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25 例甲状腺瘤临床疗效观察

2020-04-23 06:43周玉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5期
关键词:术式切口资料

周玉河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医院,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甲状腺瘤是一种高发于女性的良性肿瘤,在甲状腺疾病中约占75%,主要特点为包膜完整,边界清晰,无脉管浸润,可分为滤泡状瘤和乳头状瘤。该病患者可表现出声音嘶哑、呼吸和吞咽困难等特点,易诱发甲亢,成为恶性肿瘤的几率约为15%,需及早予以切除[1]。笔者将25 例甲状腺瘤患者应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遴选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医院近两年来接治的50例甲状腺瘤患者,均经甲状腺抗体、甲状腺激素以及超声诊断而确诊,以掷骰子的方法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两组的各项临床资料均可比(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分析[n(%), ]

表1 一般资料分析[n(%), ]

?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行改良小切口术:患者取仰卧位,实施颈丛阻滞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以两侧锁骨交界处为中心,平行切开距离锁骨上方约1.5 cm 的部位。若两侧均有瘤体,则切口大小约6 cm;若仅一侧有瘤体,则切开大小约4 cm。皮下注射约15 mL 含0.5% 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以免皮下出血。对皮瓣进行分离,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后,电刀分离颈前肌群结缔组织的上下缘,上下分别至甲状腺软骨、胸骨柄切迹。将颈白线切开使甲状腺充分暴露后,评估瘤体。若肿瘤有恶化迹象,则冰冻后送病理检查,以7-0 线大圆针贯穿缝合良性瘤,切下甲状腺瘤。术毕止血,关闭切口,无需置放引流管,缝合皮肤后包扎。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方式同治疗组,弧形切开颈部距胸锁关节约2 cm 部位,直至胸锁乳突肌外缘,若肿瘤体积较大,则适当延长切口。应用高频电刀游离颈阔肌与颈前筋膜间隙的皮瓣,上、下分别至舌骨区、胸锁关节上缘。切开颈白线,之后将其牵拉至两侧,暴露颈前肌、甲状腺腺瘤。依据肿瘤的位置、体积来决定切除范围,一般是以肿瘤为中心点,切除全部的甲状腺腺叶,之后置入引流管,缝合皮肤后包扎。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估:当经检查肿瘤病灶基本消失,围术期无不良反应时为显效;当已切除超过50%的肿瘤,围术期不良反应轻微时为有效;当未达到上述标准时为无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等观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评估术后1 d 的疼痛情况。观察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变化。记录术后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与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相比,差异显著(χ2=5.0936,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分析[n(%)]

2.2 观察指标分析

治疗后,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为(84.17±10.65)min,术中出血量为(21.43±7.26)mL,切口长度为(4.58±0.75)cm,住院时间为(4.22±0.85)d,术后1 d VAS 评分为(2.73±1.05)分,比之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观察指标分析

表2 两组观察指标分析

?

2.3 TSH 和FT3 变化分析

治疗后,治疗组的TSH 水平为(2.15±1.38)mU/L,FT3水平为(2.09±1.83)nmoL/L,比之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TSH 和FT3 变化分析

表3 两组TSH 和FT3 变化分析

?

2.4 不良反应分析

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与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相比,差异显著(χ2=4.5,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n(%)]

3 讨论

甲状腺瘤多为良性病变,瘤体质地柔软,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诱因包括电离辐射、雌激素水平增加、缺碘、癌基因异常表达、异常因素等[2]。甲状腺附近分布着大量神经、血管,手术易引起出血,并且女性患者对手术切口具有较高的美学要求,治疗时应选择合适的术式[3]。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切口大,在对颈前肌群进行切割时可能会损伤血管、淋巴管,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继发性出血等情况[4];颈前部位组织缝合处颈前肌肉易与皮肤相粘连,不仅会引起瘢痕增生和遗留明显疤痕,也不利于舌喉活动,从而诱发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不良事件,故该术式存在局限性[5]。

本研究分析了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改良自传统术式,手术切口约4 cm,具有切口小、耗时少、对机体损伤轻、不会遗留明显疤痕等优点[6];手术时经颈白线可至甲状腺,不会损伤颈前肌群,也不会破坏颈前浅静脉,可避免神经和血管受损[7];该术式未游离颈阔肌下皮瓣,但会充分游离瘤体与附近组织,彻底结扎血管,进一步避免血管受损,降低继发性出血发生几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等观察指标,术后1 d VAS 评分、治疗后的TSH 和FT3水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之对照组,差异均十分显著(P<0.05),证实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效果颇优。

综上,改良小切口手术可有效治疗甲状腺瘤,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TSH 和FT3水平,减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术式切口资料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袖状胃加,我们该如何合理选择?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