类人得出:将职业建立在正确思想上的“完善”“高尚”“最伟大的人物”,不是只为自己劳动只顾自己幸福的人,而是“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

其三,他还对自己的价值观作了精辟集成。他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 459-460这段文字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融合,并成为他一生从事高尚思想职业和伟大革命事业的座右铭,也是全世界无产者信奉的警示箴言。

四、马克思对作文思想的忠实践行在三个时间节点获得高度评价

上述梳理,只是举其要义即“三观”做了分述,仅文中闪耀的三大思想亮点就足以令当今每位青年心潮澎湃。我们既要读他在17岁时写了什么,更要看他在一生中做了什么,即把他17岁的言与其一生的行相结合,从他笔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升华到他如何践行这“三观”。鉴于以前某些表述都不够完全,不妨选定三个时间节点,依据从当年恩格斯到新时代习近平以及互联网和媒体对马克思一生的高度评价,来观察马克思是如何用其一生忠实践行自己17岁时确立的“三观”的。

其一,作为马克思的战友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的高度评价。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高度评价马克思,“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2] 776。这一“盖棺定论”对马克思作出两个结论:一是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是对他在17岁选择“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后从业一生所达到的成就的人生价值评价;二是马克思是推动了“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革命家,这是对他在17岁选择“为人类工作”奋斗一生所达到的成就的人生价值评价。无论是作为思想家,还是作为革命家,这位巨人的逝世都是全世界无产阶级不可估量的损失。作为思想家,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个人“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2] 776。作为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己解放的條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2] 777。恩格斯在最后一句讲到:“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2] 778对比他17岁那篇作文的最后一段与恩格斯这篇讲话,不难看出马克思当年形成的“三观”被他真实深刻地践行了,言与行的完美结合是多么的高尚可贵!

其二,1999年西方社会与网民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这一年,距马克思逝世已有一个多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国际互联网上发起评选过去一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的活动,马克思以最高票数当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3]。随后,英国路透社又邀请政、商、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流评选3名“千年伟人”,爱因斯坦仅以一分优势领先于并列第二的马克思和甘地,他们同时当选为千年伟人。上述事例,前者是互联网网民投票,他们之中既有当年从事“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的后代,也有当年资产阶级的后代;后者限于在西方主流社会投票。马克思作为唯一与同时当选人,印证了恩格斯所预言的“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逝去100多年后的马克思在西方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与地位,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又是多么公平正义。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他的思想闪亮的光芒,至今依然照耀人们的心灵,其思想的火种仍然在传递并指导人类实践。

其三,在世界的东方,新时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近平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4]。习近平还强调:“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4]。

五、馬克思作文思想与践行价值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三点启示

应该说,17岁的马克思刚刚形成的世界观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他的哲学思想是在随后继承与批判前人思想的前提下基于实践而创立的。作为哲学的世界观的形成以及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升华,并坚定不移地用一生去践行这“三观”,马克思才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回望这些,特别是每当读到他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最后一段,总是令人感慨万千。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而言,马克思的“三观”有三点重要启示。

其一,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将马克思“三观”融入到自己的学业生涯中。无论处于学业追求的哪一阶段,也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要为日后报效祖国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对于高校而言,要牢固树立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观念,积极落实习近平提出的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关注和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做好理论灌输。其次是大学生要自觉按照马克思早已阐明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思想要求自己,与时俱进地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要“在马言马”“学马信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笃信马克思主义,忠诚于党和人民。

其二,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用马克思“三观”指导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择业前,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体质及社会环境等因素慎重择业;就业后,要端正就业态度,既要获取个人利益,更应创造社会价值,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与人和善,都要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有爱人之心乐于助人,敢于自我牺牲,才能成就自身的“高尚完美”。步入社会后,在工作时间内需尽职尽责,在保证休息时间基础上,自由时间也可适当作为工作时间的延长,尤其是用于有助个人“充电”而必不可少的阅读与思考。马克思从青年到晚年总把工作与学习合为一体,正如习近平所说:“马克思毕生忘我工作,经常每天工作16个小时……即使在多病的晚年,马克思仍然迈向新的科学领域和目标,写下来数量庞大的历史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笔记。”[4]在今天的中国,提倡青年人劳逸结合,追求享受生活,这无可厚非,但更需要拓宽新观念新知识,像马克思那样活到老学到老,以应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应当与时俱进,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思想,知行合一,将马克思“三观”入脑入心入行,走在新时代中国青年前列。

其三,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将马克思“三观”融入到自己人生的方方面面。当代青年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共青团员,也无论学何专业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把所学专业与所谋职业同国家和社会的事业、人民福祉和民族兴旺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幸福和14亿中国人民的幸福看作统一的人生价值实践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明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5] 56中国正处于“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生要学习与践行青年马克思的优秀品质,把马克思的“三观”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结合起来,让初心使命“保持静止”而牢固于心中,让德行才华“不断运动”而迸发出来、激活起来,知行合一,勇担责任,勇于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先锋与楷模。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李梅敬.习近平提到马克思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EB/OL].上观新闻,2018-05-04.http://www.ifdaily.com/news/detail?id=88207.

[4]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邹立鸣]

Abstract: After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Marx wrote "the consideration of youth in choosing a career", many people simply think that his composition reveals the belief in god's world view rather than the world view of man. But in essence, Marx raised the status of man by evoking the status of god, revealing his fundamental view of the whole world, including man's relationship to nature and society. He was a world view that radiates the highlights of his own thoughts through the fog of god. Marx solemnly chose "a career based on our belief in its correctness", and "can provide us with the most extensive place to work for mankind", which is the central idea of the whole text and even the most important expression, is the biggest ideological highlight in his outlook on life. The Chinese youth in the new era should learn and practice the excellent quality of the young Marx, inherit his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integrate them into his academic career and career planning, and be the pioneer and model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Marx; Young Marx; Marx's middle school German composition; Marx's "three views"

猜你喜欢
三观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三观壁画
马克思妙计催书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责任、价值与力量
有用的人,都在读无用的书
交朋友,未必要谈“三观”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论《许三观卖血记》中血的象征意义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