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临床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0-04-25 08:51贾晓慧周晓丽张丽丽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胞外基质异位内膜

贾晓慧,周晓丽,张丽丽

(郑州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450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为临床常见妇科病,不仅可造成痛经、月经不调、性交痛等,亦有较高不孕风险,且EMS存在类似肿瘤侵袭及转移的恶性行为,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生育及身心健康[1,2]。因此,早期诊断、准确掌握疾病进展情况,使患者接受及时、有效治疗,是促使预后改善的关键。目前,EM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内膜碎片需经黏附、侵袭及血管形成过程发生异位种植、生长,最终引起病变,且此过程始终伴随着相关因子异常表达[3,4]。金属基质酶-9(MMP-9)、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及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等因子在炎症、肿瘤生长与侵袭过程有着重要参与作用,监测其水平变化有望为临床早期发现疾病、正确诊断提供客观依据[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47例EMS患者,探讨其不同临床分期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7例EMS患者设为观察组,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中EMS临床诊断标准[6],未合并心血管疾病、肝肾系统病变,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排除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或合并急慢性炎症者;年龄 25~49 岁,平均(36.71±5.02)岁,参照 r-AFS标准[7]临床分期:Ⅰ~Ⅱ期26例,Ⅲ~Ⅳ期21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4~48岁,平均(35.69±5.11)岁。两组入组前 3个月内均未有激素类药物使用史,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且年龄均衡可比(P>0.05),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⑴检测方法:抽取受检者清晨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5 ml,室温静置1 h后3000 r/min离心20 min,取血清送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仪器为美国BIO-TEK公司Elx800型酶标仪,试剂盒购自美国R&D Systems公司,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⑵阳性判定标准:根据ROC曲线确定MMP-9、sHLA-G、SDC-1诊断截断值,以其截断值为阳性、阴性判定标准,MMP-9、sHLA-G、SDC-1诊断截断值分别取 10.56 μg/L,6.87 μg/L,1685.45 μg/L[8]。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间及EMS不同临床分期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分析血清因子水平与临床分期相关性及在EMS诊断中的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 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 MMP-9、sHLA-G、SDC-1水平 观察组血清 MMP-9、sHLA-G、SDC-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1;EMS 临床分期Ⅲ~Ⅳ期者血清MMP-9、sHLA-G、SDC-1 水平高于Ⅰ~Ⅱ期者 (P<0.05),见表 2。

表 1 两组血清 MMP-9、sHLA-G、SDC-1 水平比较(x±s,μg/L)

表2 EMS不同临床分期血清MMP-9、sHLA-G、SDC-1 水平比较(x±s,μg/L)

2.2 相关性 血清 MMP-9、sHLA-G、SDC-1水平与EMS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与EMS临床分期相关性(n=47)

2.3 诊断价值 联合诊断敏感度95.74%、特异度95.35%及准确度95.56%高于各项单独诊断 (P<0.05),见表 4。

表4 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联合检测诊断价值(n=90)

3 讨论

EMS是妇科常见与多发良性病变,由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宫腔外引起,典型症状表现为慢性盆腔痛、腹痛、痛经,且多有盆腔粘连体征,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此外,EMS是导致育龄女性不孕的重要病因之一,数据显示,EMS患者中不孕症高达50%左右,而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约30%~40%最终确诊为EMS[9]。因此,早期发现EMS,予以正确诊断与分期判断,是保证患者接受及时、有效治疗的关键,亦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异位内膜细胞种植、侵袭及转移是导致EMS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而随近年细胞分子生物学发展及临床对EMS研究深入,发现相关因子异常表达在EMS病理生理改变过程有着重要参与作用[10,11]。 本研究试分析血清 MMP-9、sHLA-G、SDC-1水平在EMS发生、进展过程中表达变化,发现EMS患者上述血清因子水平高于健康者,且其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升高,二者呈正相关(P<0.05),证实MM P-9、sHLA-G、SDC-1参与了EMS发生与疾病进展。细胞外基质降解为异位内膜细胞种植、侵袭的重要途径,而MMP-9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有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作用。且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经MMP-9降解致使基底膜穿透,促进和整合素相互活化,增强细胞间黏附作用,并促使新生血管形成,故利于异位内膜生长[12]。sHLA-G属人类非典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与NK细胞活性,促使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庄文珂[13]研究指出,sHLA-G可使异位内膜逃避免疫监视,进而促进其在宫腔外种植、生长。SDC-1作为跨膜黏蛋白聚糖家族中经典趋化因子、血管生成因子及生长因子,可结合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及相关酶,在血管生成、细胞增殖、黏附与迁移过程中发挥作用。王平等[14]研究证实,EMS发病后,SDC-1可促进异位细胞增殖、迁移,并通过新血管形成为其提供营养,增强异位细胞侵袭性,促使EMS病情发展。此外,MMP-9、sHLA-G、SDC-1之间亦有关联,SDC-1可促使MMP-9表达上调,而在MMP-9影响下,不仅可上调sHLA-G水平,亦会蛋白水解sHLA-G,获取sHLA-G不同亚型,在三者相互作用下共同促进了EMS 发生、进展。因此,MMP-9、sHLA-G、SDC-1 高表达状态,提示异位细胞成功黏附、种植与生长,并对周围组织造成侵袭性破坏,促进病变发生、扩散,可作为EMS病变严重程度评估重要指标。

此外,本研究联合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检测用以EMS临床诊断,结果显示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各项单独诊断(P<0.05),提示上述因子联合诊断EMS具有较高临床价值。MMP-9、sHLA-G、SDC-1水平变化预示着疾病发生、进展,但单独用于疾病诊断,受个体差异及其他因素影响,仍有较高漏诊、误诊可能,无法取得理想诊断效果,而联合诊断可弥补单项诊断不足,故有利于提高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帮助临床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

综上,EMS 患者血清 MMP-9、sHLA-G、SDC-1呈高表达状态,且临床分期越高其水平越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联合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检测亦有利于提高EMS诊断准确度,减少漏诊、误诊,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客观依据。

猜你喜欢
胞外基质异位内膜
黄芪对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经腹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基于“土爰稼穑”探讨健脾方药修复干细胞“土壤”细胞外基质紊乱防治胃癌变的科学内涵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孕酮联合CA125对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