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有力 论据充实

2020-04-24 14:46王德保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金子论据成就

王德保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了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兴奋地议论着。

甲说:“没有这次移栽,它是不会被人赏识的。要想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乙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再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移栽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丙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土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分析材料可知,题目所给出的材料主要是谈人对迁移的树的评价,考生应该从中提取中心词,确定作文的中心。本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人是如何认识环境的作用的,应该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从三个人的看法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如下观点:

从第一个人的角度可知:改变环境可以带来成功;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的状态;灵活变通可以带来新的契机。

从第二个人的角度可知:改变环境需付出代价;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生活中,总有些必要的丧失。

从第三个人的角度可知:只要坚持奋斗,在何处皆可圆梦;不忘初心,实现梦想;坚守本分,成就自我。

改变环境,成就人生

当雏鹰尚嗷嗷待哺于巢穴之中,仰望蓝天白云之时,它已有了决定,那就是改变环境,它要搏击长空,振翅九霄。当良驹尚垂尾于栅栏之中,昂首长嘶之时,它已有了决定,那就是改变环境,它要在那无际的草原上奋蹄奔跑,驰骋天下。当向日葵尚沉寂于土壤之中,忍受漫长黑暗之时,它已有了决定,那就是改变环境,它要在那太阳的光辉下破土而出,追随光明。

改变环境,是一种成就自己的重要方式。三国时的诸葛亮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因其出色的才华和过人的勤勉而妇孺皆知。但试想,如果没有刘玄德的三顾茅庐,诸葛亮没有去帮助刘玄德平定天下,而是继续在田园中过着他悠然的生活,他还会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虽说“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但当一颗金子沉没于苍茫沙海中时,又有谁能发现它那耀眼的光芒呢?展示自己,有时需要改变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绽放自己。

改变环境,是一种提升自己的重要方式。孟子是我国古圣贤之一,被世人尊称为“亚圣”。他是著名教育家,教书育人;他是著名的思想家,传承儒学;他是有名的活动家,献计谋策。我想,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脱不开关系。年幼时期,他母亲就十分重视他的教育,以至于三次搬家,直到迁至学校旁才满意。这为他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由此可见,改变环境,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改变环境,就是一种磨炼自己的重要方式。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艰苦的环境能磨炼我们的意志,就像《孟子》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梵高不畏困苦,画出了向日葵生命的绚烂和不屈的灵魂;海伦心向光明,写出了她对光明的追求和热爱。是环境的改变,让他们的心变得更加坚韧。

改变环境,能让我们更好地去展示自己,去提升自己,去磨炼自己,最后成就自己,绽放出自己最灿烂的花朵。

●病文诊断

这篇作文使用的是议论文体,从结构上来说符合议论文的写作要求,通过并列式的结构方式,阐明了“改变环境,成就人生”的观点,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作文的逻辑顺序存在问题,应该先“磨炼自己”,才能“提升自己”,最终“展示自己”;另一方面,問题主要表现在作文素材的使用上,考生使用的材料没有创新性,缺乏一定的新意。在使用经典材料论证论点的时候过多叙述,缺少有力的论证,而且材料与主题之间联系不紧密,让人不知所云。

●升格建议

针对文本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如下修改建议:

1.作文的开头可以适当引用材料,靠近与材料主旨之间的联系;2.根据作文的逻辑思路,调整作文主体并列部分的逻辑顺序,使作文前后保持一致,符合逻辑关系;3.适当修改和增加论据,增强论据的说服力,加强与材料主旨之间的关系,提高作文的新颖度。

改变环境,成就人生

◎魏金广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改变环境,不仅大树需要如此,我们也同样需要。

当雏鹰尚嗷嗷待哺于巢穴之中时,仰望蓝天白云,它已有了改变环境的决定,搏击长空,振翅九霄是它的使命;当良驹尚垂尾于栅栏之中,昂首长嘶之时,它已有了改变环境的决定,在无际的草原上奋蹄奔跑,驰骋天下是它的追求;当向日葵尚沉寂于土壤之中,忍受漫长黑暗之时,它已有了改变环境的决定,在太阳的光辉下破土而出,追随光明是它的信念。

改变环境,是一种磨炼自己的重要方式。“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的意志,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一个个在逆境中绝地反击的传奇。越王勾践势要改变命运,决定用痛苦提醒自己,卧薪尝胆,最终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海伦目不能视物,却没有放弃追求生活,反而心向光明,用笔写出了她对光明的追求和热爱。改变了心境,也就改变了环境,改变让他们变得更加坚韧。那些不能改变自己的,只能被环境淘汰。

改变环境,是一种提升自己的重要方式。孟子被世人尊称为“亚圣”。他是著名教育家,教书育人;他是著名的思想家,传承儒学;他是著名活动家,献计谋策。我想,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从小的教育脱不开关系。年幼时期,他的母亲为了让他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先后搬了三次家,直到迁至学校旁才满意。由此可见,改变环境,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改变环境,是一种成就自己的重要方式。获得“改革先锋”荣誉称号的胡福明虽是一介书生,却不愿止步于教书育人,他时刻关注社会,力求寻找打开思路的钥匙。1978年5月,他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了炸响中国理论界的一声“春雷”,因此,他也被称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三国时的诸葛亮因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而名声在外。但试想,如果没有刘玄德的三顾茅庐,诸葛亮继续在田园中过着他悠然的生活,他还能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虽说“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但当一颗金子沉没于苍茫沙海中时,又有谁能发现它那耀眼的光芒呢?成就自己,有时需要改变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绽放。

改变环境,才能更好地去磨炼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才能绽放出最灿烂的花朵。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增加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加强了材料与主旨之间的联系。调整了主体部分的逻辑顺序后,作文主体按照纵向思维进行论证,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用三个排比段论述了“磨炼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的过程,十分清楚明了。在论据的使用方面,作文不仅加强了论据与主旨之间的联系,还增加了新的论据,使作文更具有针对性。

猜你喜欢
金子论据成就
了不起的成就
恰当使用论据
失恋“成就”的CEO
春天的早晨
一个接一个金子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