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2020-04-23 06:43刘艳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5期
关键词:补气活血心绞痛

刘艳秋

(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卫生院,吉林 吉林)

0 引言

临床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手段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的深入而逐渐具备针对性,但相对于预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1-2],本院为了更好地为冠心病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有效治疗以保障其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尝试在中医理论中寻求配合治疗措施,近年来为收治冠心病患者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补气活血法,效果卓绝,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对象选自本院诊疗确认冠心病患者群体,诊疗时间在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其中随机抽取80 例患者,男性56 例,女性24 例;年龄61~89 岁,平均为(71.2±4.2)岁,病史情况如下:心肌梗死27 例,心绞痛53 例。

患者临床体征、症状和相关指标数据均与WHO 于1979年制定关于冠心病相关诊断内容符合。纳入标准:①综合脉证,四诊和参,确认为中医当中胸痹气血血瘀情况;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后确诊为冠心病。排除标准[3]:①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受损情况;②存在甲状腺功能衰退;③存在神经肌肉病变情况。根据为患者所制定治疗手段差异将其进行分组,每组40 例,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确保组间基线数据并不会影响后续研究所得数据的公正性,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检验所得数据提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冠心病西医药物治疗,为患者提供抗心绞痛治疗,选择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甘油等药物,将剂量15 mL 舒血宁融入100 mL 生理盐水当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用药;通过口服方式应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每次服用剂量10 mg,每天服用3 次。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药方组成如下:15 g 当归,党参、红花、枳实、桃仁、瓜蒌、川芎各10 g,黄石30 g,丹参20 g。如患者有痰浊症状的加入半夏和胆南星各10 g;如有阴虚症状则加入桂枝、杜仲;对于有偏阴虚情况的加入麦冬、玉竹各10 g。每天服用1 剂,取药汁200 mL,早晚服用。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均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或者不食刺激性或者辛辣性食物。疗程均为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根据以下内容对患者病情疗效进行评估:疗程后患者冠心病相关症状、体征等均得到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有所下降且幅度在80%以上,心绞痛分级改善幅度在2 级,静息心电图检测后提示无异常的为显效;患者疗程后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控制,心绞痛的发作频率下降幅度在50%~80%,对心绞痛进行分级提示改善幅度为1 级,接受静息心电图检测后提示有所改善但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的为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冠心病的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检测等均无改善,判断为无效[4]。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实验所需要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20.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评估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表1 两种治疗方案下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群体常见的危重疾病,是指出现粥样硬化变化的冠状动脉因为病变影响使得管腔出现狭窄甚至闭塞等情况,这种症状影响的直接反应便是患者会进入心肌缺血缺氧状态,诱发心肌缺血、心绞痛,有致死风险。冠心病在临床上属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的疾病,且近年来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对于患者在日常生活还有健康生命等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中医理论中将冠心病归纳到“胸痹”范畴内[5],认为其发病机制为患者心窍因为气滞血瘀、痰浊、血脉瘀阻等因素侵袭而导致,使得心阳不通从而诱发各项临床症状。

冠心病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典型表现为心前区域感受到明显的压榨性疼痛,且合并有胸闷、短暂性胸痛等情况,中医理念将冠心病归纳到“心痛”“胸痹”范畴内,认为冠心病本质而言而本虚标实疾病,冠心病和五脏之间存在有密切联系,发病机制归纳为肾虚血瘀,基本病灶在心脏,在此理论出发则可认为主血脉时冠心病的病位,血液的正常运行受到冠心病病位主血脉的有效控制,心气正常的情况下能够让血液流动得以推动,保证人体的脉管当中血液始终保持在充盈的状态下,保障人体血液的正常运转还有循环,让人体全身受到精气补充,确保机体的组织器官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6]。血瘀形成之后则直接导致脉络的通道流畅程度,患者因此发生胸闷、心悸、乏力、气短以及脉搏羸弱的情况,有鉴于此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应该重视心气的调整,确保机体的血脉能够顺畅流通,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相对于单纯应用西医药物治疗患者,联合中医补气活血法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冠心病病情干预方面显得更具优越性,说明了补气活血法对于西医治疗方案的有效提升和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中医学对于疾病的治疗均提倡标本兼治、通补同步的原则,对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在于活血化瘀、补肾益气[7]。所用补气活血方当中的各种药材均以此为应用效果,其中黄芪作用在于补气扶正、红花、桃仁以及当归等均有活血化瘀和养心作用,给予川芎、丹参则为了能够祛瘀生心。在现代药理研究当中认为黄芪可以提升人体对于缺氧的耐受程度还有应激抵抗能力,加快人体代谢速度,增强免疫能力,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肝脏有突出的保护作用。丹参可加快人体的血流速度,促进心肌收缩力,对于心肌耗氧量的控制也有积极效果,应用后能够使得患者的冠脉外周血管得以扩张,刺激心肌的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8]。川芎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液粘稠程度从而获得改善血液循环效果。红花重要成分红花水溶性混合物当中的提取物红花黄色素可强化患者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其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也有积极影响,让患者心肌缺氧状态有所缓解。在现代医学理论中中药药方补气活血法所用的多种药材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已经得到科学解释,例如可改善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受损程度、扩张血管等,不同的手段最终达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为冠心病患者在拟定治疗方案时可选择中西医结合干预手段,从不同机制来全面改善病情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补气活血心绞痛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夏季养生 重在补气
UHPLC法分析补肺活血胶囊中12种指标成分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SF?6气瓶加热服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