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有效做好幼儿入读小学准备

2020-04-26 10:01孙莉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2期
关键词:入学儿童幼儿园

孙莉莉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园升小学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设好儿童的心理向往,让他们从内心喜爱学校,培养儿童的自我服务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交际能力、独立意识等各项综合素质。帮助家长看好入学误区,为孩子入学做好准备,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入学,健健康康地成长。

【关键词】科学入学;培养能力

一、做好科学入学准备的重要性

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设置和活动方式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转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需要应对这些转变,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虽然时间相差并不远,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幼儿的身体发育还未成熟,却要经历两个阶段,对他们来说,压力非常大。所以,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的过渡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在幼儿园阶段做好入学准备,即培养幼儿的求知欲、专注力、坚持性、独立性、责任心等学习品质,而不是过早地让幼儿品尝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小学初期应在教学方式上与幼儿园衔接,在学习内容上保持所有幼儿同一起点,放慢学习进度,而不能让新生进行竞争性或追赶性的学习。目前,小学也都在尝试降低坡度,进行新生入学适应期的学习准备,以更好地对接幼儿园教育。

二、幼儿入学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一)做好儿童的心理建设能力

引导孩子对学校产生向往和期待。家长要循序渐进给孩子讲些学校的事情,让孩子对小学有所了解。也可给孩子讲一些小学生的故事,带孩子到学校门口看看,熟悉一下周围情况,让孩子明白:自己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已经长大了,学校将是第二个家,学习将成为今后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上学后不但要学知识,还要学习有礼貌、守规矩、要和同学友好相处,等等。通过以上正确引导和必要的心理准备,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对上学学习的兴趣和对学校的好奇和期待感,产生了渴望早日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愿望,产生了上学要好好学习,当个好学生的积极意向,孩子入学后就会主动尝试并融入其中,那么就可以避免对学校的恐惧、焦虑和不适应。

(二)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自理实际上是种探索和学习,能极大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入学准备这段时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自理能力,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策略的放养,你需要直接干涉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减少成年人的照顾,帮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管理好自己的玩具,以及日常用品。

(三)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很多孩子因为在幼儿园阶段年龄小,处于被父母和老师保护的阶段,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处于被一大堆大人保护的状态,交际能力极弱,以至于上小学之后找不到朋友,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孩子会越来越需要朋友和伙伴,因为是独生子女分享和合作意识较差,要慢慢让孩子懂得分享和合作,忍耐和分享等和别人交往的能力。

(四)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孩子上小学后,我们会发现孩子的书包经常是一团糟,很多文具莫名其妙的就没有了,这是因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太弱了,我们要在入学前多给孩子点自主管理,可以提议,尽量引导孩子让他自己做主,比如,早上起床,什么时间做作业,出去玩多久。家长做好监督即可,多点信心,要相信他可以自己处理。多点包容心,控制好自己的脾气。需要我们幼儿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合理、科学地教会幼儿,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帮助幼儿完成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五)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比尔·盖茨说过:“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是让孩子仅仅具有独立的意识和态度就够了,必须让孩子自己去经历,让他自己扫除障碍,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去自行解决问题。”很多家庭父母溺爱孩子,包办代劳孩子一切事情,导致孩子强烈的依赖父母,进而严重缺乏自理能力。建议家长放弃代劳孩子事物的一切行为,而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必要时家长加以帮助即可,让孩子在摸索中思考、成长。孩子在初步掌握自理能力后,父母要陪孩子反复练习,一定不能看到孩子会做某件事情了,第二天就不做了。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父母要陪孩子一步步成长。同时,要及时给予孩子表扬,肯定孩子的进步,进而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和决心。

(六)培养孩子积极努力的态度

从大数据看,那些从童年时期就很积极努力的孩子,往往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家长要在孩子入学前,适时培养孩子积极努力的态度。态度是一种心理定式,会影响孩子看待事物的心理,想要孩子取得好成绩,就必须保持积极努力的心理状态。积极是一个人向上的表现,积极的行动才能带来积极的结果。在入学前,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积极态度,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日后的学习生活,帮助孩子做好学习准备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新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开始了正式的教育,有很多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让孩子多学知识,其实不然,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孩子今后学习是否优秀的根本。面对丢三落四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根据第二天学习的需要,自己准备好学习用品,自己装进书包,第二天早上自己背着书包上学去!这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环节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孩子自己独立成长的机会,请家长千万别剥夺了孩子这么多的成长机会!正确的做法,是真正当好第一任老师,家长自己“懒”一点,帮助孩子练“勤快”,练动手能力,练有备无患,练做事情的条理性,等等。建议家长在旁邊看着孩子自己做,鼓励孩子自己做,指导孩子自己做。自始至终做好陪伴即可。久而久之,孩子越做越会做,习惯成自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专注能力。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进入小学才算正式开始学习,每节课开始有每节课的进程,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跟不上课的情况,应该提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计算能力,提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能够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文学素养,而计算能力能够帮助为一年级学习数学打下基础,不会被一开始的困难吓到,越学越容易。

四、入学准备的误区

(一)家长的焦虑心态会带给孩子学习压力

现在似乎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很多家长因为自己本身实力不够强,为学校、学区房等担心所产生的焦虑情绪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孩子,是孩子对小学产生抗拒心理,所以,家长一定要放松心情,淡定地面对孩子的入学,让孩子感到入小学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阶段,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迎接入学。

(二)超前的学习产生的挫败感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还处于智力发育时期,大脑很多地方并没有发育完善,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理解知识、获取经验的。有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或者是提升班,让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日后轻而易举就可以学会的内容,帮幼儿无法解答出对应的问题时,家长的失望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笨孩子”,在学习方面没有天赋,从而在学习上懒得动脑,轻言放弃。幼儿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是有其特点的,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发展为他制定合理的任务,不能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超前让孩子学习一些知识。

(三)以电子产品作为奖励会降低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这个科技发展的时代,人人都离不开电子产品,而电子产品对于孩子来说,似乎又是一种别样的诱惑,很多家长为了诱导孩子学习,选择以电子产品作为奖励。幼儿时期,儿童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学习活动本身带给孩子的满足感,是个人的好奇,努力需要所驱使的,即使孩子遇到外界诱惑,也会理智选择。而部分家长认为,电子产品即使带有的娱乐性,但其中包括很多儿童学习软件并不乏趣味性,也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儿童主要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感知、了解世界,他们积极调动自己的感官,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学习软件并不能取代孩子真实的学习,对于孩子的书面学习会有一定的影响。

五、结语

做好科学入学准备,不仅仅是对孩子的负责,更是对家长的负责。“幼小衔接”是幼儿步入正规教育的开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幼儿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对幼儿日后身心健康的发展及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入学前的准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长期的任务,这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十分明确的目标意识和准备意识,及时地为幼儿入学作好准备工作,使他们能够愉快地、顺利地渡过初入小学的不适应阶段,在小学里健康、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冯晓霞.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儿童入学准备的差异及政策启示[J].中国科技教育,2008.

[2]刘焱.入学准备在美国:不仅仅是入学准备[J].比较教育研究,2006.

[3]刘占兰.做好学习准备建立关键意识[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5.

[4]盖笑松.儿童入学准备研究与实践[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7.

[5]石筠弢.學前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入学儿童幼儿园
入学通知书
五行真经
爱“上”幼儿园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