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发生率及治疗

2020-04-23 06:43谢占乾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5期
关键词:性肝炎异烟肼利福平

谢占乾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青海 海南)

0 引言

结核性脑膜炎在神经系统结核疾病中占比达70%左右,它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发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疾病[1]。结核杆菌的感染是其疾病的发病因素。近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此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医学治疗水平的不断革新,有效提高了其疾病的治愈率。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死亡。本研究中,分析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发生率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收治的9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满足结核性脑膜炎评定标准。90 例患者中男性45 例,女性45 例。平均年龄(20.5±10.2)岁;参与本研究患者或家属皆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药物性肝炎的评定标准:(1)患者在药物治疗后发生肝损伤的临床表现;(2)临床中表现为发热、皮疹或瘙痒反应;(3)患者伴随肝实质细胞损害或是肝内胆汁瘀滞情况;(4)血清学标志物均呈现阴性;(5)再次用药会出现肝损。

1.2 方法

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结核脑膜炎患者应用异烟肼400~600 mg、利福平450 mg、乙胺丁醇750~1000 mg、吡嗪酰胺1000~1500 mg 四联抗结核治疗,同时利用进行激素、脱水、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每周定期对患者的脑脊液进行有效的检查,鞘内注射适量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且每周对肝功能进行有效的检查,患者出院后需要每隔2 周对患者肝功能情况进行检查,出现药物性肝炎时需要对肝功能的损害程度进行有效的确定,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护肝治疗,治疗的过程中可使用异甘草酸镁。肝损程度加重时,有效调整抗结核所用的药物。主要方案有利福平400 mg、异烟肼400~600 mg 及乙胺丁醇750~1000 mg。无特殊情况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疗程为1 年),主要针对药物性肝炎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2.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结核治疗时间与药物性肝炎发生率

详见表1。

表1 抗结核治疗时间与药物性肝炎发生率(n, %)

2.2 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与严重程度

详见表2。

表2 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与严重程度(n, %)

2.3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的疗效

详见表3。

表3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的疗效(n,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抗结核药物研制进程滞后、AIDS 患者增多、结核杆菌基因突变等因素影响,促使结核性脑膜炎发生率与病死率呈现出逐渐增高态势;由于起病隐匿,病程缓慢,且大部分患者既往无结核接触史,因此临床症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多表现为盗汗、低热、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对患者的脑实质、脑血管、蛛网膜及软脑膜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临床中认为,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是因病情早期脑膜、室管膜与脉络丛发生炎性反应,继而降低患者蛛网膜颗粒吸收,增强脑脊液生成,最终表现出交通性脑积水病症;且颅内压可发生轻、中度增高反应。

当下,临床中针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以抗结核用药为主,其中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四联抗结核药物是治疗这一病症的初始化疗方案,治疗效果理想,通过不同药物联合应用,可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但由于药物对患者肝脏所产生的毒性损害,机体不仅会对药物表现出特异性症状,且药物会对肝脏血流造成影响,因此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患者往往会发生药物性肝炎。作为一种由药物自身或是代谢产物导致肝脏受到毒性损伤的病症,在细胞色度素P450 酶系作用下抗结核药物的长期应用会促使其形成具备潜在细胞毒性成分,当细胞中大分子与毒性代谢物相互结合时,则会导致肝细胞坏死。有临床研究报道显示,肺结核患者使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药物治疗法,其药物性肝炎发生率已经高达25%左右,且少数重症肝炎患者可导致死亡;而结核性脑膜炎,由于在实施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剂量较大,治疗时间长,因此药物性肝炎发生风险增高;现如今,这一问题成为临床医学治疗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2]。

目前,临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过程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是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用药。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在治疗的过程中会损害患者的肝功能[3]。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有效治疗效果。本研究中显示,强化期(3 个月)药物肝炎的发生率为83.3%,巩固期(9 个月)药物肝炎发生率为16.7%;肝损伤功能中、重度占比达50.0%;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在强化期,患者应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毒性作用大,对肝脏损伤程度加重;且长期治疗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对于药物吸收与代谢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药物性肝炎发生率呈现增高表现。因此在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中,需要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4-6]。针对这一点,鞘内注入地塞米松、异烟肼药物治疗受到关注。通过在患者实施抗结核治疗中应用药物针对性干预,可使其对软脑膜、脑室内膜产生直接作用,继而促使蛛网膜下腔与脑池中走行血管局部及其脑神经药物浓度得到提高,有效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降低对肝的损伤程度[7-8]。且该治疗方式基本无肝损伤,在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中发生明显肝功能异常反应,即使在减少全身用药的同时也可通过增加鞘内注药次数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显示,结核性脑膜炎常规治疗效率的效率为92.7%,干预治疗效率为88.9%。

综上所述,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的治疗中需要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预防药物肝炎的发生,对肝功能进行有效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性肝炎异烟肼利福平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利福平可改善持续性肝细胞分泌衰竭患者的胆汁淤积
鸡弧菌性肝炎流行趋势与防控要点
利福平对肺结核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影响及处理策略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药物与肝脏的不良邂逅
异烟肼,抗结核药咋成了“毒狗杀器”
异烟肼毒杀狗?国外有没有先例
利福平:多面手的抗菌药
异烟肼(一)
利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