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中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4-27 22:46张志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阑尾开腹阑尾炎

张志明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北 保定)

0 引言

阑尾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该病的主要表现为右下腹剧烈疼痛、发热、呕吐等。若未能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极易造成炎症扩散,从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急性腹膜炎、阑尾穿孔等严重后果。在当前对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大多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由于这种手术措施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1]。但是在针对阑尾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得知,开腹阑尾切除术由于术前麻醉、手术创伤以及腹腔中二氧化碳残留等因素,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次研究针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260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30 例,男性72 例,女性58 例,年龄24~62 岁,平均(45.28±3.63)岁;对照组患者130 例,男性70 例,女性60 例,年龄26~65 岁,平均(46.18±3.43)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于我院行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脏器功能损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精神性疾病患者。

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慎重研究决定并予以批准,并对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进行充分说明,并使其充分了解后,患者及家属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参与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后,根据患者麻醉效果对计量进行调整。患者完成麻醉后,在右下腹麦氏点行切口入路,行传统开腹术对患者阑尾进行切除,逐层切开后暴露阑尾并将其切断,并将其结扎后对创口进行缝合,随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后,与肚脐下做弧形切口进行观察,同时建立气腹后在反麦氏点和耻骨联合上方2.0 cm 置入2 个戳卡,在腹腔镜下进行阑尾切除,并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指标变化。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自行排气时间以及自行排便时间。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剧烈疼痛、腹胀、呕吐等。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比临床指标

表1 两组患者对比临床指标

住院时间(d)观察组 130 36.48±4.52 9.53±2.37 2.96±0.96 5.76±2.13对照组 130 47.32±4.96 21.59±3.85 4.36±1.28 8.91±1.38 t 18.418 30.415 9.977 14.151 P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下床时间(d)

2.2 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变化

胃肠功能指标变化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比胃肠功能指标变化

表2 两组患者对比胃肠功能指标变化

images/BZ_49_1272_2621_2273_2692.png观察组 130 12.76±3.49 15.75±3.58 38.72±4.79对照组 130 19.24±4.28 24.75±4.85 46.27±4.35 t 13.379 17.023 13.304 P 0.000 0.000 0.000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比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n(%)]

2.4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4 两组患者对比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

表4 两组患者对比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n 生活质量观察组 130 147.52±24.67对照组 130 104.65±26.48 t 13.506 P 0.000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在当前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中得知,该病被称之为弥漫型腹膜炎,严重情况下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对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措施也逐渐向着微创方向发展。

在对阑尾炎传统手术治疗措施中,开腹手术需要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口,才能够充分提供手术视野,继而对患者进行阑尾切除治疗,但是对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创伤,并且术后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而腹腔镜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口小等特点,能显著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①对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来说,大多都可以耐受。以本次研究案例来说,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说明,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显著减少患者创伤面积,继而降低了患者术中出血量。

②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自动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够减少对患者胃激素水平与生理功能的影响,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这是因为腹腔镜手术无需进行开腹对患者阑尾进行切除,避免了对患者脏器的损伤,因此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较小,术后能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提高了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3]。

③根据相关研究指出,腹腔镜阑尾手术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通过对气腹的建立,能够对患者腹腔中的脏器、手术范围进行直观了解,再加上手术创伤较小,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中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并且能够更加清晰地对解剖关系进行观察,避免了对患者脏器组织造成干扰或损伤[4]。

④在针对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采用腹腔镜对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阑尾切除术,因此具有极为明显的微创优势。根据对阑尾炎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进行统计发现,发生术后肠梗阻现象中,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因此,我们认为,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5-6]。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中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指标变化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我们认为,采用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7-8]。

综上所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显著提高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疗效,值得广范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阑尾开腹阑尾炎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老年复杂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
阑尾真的无用吗?
阑尾炎能自愈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