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2020-04-27 22:46任忠高松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疝的修补术腹股沟

任忠,高松梅

(内蒙古监狱管理局第一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腹股沟是指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部位,而腹股沟疝就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部位的缺损体向体表突出形成的疝,被称为“疝气”。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通常将腹股沟疝分为直疝与斜疝两种[1]。其中,腹股沟斜疝患者占腹股沟疝患者的95%,尽管在老年患者中直疝的发病率有所提高,但腹股沟疝患者中仍以斜疝更为常见。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股沟部位会出现一个可复性的包块,一般情况无特殊不适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包块变大,会出现局部疼痛和牵涉痛,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逐渐对患者的日常行走造成不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治疗该病常用的方式是手术治疗,这也是唯一可靠的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方式,本文旨在研究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该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良好,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7~2019 年收治的100 例腹股沟疝患者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6:4,斜疝和直疝的比例为11:39,年龄30~65 岁,平均(48.36±7.48)岁,而观察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5:5,斜疝患者和直疝患者的比例为12:38,年龄32~68 岁,平均(49.53±7.37)岁。通过检查表明,所有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未患有其他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诸如心脏病或心血管疾病等病症,没有精神病史,两组患者皆是在神志清晰的状态下知悉此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研究资料比较中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首先,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确认患者满足修补术治疗条件,之后做好术前准备。其次,在正式手术之前,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在麻醉起效后切开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将疝囊充分暴露出来,然后使用高位结扎法做好疝囊的切除处理。最后,采取Haisted 法实施修补处理或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

观察组患者实施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选定强生公司的e-PTFE 网片作为此次手术的修补材料。具体做法:首先,对所有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在麻醉起效后做常规疝切口,切口大小为4~5 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稍做分离,寻找到疝囊后向上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再游离到精索。其次,将疝囊做高位结扎后置补片于精索后方,与腹股沟韧带和腹直肌鞘做好固定处理,之后做好内侧间断缝合,外侧连续缝合,关闭切口,保证补片平整无张力。最后,手术结束后以砂带压迫切口,并且服用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以此来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2)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后主要可能并发的症状包括切口感染、切口疼痛、阴囊积液、阴囊水肿等[3]。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3.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对比情况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的对比中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对比情况

表1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对比情况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50 38.73±15.61 85.17±18.36 2.46±1.51参照组 50 56.37±22.45 102.33±25.74 4.11±1.84 t 4.562 3.838 4.902 P 0.001 0.002 0.00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情况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远低于参照组的(24%),且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情况[n(%)]

3 讨论

在医院的普外科临床治疗中,腹股沟疝属于一种常见的病症,其发病率较高,主要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体部位向体表突出形成的疝,俗称为“疝气”[4]。一般常见于老年人与重力劳动者,该病除先天性因素导致发病意外,通常与腹内压增高有关联。其临床症状通常与该病的类型直接相关,但斜疝与直疝的共同症状就是都会出现疝块,随着病情的发展,疝块会增大,会产生明显的痛感[5]。因此,无论是斜疝还是直疝,都必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一般适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和身患其他严重疾病者,这类患者通常不满足手术治疗的条件,只能通过保守治疗延缓病情的发展,缓解患者的痛苦。只有手术治疗才是腹股沟疝的唯一可靠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在临床中常用治疗腹股沟疝的方式就是采取手术,而手术治疗又分为传统疝修补术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加适用于复发疝、双侧疝以及患有心肾类功能障碍并发症的患者,但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差和有潜在感染的患者更适用于传统的疝修补术[6-7]。

就传统的疝修补术来看,术后患者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切口较大,恢复较慢。且复发率较高,预后效果不良[8]。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创口较小,术后痛感也较小,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也较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保障,预后效果良好,是目前腹股沟疝的首选治疗方式。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对比都优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节约治疗经费,其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疝的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负压引流预防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