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0-04-27 22:47孟海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酶原阿替普溶栓

孟海静

(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乌海)

0 引言

脑梗死患者临床中较为常见,该病病情发展迅速,可能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损伤,因此为患者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意义重大[1]。本次研究以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详细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于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6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0 例,女性20 例,平均年龄(63.4±6.4)岁,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男性11 例,女性19 例,平均年龄(64.5±6.0)岁,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协议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血常规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2)患者发病时间不超过3 h。(3)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良好的配合本次研究;临床资料无缺少情况。

排除标准:(1)患者具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其他重大疾病。(2)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妇女。(3)近2 个月具有实施头颅手术的迹象。(4)经影像学诊断患者有大面积梗死和脑出血的症状。(5)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或者无法对本次研究进行良好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抗凝,神经营养以及补液等措施,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可进行康复训练活动。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注册证号S20160055,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大药厂)静脉溶栓治疗,初始剂量为0.9 mg/(kg·d),浓度为10%,前1 mm 行静脉推注,剩余剂量行静脉滴注,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给予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治疗期间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两组患者均需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需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痊愈: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语言能力恢复正常,日常活动不受限制;显效: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语言能力趋于好转,可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无效:患者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别,病情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受损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NIHSS 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4.6±3.4 8.1±1.9对照组 30 15.7±3.3 10.7±2.3 t 1.271 4.773 P 0.208 0.00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在神经内科中并不少见,该病具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大部分的患者是由于大脑供血中止导致脑组织受到损失,通常是因对大脑供应血液的动脉出现各种异常导致其腔隙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所导致,也有可能是因气体或液体等异常物沿血液进入大脑动脉中,导致血流量降低或被阻断,从而使大脑中的部分脑组织出现软化或坏死的情况。脑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老年患者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为老年患者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该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以及残疾的主要病因,大部分的脑卒中均属于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因原位血栓的产生,使部分供血受到影响,导致脑组织供血氧状态被中止,使组织出现坏死的情况[2]。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患者可在睡眠状态或休息的情况下发病。据相关调查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病情发作后梗死临近组织具有缺血半暗带的存在,而在其中的损失脑组织为可逆的,所以加大对该区域的治疗力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脑部神经受损,而尽早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相关的干预措施,也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进行改善,否则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目前,对此类患者并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式便是超早期溶栓治疗,多项研究表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较高,其作用机制为能够将体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纤维蛋白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两者相结合后,能够使迅速对纤维蛋白进行溶解,使血栓被清除,促进缺血区脑组织血液循环恢复,防止脑组织出现坏死的情况,缩小脑梗死范围,有助于预后[3]。阿替普酶为当前临床使用范围较广的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药物,能够有效地将血栓位置处的纤溶酶原进行激活,促使血栓溶解,但在纤维蛋白较少的位置,该药物无法对纤溶酶原进行激活的作用,因此出现继发性出血的几率较低,局部性血栓的形成对于颅内动脉血流可产生直接的影响,使用合理有效的溶栓药物对于消除患者动脉中的血栓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加快颅脑动脉血流灌流的恢复速度,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改善[4]。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使用阿替普酶为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保证了患者在治疗中的安全性,同时,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并无统计学意义,而经不同的方式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静脉溶栓治疗方式对于治疗脑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优势取得了多数学者的认可,但其治疗实施率却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因对溶栓治疗的时间具有严格的要求,多数患者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就诊,导致失去了溶栓治疗的时机,因此,应增加健康宣教的力度,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溶栓治疗的认知度,同时对院内的急救流程进行完善,将影响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危险因素进行消除,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疗,使溶栓治疗的实施率以及成功率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运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不仅可使患者机体中的炎症反应得到好转,还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改善,使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酶原阿替普溶栓
不同孕期孕妇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阿替普酶体外溶凝效果评价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不同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