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Meta 分析

2020-04-27 22:47闫时张晓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西医异质性复发率

闫时,张晓峰

(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 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多呈反复发作。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诊疗技术的提升,UC 呈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1]。

中医并无UC 之病名,但对其症状的论述可归于“肠澼”“泄泻”“下利”“滞下”“痢疾”“脏毒”等病中。《黄帝内经》所载提及了“肠澼”“便血”“泄泻”等。《难经·五十七难》所载“五泄”中描述“大便色白,肠鸣切痛”“溲而便脓血,少腹痛”“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东晋·陈延所著《小品方》中首提“滞下”病名。唐·孙思邈亦在《备急千金要方·脾脏下》中明言“滞下”为“春伤于风,夏为脓血”。中医中药治疗UC历史渊源流长,本文旨在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UC 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UC 提供参考。

1 资料及方法

1.1 检索策略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中的临床试验注册库,检索日期均为从建库到2019 年3 月。中文数据库以“活血化瘀”“活血祛瘀”“溃疡性结肠炎”“溃结”为检索词,英文文献以“blood-activating and stasis-removing drugs”“Ulcerative Colit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等为关键词。

1.2 纳入标准

①纳入研究为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文献发表无语言限制。②研究对象为门诊UC患者,或研究提到了明确的UC 诊断标准,或者提到了肠镜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③干预方式为只用活血化瘀法或者西医基础治疗上结合活血化瘀法。给药途径为口服或灌肠两种。其中活血化瘀法的入选标准为纳入文献明确说明所用中医治法为“活血化瘀”,或所用方药为“活血化瘀方”,或所用中药发挥“活血化瘀”之功效;或者文献中明确提及纳入病例的中医证型为血瘀型。④对照方式为西医治疗。⑤有明确结局指标:有效率、复发率。

1.3 排除标准

①非RCT 实验的文献。②干预组使用多种其他类型的中药。③对照组为非西医治疗,或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④实验设计有明显错误和缺陷。⑤重复发表,或者数据信息不完整的文献。⑥综述类、理论类文献。

1.4 数据提取

用Excel 表制定数据提取表,提取纳入文献的有关资料。由2 名研究员分别独立进行,有意见分歧时通过协商或者由第三方研究员独立进行,得到结果。

1.5 文献质量评价

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从以下6 方面进行评估:①选择偏倚;②实施偏倚;③测量偏倚;④随访偏倚;⑤报告偏倚;⑥其他偏倚。对每条指标采用“低度偏倚风险”“偏倚风险不确定”“高度偏倚风险”进行判定。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判断Meta 分析的异质性,I2表示异质性的大小。I2<50%时,异质性小,固定效应模型分析;I2>50%时,异质性大,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若考虑存在明显临床异质性时,进行亚组分析。因为有效率、复发率是计数资料,故本研究中均使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来进行分析,95%表示效应量可信区间(Credibility Interval, CI),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若研究中纳入的文献大于10 篇,则采用漏斗图法,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若纳入文献过少,则放弃漏斗图分析。

采用剔除某一项研究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若前后结果相差不大,表示结果有较强可靠性;若前后结果相差大则表示结果不稳定,需要谨慎解释该结果。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及文献特征

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共得到602 篇文献,将所有文献题录录入NoteExpress 软件,利用软件查重功能删除重复题录,计308 条对剩下的题录,通过阅读文献标题、摘要或全文排除不相关的研究,最终纳入13 篇文献。

共纳入1285 例患者,其中实验组674 例患者,对照组651 例患者。13 项研究均报道了有效率,4 项研究报道了复发率,详细特征情况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 质量评估

纳入的13 项研究,根据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实施盲法、研究结果盲法评价、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偏倚来源几方面,对每条指标进行判定,偏倚风险评估见图1、图2。

图1 偏倚风险比例图(所纳入研究各项偏倚风险项目所占百分比)

图2 偏倚风险汇总图(所纳研究每个偏倚风险项目的判断)

3 Meta 分析结果

3.1 有效率

纳入研究中的13 项研究[2-14]均报道了活血化瘀法治疗UC 的有效率,I2=72%,存在异质性,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活血化瘀法治疗UC 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0,95%CI=[1.10, 1.31],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3。

图3 活血化瘀法治疗UC 有效率的Meta 分析森林图

考虑临床异质性的存在,进行亚组分析,按具体用药的不同分组:其中,有4 项研究是单纯活血化瘀类中药VS SASP,有4 项研究是活血化瘀类中药结合西药VS SASP,有5 项研究是活血化瘀类中药结合西药VS 美沙拉嗪,I2>50%,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见图4。

图4 活血化瘀法治疗UC 有效率亚组的Meta 分析森林图

如图显示,单纯中药对比西药治疗UC 有效率差异无统计 学 意 义:(RR=1.11,95%CI=[0.90, 1.37],P=0.32),95%CI跨越无效线,提示说明单纯中药治疗UC 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UC 的有效率优于单用SASP(RR=1.30,95%CI=[1.03, 1.64],P=0.03),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UC 的有效率优于单用美沙拉嗪(RR=1.14,95%CI=[1.02, 1.28],P=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敏感性分析:将各项研究逐一剔除后再进行Meta 分析,分析结果的稳定可靠性,若Meta 分析结果未发生质的变化,说明结果稳定,可靠性强,反之,结果不稳定,可靠性弱,剔除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知,剔除任一研究后,Meta 分析未发生质的改变,结果稳定可靠。

纳入文献大于10 篇,对有效率做漏斗图分析,如图5 所示,漏斗图左右基本对称,说明存在的发表偏倚较小。

表2 有效率的敏感性分析

图5 活血化瘀法治疗UC 有效率的漏斗图

3.2 复发率

有3 项研究[6,10,14]报道了活血化瘀法治疗UC 的复发率。I2=0%,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活血化瘀法治疗UC 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RR=0.32,95%CI=[0.17, 0.60],P=0.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6。

图6 活血化瘀法治疗UC 复发率的Meta 分析森林图

将复发率中的各项采用逐一剔除研究后进行Meta 分析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剔除结果见表3。

表3 逐个剔除研究分析复发率的敏感性

由表3 可知,Meta 分析结果未发生质的改变,说明结果稳定可靠。

4 讨论与分析

中医认为,本虚标实,是UC 发病的根本原因,在治疗上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而采取清化肠腑、调理气血、攻补兼施、补益脾胃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刘河间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血自愈”,李中梓也提出“治痢不知补其肾,非其治也”的治法。UC 辩证分型可以分为7 类[15]:大肠湿热证、脾虚湿阻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瘀阻肠络证、寒热错杂证和热毒炽盛证,分别治以: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健脾温肾,温阳化湿;疏肝理气,健脾和中;活血化瘀,理肠通络;温中补虚,清热化湿;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活血化瘀法是治疗UC 的重要方法,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始终。瘀血既是UC 的病理产物,又是UC 的致病因素[16]。瘀血形成后,阻滞气血运行,瘀血不去,新血不生。《金匮要略》云:“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血瘀可致水湿停滞,瘀血可以化为水湿,湿瘀不净,伏于肠间,互为因果,每因外邪、情志、饮食等触发,起而为患,这是UC 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17]。

从Meta 分析结果看,活血化瘀法结合西医治疗UC 的有效率优单纯西医治疗、复发率也低于西医,说明活血化瘀法的整体疗效是良好的,远期疗效亦可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单独用活血化瘀法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日后临床治疗UC,不可一味地单纯应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应该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加入活血化瘀类的药物,以达到1+1>2 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西医异质性复发率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消化道溃疡能否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