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策略

2020-04-26 10:01张金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2期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策略

张金友

【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我参加教学工作以来,担任班主任,在传授小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加应该关注育人工作,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首位,把德育工作贯穿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策略

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深有体会。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认真地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德育意识。因为在学校里小学生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而且在很多小学生心目中,他们认为班主任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基于这个原因,班主任必须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爱的精神家园,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素质,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身教胜于言传,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尤其对那些行为习惯不是很好的学生。 如,课室脏了,自己拿起扫把扫一扫;讲台乱了,上课前清理清理;粉笔掉在地上碎了,及时捡起来……让学生逐步也养成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尊重和理解,是建立民主关系的纽带和原则。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就应该懂得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保持师生在人格和尊严上的平等,平时与学生进行友好交往,坦诚相对,教育效果会更好。学生的个性特点越来越鲜明,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我们尊重、理解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成长。用真诚的灯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要与学生多谈心,每天带给学生一张真诚的笑脸,这样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不知不觉地缩小,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是为自己切身处地着想,觉得老师是值得信任的人,学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班主任的教导,班主任日常德育工作就会减少很多阻力。

二、选择合理方式处理事情

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有学生做错事和不听话等不良现象,而班主任在处理这此做错事的学生时,批评方式与处事技巧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来说有着巨大的影响。记得刚做班主任的那年,我刚走进教室,就有几个学生对我说:“张老师,小明买书的那二十元不见了。”经过了解才知道小明把母亲给他买书的二十元钱放在书包里被人偷走了。他告诉我下午第二节课钱还在,可第三节上了活动课回来就不见了。当时教室里只有十几个学生在,其他人都回家了,马上调查是不可能的。 我首先安慰了他几句,等明天再说。 第二天一早,我便在教室里宣布:“昨天放学后,小明买书的二十元钱不见了。我已查清楚是谁拿了(事实上我没问任何人)。希望这位学生能主动把钱交出来,我保证为你保密。”话音一落,教室里就议论纷纷。我认真地观察每个学生的表情,希望能从中找到蛛丝马迹。可是除了闹哄哄外,我什么也没发现。之后,我没在班上再提起,也没人主动拿钱出来。我不敢怀疑谁,怕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第三天,我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拿出二十元给了小明,并在讲台上说:“同学们,小明的钱已经有人主动交上来了。虽然他犯了错,但他有改正的勇气,那是难能可贵的,希望他以后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我看到一位学生有惭愧不安的神情,但我没急着去问他。过了一个月,那个学生拿着一封信来找我,羞愧地对我说:“老师,我错了。钱是我拿的了,当时我把帮我妈买药的钱丢了,看到小明的書包的钱,我就……我早就想向您认错了,可一直都没勇气……现在我姐姐寄钱回来了,这钱还给您……谢谢您。我以后不会再这样做了。”看着自己的学生能懂得改错,我心里觉得很幸福。如果我当时把事情公之于众,那他脆弱的心灵如何面对以后的日子。所以,班主任在处事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技巧性,使用巧妙的言辞和语句来指出学生的不足与问题,让学生清晰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错位,能够认真地反省错误,让学生心悦诚服。

三、塑造学生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作为班主任,必须时刻注意维护和尊重他们的人格,要提倡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班主任可以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而不包办。学生在活动中要根据自己不同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上,要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最大限度激发自己的潜能。

班主任要为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包办。学生在实践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特点符合形成个性特长。

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吸取教育自己的经验,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进而使自己独立意识不断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加强。

四、家校结合,共同教育

要做好德育工作,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面的配合很重要。班主任要对学生有全方位的了解,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必不可少。 学生的教育工作也要在家长的配合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要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把学生在班里面的学习、纪律等状况客观分析给家长听,同进也要求家长把学生在家里的生活习惯客观地反馈上来,如有问题及时与家长反映,争取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早帮扶。尤其是后进生,不要放弃他们,这些学生心里多多少都有一点失落感,他们也想成绩好,但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成绩上不来,就形成了无心向学。所以,对这类学生就要多关心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平时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一步步的进步,将后进生在消极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范围,那样,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形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就不应拘于不变的教育传授方式,必须大胆摸索,富于革新。要通过表象、找到问题的关键,摸索规律,及时解决问题症结所在。还要与时倶进,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要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只要方法对了,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我们对学生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猜你喜欢
德育班主任策略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Passage Four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