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排比 气势恢宏

2020-04-23 09:37肖义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苏武屈原光芒

肖义

名家引路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點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街上异常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拉车的人们,明知不活动便没有饭吃,也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而来到街上看看,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地走。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

——老舍《骆驼祥子》

阅读心得

这部分的环境描写很有特点,作者采用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直接描写如“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前面三个短句构成排比,写出了酷热难耐的烈日下人们的内心感受——燥热而憋闷;间接描写如“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而来到街上看看,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其他拉车的人在这大热天中的举动,一方面反衬天气之热,另一方面也有力地表现了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生活和悲惨命运。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流沙河《理想》

阅读心得

这个句子连用排比、比喻、顶真等多种修辞,总说理想的意义,在语势上营造了一种回环迭起的气势,富于形象感、节奏感和音乐美。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刘成章《安塞腰鼓》

阅读心得

中间的三段,作者以“使人想起”开头,一连用三个排比段,语言气势磅礴,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使读者能充分感觉到安塞腰鼓内在的精神力量。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在段中又连续使用排比句,其作用都是使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充分,更热烈,更有气势,进而使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取得完美统一。

写作借鉴

排比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作文中适当运用排比修辞,不仅增强了语言气势,集中地表达了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形成结构上的整齐美,体现作文的艺术美。运用排比修辞,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灵活运用排比修辞。常见的排比类型有:短语排比、句子排比、段落排比等。这几种排比类型,在作文中可以灵活运用。如用排比开篇,引人共鸣;用排比行文,结构清晰;用排比结尾,巧抒感情。

2.运用排比谋篇布局。排比在语言表达上可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如果用于作文的谋篇布局,有时也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当作文的主体段落(至少3个)在内容上构成并列或递进关系时,我们可以巧妙地用“排比”这一形式来构建全文的结构框架。在每一段的开头(或结尾)用句式相同、语意相关的一句话领起(或作结),从而形成段与段的排比,使作文层次分明。此种形式通常适用于散文和议论文的写作。用于散文的构思,可使情感的抒发淋漓尽致;用于议论文的构思,便于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

3.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在运用排比修辞的同时,融合比喻、对比、引用等修辞,可以使表达的效果如风移影动,摇曳多姿。

学子仿作

沐浴在伟大人格的光芒下

一考生

文天祥说过一句精妙的话,概括了古往今来忠义烈士们的特征:“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而今我沐浴在这些伟大人格的光芒下,坚定地前行。

苏武,有人这样评价:“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人。”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不料遭匈奴扣押。面对汉朝叛臣的劝降,苏武意志坚定,宁死不屈。匈奴单于将苏武放逐到北海荒无人烟之地牧羊,苏武一待就是19年!去时风华正茂,归时已是白发苍苍,然而苏武不曾抱怨,只是在回长安的路上噙满泪水。史铁生说:“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约伯的信心前面没有福乐作引诱,有的倒是接连不断的苦难。”而今我要说的是,苏武心怀祖国且心无任何福祉的承诺,是一颗令人敬畏的,真正的爱国之心。

沐浴在苏武爱国的光芒下,我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他给历史留下一座不倒的爱国丰碑。

奸臣陷害,君王昏庸,百姓疾苦,楚国危在旦夕,屈原即使知道这一切都无法挽回,也依然选择与真理并肩。“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志,忠诚为国、造福百姓的宏图大志;“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他的心,坚持理想、追求真理的抗争之心。司马迁饱含感触写下了《屈原贾生列传》,写屈原的意气风发,写屈原的精准谋略,写屈原的穷困窘境,终究还是落笔到那个形容枯槁、站立于汨罗江边的屈原。我不禁落泪了。

沐浴在屈原追求真理的光芒下,我怀着一颗仰慕之心,仰慕他给历史留下一首余音不绝的真理之歌。

“士为知己者死。”当豫让喊出这句话时,我想,连天地都会敬畏他吧。为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豫让不惜易容,伺机行刺赵王襄子,无奈以失败告终。他跪在赵王襄子的轿前,恳请襄子脱下王袍,好让自己对着王袍刺三剑。豫让说:“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最后,豫让挥剑自杀。六国剑客为其动容落泪,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豫让用他的行动筑起了一个“义”字,牢固且坚不可摧。

沐浴在豫让义气的光芒下,我怀着一颗被震撼的心,震撼于他给历史留下这样一个悲壮的故事。

沐浴在伟大人格的光芒下,我勇往直前!

点评

本文的亮点之一就是运用了“排比段式”结构。小作者紧紧围绕“伟大人格”这条主线,精心选取了苏武、屈原、豫让三个历史人物,分别从爱国、追求真理、义气这三个写作角度来挖掘人物的精神内涵,每一个事例都以“沐浴在……的光芒下”式的语句作结,构成了段落间的排比,使作文条理清晰,气势磅礴。

猜你喜欢
苏武屈原光芒
你是我遥不可及的光芒
爱的光芒
空中的光芒
屈原之死
苏武牧羊
赏不尽璀璨光芒
屈原送米
来鸿
韦孝宽守玉壁
苏武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