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临床比较

2020-04-27 22:46宋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高通量肾衰竭通量

宋海

(吉林市人民医院 肾内科,吉林 吉林)

0 引言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所致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可通过较多的因素引起,由于患者肾脏长时间处于损害中,逐渐使患者肾功能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而使患者出现慢性肾衰竭,导致尿毒症。该病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水钠代谢潴留、代谢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等严重情况,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1]。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尚无完全根治尿毒症的方法,通常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从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通常会选择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两种透析方式[2-3]。为了能够进一步对两种血液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效果进行分析,本次对我院收治的240 例尿毒症患者采用不同的透析方式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8 年1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240 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将采用低通量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20 例)设为对照组,将采用高通量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20 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男性76 例,女性44 例,年龄49~68 岁,平均(59.37±3.83)岁,病 程2~5 年,平均(3.96±0.95)年;对照组男性73 例,女性47例,年龄47~72 岁,平均(61.08±4.26)岁,病程1~6 年,平均(4.16±0.85)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采用尼普洛15 U 滤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设置参数为透析液流速5 0 0 m L/m i n,面积为1.5 m2,血液流速设置为200~220 mL/min,每次对患者进行4 h 透析,每周进行3 次。采用碳酸氢盐溶液作为透析液,并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

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采用fx60 德国费森滤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设置参数为透析液流速500 mL/min,面积设置为1.4 m2,流速设置为200~220 mL/min,每次对患者进行4 h 透析,每周进行3 次,选用的透析液与抗凝液与对照组相同[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改善时间与治疗总时间。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透析后的临床效果。显效:患者各项症状基本消失,肾功能指标改善60%以上;有效: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肾功能指标改善超过30%;无效:各项症状无明显变化,肾功能指标改善低于30%。

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器凝血状况。分为Ⅰ级凝血、Ⅱ级凝血、Ⅲ级凝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时间与治疗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时间与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时间与治疗时间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时间与治疗时间

组别 n 肾功能改善时间 总治疗时间观察组 120 21.73±3.42 31.28±3.28对照组 120 27.68±3.92 39.62±4.75 t 12.529 15.827 P 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透析后的透析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透析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透析后的透析效果[n(%)]

2.3 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器凝血状况

观察组患者的凝血状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器凝血状况[n(%)]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慢性肾衰竭是一种由于肾脏疾病而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性减退的疾病,该病会导致患者肾功能完全丧失,从而出现各种代谢紊乱以及各种综合征。而慢性肾衰竭晚期则被称之为尿毒症。在临床研究中,将各种晚期生长疾病的共有临床综合征称之为尿毒症,因此尿毒症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5]。

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水、电解质紊乱以及代谢性酸中毒。所谓的代谢性酸中毒通常是指慢性肾衰竭晚期患者体内代谢的酸性产物因肾功能衰竭而导致代谢受阻而产生的潴留物引起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其临床表现大多为食欲不振、呼吸深长、浑身无力、呕吐等。当前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主要采取血液透析的方式对患者血液中的毒素进行清除,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6]。通常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低通量血液透析能够对血液中的小分子毒性物质进行清除,但是对于人体内长期储存的大分子毒素无法实现彻底清除,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产生,使患者的症状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不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伤,还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而导致患者死亡。与低通量的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通常会采用弥散、对流、吸附等方式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净化,其中弥散能够更好地对小分子毒性物质进行有效的清理,而采用吸附能够更好地清除大分子的有害物质,避免了有害物质的残留积蓄,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肾脏功能,减少了有毒物质对患者的危害,对患者的生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7]。

本此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对照组患者采用的低通量血液透析相比,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的肾功能改善时间与治疗时间显著低于采用低通量透析的对照组,并且透析后的效果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凝血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与于晓美[8]的研究结果相同。我们认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具有更好的疗效,可极大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对患者的治疗时间,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高通量肾衰竭通量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功能性微肽通量发现和功能验证的研究进展
高通量卫星服务专用网络的应用模式探索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对治疗有效率、Hb及ALB指标的影响研究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重庆山地通量观测及其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