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表达水平在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2020-04-25 08:51刘文博封全灵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宫颈癌效能蛋白

刘文博,封全灵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宫颈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1],随着女性两癌筛查项目的不断推广,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能力显著提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3]。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手段进行治疗,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每位患者对化疗的治疗反应不尽相同,所以,早期对患者进行的疗效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化疗方案,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4]。上皮性钙粘附蛋白(E-cadhexin)是上皮细胞向具有活性的间质细胞的重要标志蛋白[5]。叉头框蛋白 (Forkhead box protein M1,FOXM1)的异常表达与患者的有丝分裂锤体缺陷、有丝分裂延迟以及异常具有相关性。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320属于肿瘤移植性miRNA,通过对患者的肿瘤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进而抑制患者的肿瘤的发生发展[6]。本研究将通过分析联合检测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表达水平在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郑州大学三附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于我院门诊或病房行阴道镜及组织活检后病理结果阴性者20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宫颈癌淋巴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情况、以及脉管受损情况,将患者分为高、中、低风险3组,其中,高风险组患者是指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中风险组患者表现为间质浸润深度在10mm以上,同时累及脉管;低风险组患者表现为均无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间质浸润深度在10mm以内。本研究中,低风险组患者59例,中风险组患者78例,高风险组患者63例。宫颈癌组患者和健康组的年龄、体重指数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⑴宫颈癌组患者均经过病理诊断,符合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7]中关于宫颈癌的诊断标准;⑵宫颈癌组患者均为首次确诊为宫颈癌;⑶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血脂等均正常。排除标准:⑴合并妊娠者;⑵入院前3个月内进行过免疫抑制相关治疗者;⑶合并其它部位恶性肿瘤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⑷入院前进行过放疗或化疗者等。

1.2 研究方法

1.2.1 miR-320表达水平检测 应用宫颈采样器于研究对象宫颈口顺时针旋转3~5圈后,立即置入含有保护剂的试管,操作中避免血液及其他宫颈分泌物污染,4℃下保存,14d内进行检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研究对象的miR-320表达水平。

1.2.2 E-cadherin、FoxM1蛋白水平检测 采集患者的宫颈组织进行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对以上样本进行E-cadherin、FoxM1蛋白水平检测。

1.3 观察指标

1.3.1 疾病组与健康组患者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对比 分别对疾病组和健康组患者以及不同风险疾病组患者的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对比。

1.3.2 疾病组患者的预后与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使用spearman分析法,对疾病组患者的预后与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1.3.3 疾病组患者的多因素分析 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预后组患者的疾病组患者的预后与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进行多因素分析。

1.3.4 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对比观察分别对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的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对比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进行,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比较,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个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多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联合检测和单独检测效能对比使用ROC曲线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组与健康组患者 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对比 疾病组患者的E-cadherin、miR-320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FoxM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通过两两比较,随着患者的预后不良风险的升高,患者的E-cadherin、miR-320水平呈下降趋势,FoxM1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疾病组与健康组患者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对比

2.2 疾病组患者的预后与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疾病组患者的预后与E-cadherin、miR-320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疾病组患者的不良预后与E-cadherin、miR-320水平呈负相关,FoxM1水平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呈现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的预后与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3 疾病组患者的多因素分析 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多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均为宫颈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疾病组患者的多因素分析

2.4 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对比观察经ROC曲线下分析,联合检测患者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检测,其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低风险组患者的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临界值分别为1.77,1.32,1.08;中风险组患者的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临界值分别为1.53,1.36,0.55;高风险组患者的E-cadherin、FoxM1蛋白、miR-320水平临界值为1.45,1.41,0.3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对各组患者的检测效能对比

3 讨论

宫颈癌是临床妇科的一种常见肿瘤,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据有关统计[8],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仅次于乳腺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与肺癌,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有10万,占世界新发病例的1/5[9]。宫颈癌早期筛查可早期发现病例,积极治疗,对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疾病组患者的E-cadherin、miR-320水平显著下降,FoxM1蛋白显著升高。分析认为,E-cadherin是由于公认的肿瘤细胞浸润抑制编码基因CDH1[10],而E-cadherin主要可通过对胞内区与连环素β-catenin形成复合体,在患者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中进行表达[11],对于为此上皮细胞的稳定性和粘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而随着患者的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患者的复合体解散,随着E-cadherin水平降低,患者的肿瘤细胞侵袭迁移作用随之升高,有研究报道显示[12],E-cadherin水平的降低与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随着患者的E-cadherin水平降低,患者的不良风险水平随之升高。FoxM1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细胞周期靶点,在细胞周期的G2/M期,Fo xM1可通过对患者的细胞周期进行调控,促使环氧化酶升高,从而促进患者肿瘤的发生。同时,FoxM1可以促使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升高,促进患者的胃癌发生基因的表达。有研究报道显示[13],E7癌蛋白可能是宫颈癌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FoxM1可通过对患者的C-MYC基因的激活,增加患者的细胞对生长因子的敏感性,促进患者的肿瘤发生。miR-320是一种非特异性促肿瘤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增加细胞的侵袭性、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等作用,且还通过JAK/STAT、HIF、TGF-β等通路参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等。亦可通过活化G蛋白偶联受体Che mR23,趋化不成熟的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到达肿瘤部位,参与肿瘤细胞的免疫过程;与内皮细胞膜上的CMKL R1受体集合,起到诱导内皮细胞增殖和促进新生血管丛形成的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增值生长。所以随着患者的预后不良风险的升高,患者的E-cadherin、miR-320水平呈下降趋势,FoxM1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杨建敏等[14]通过对患者的FoxM1蛋白水平与宫颈癌分期的相关性研究中指出,随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升高,患者的FoxM1蛋白水平随之升高。邓秀文等[15]通过对E-cadherin与患者的预后的研究中得到,随着患者的E-cadherin表达水平下降,患者的病理程度随之上升。宋成等[16]通过miR-320水平在宫颈癌患者的研究中指出,宫颈癌患者的miR-320水平与患者的病理状态呈现负相关,与本研究相互印证。

另外,本研究以预后风险作为金标准,对E-cadherin、miR-320、FoxM1检测用于宫颈癌不良风险进行分析发现,三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不高,尚不足以作为单独检测诊断宫颈癌的依据。通过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发现,敏感度与准确度均高于三者平行联合检测,特异度则相差无几,同时系列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平行联合检测,因此三者系列联合检测诊断效能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系列联合检测更加适用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综上所述,E-cadherin、miR-320、FoxM1 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系列联合检测均可提高预后预测效能,对于宫颈癌预后的早期诊断、及早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宫颈癌效能蛋白
RNA结合蛋白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人工驯养树鼩精子发生过程中MCM7蛋白的表达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腹腔镜下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SAK -HV 蛋白通过上调 ABCG5/ABCG8的表达降低胆固醇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