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2020-04-27 22:46韩文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开颅胶质瘤

韩文刚

(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吉林 长春)

0 引言

脑胶质瘤是临床上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1]。脑胶质瘤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化疗等,其中手术治疗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然而,不同的手术方法所带来的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对此,本文就显微外科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进行调研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到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脑胶质瘤治疗的80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胶质瘤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不符合标准以及不愿参与调研的患者。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20~70 岁,平均(48.34±3.25)岁。观察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1~69 岁,平均(47.45±3.7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做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开颅手术治疗,手术流程为:术前给予患者常规检查以及头颅CT 检查,明确肿瘤位置;手术时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沿着头皮做切口,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打开硬脑膜,沿着肿瘤间隙进行电凝止血,并切除肿瘤;手术结束24~48 h 后给予患者CT 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余量彻底清除或较少则可拔出引流管。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流程为:术前给予患者常规检查以及头颅CT 检查,明确肿瘤位置,并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手术时给予患者全身麻醉,选择完全切除肿瘤的患者无需骨瓣减压,其余患者则需骨瓣减压,打开硬脑膜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沿着接近肿瘤表面的部位作为手术切口,然后切断供瘤血管,最后切除肿瘤;手术结束24~48 h 后给予患者CT 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余量彻底清除或较少则可拔出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判断标准[2]:CT 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病灶完全消除则表示显效;CT 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病灶面积缩减了50%以上则表示有效;CT 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病灶面积缩减了25%~50%则表示微效;CT 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病灶面积缩减了25%以下则表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脑胶质瘤是一种较为凶险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速度较快、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是目前我国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偏瘫、语言障碍等是脑胶质瘤的主要临床表现,该疾病患者若不及时接受治疗,轻则影响患者的视觉、听觉、运动、神经等系统功能,重则引发颅内出血、肢体活动障碍等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3]。因此,患者在发病初期应及时接受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手术治疗是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脑胶质瘤疾病的方式,开颅手术和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两种手术方法,开颅术是一种传统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切除颅内肿瘤,然而该方法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不利于患者的预后。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神经外科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显微外科手术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显微外科手术是在显微镜作用下进行,具有操作简单、视野广阔、安全可靠等优点,得到了医生与患者的肯定和认可。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相比较于开颅手术,显微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更高,临床效果更好,可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开颅胶质瘤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肛门内镜显微外科手术用于直肠少见肿瘤治疗的临床价值
显微外科在口腔医学教育中教学设计与培训时机的探讨
BFAR 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