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瑞芬太尼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20-04-27 22:46郑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芬太尼腹部麻醉

郑博

(铁一局唐山医院,河北 唐山)

0 引言

腹部手术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手术类型,大多创伤性比较大,在手术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是保证麻醉效果和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1]。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本身身体抵抗力比较弱,对手术的承受能力也相对有限,更需要慎重选择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的麻醉药物[2]。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当中采取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5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中抽选80 例进行研究,根据使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40 例,男性26 例,女性14 例,最高年龄78 岁,最低年龄60 岁,平均(69.85±1.27)岁。对照组患者40 例,男性25 例,女性15 例,最高年龄77 岁,最低年龄61 岁,平均(69.79±1.24)岁。将两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数据可比性高。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年龄均≥60 岁;(2)均接受腹部手术;(3)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2)存在所选麻醉药物过敏的患者;(3)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腹部手术时,均采取全身麻醉,静脉通路开放,患者需要气管插管静吸,同时在手术前祛痰,并且做好静脉诱导和吸氧治疗,其中,静脉诱导药物选择咪唑安定、丙泊酚、维库溴铵等。对照组麻醉药物选择芬太尼,剂量为6 μg/kg,完成麻醉诱导后,患者在接受腹部手术的过程中,再以每分钟0.22 μg/kg 的滴注芬太尼做好麻醉维持,完成手术后,选择微泵镇痛,其中芬太尼用量为6 μg/kg。实验组麻醉药物选择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的用量为1 μg/kg,手术过程中,麻醉维持时瑞芬太尼的使用量为每分钟0.12 μg/kg,完成手术后,微泵镇痛时瑞芬太尼使用量为1 μg/kg。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均需要对其生命指征变化等进行严格观察,一旦出现异常,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完成手术后,还需要严格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不同麻醉药物的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其中,麻醉效果以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表示,不良反应包括躁动、嗜睡、恶心等[3]。

1.4 统计学分析

最后数据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麻醉药物的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数据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麻醉药物的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表1 不同麻醉药物的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定向力恢复时间实验组 40 194.02±57.09 182.29±57.17 4.74±1.72 17.1±3.6 4.74±1.72对照组 40 193.17±56.97 185.33±57.26 22.17±5.64 32.6±6.3 22.17±5.64 t 0.067 0.238 18.696 13.510 18.696 P 0.947 0.813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麻醉时间 手术时间 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h)

2.2 不同麻醉药物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不同麻醉药物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和抵抗力逐渐下降,到了老年后,各种疾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其中很多疾病(包括肝胆结石等)都需要进行腹部手术。老年人免疫力下降,血压、心率等均比较大,且一部分老年人还合并其他慢性病,在这种情况下,腹部手术风险比较高[4]。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还需要慎重选择麻醉药物,进一步降低麻醉风险。相关研究表示,传统芬太尼麻醉时,需要肝脏代谢,但是对于很多老年患者而言,肝脏功能、肾脏功能等都偏弱,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芬太尼麻醉就会导致起效时间长,且容易出现麻醉药物残留而影响患者身体健康[5]。瑞芬太尼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作用于人体时,具有代谢快、半衰期短、起效快等优势,对人体肝脏、肾脏等器官几乎不会产生代谢压力,所以安全性比较高。且瑞芬太尼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完成手术后,患者能够更快苏醒,需要插管时间也相对比较短。因此,在老年腹部手术中采取瑞芬太尼麻醉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选择80 例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采取瑞芬太尼麻醉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更少,表明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该研究结果与李彦轩[6]在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中相关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综上所述,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当中采取瑞芬太尼麻醉速度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芬太尼腹部麻醉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
舒芬太尼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