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在肛肠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

2020-04-27 22:47约尔妮萨伊卜拉伊木王伟孙亚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肛肠尿潴留耳穴

约尔妮萨·伊卜拉伊木,王伟,孙亚玲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哈密市中心医院,新疆 哈密)

0 引言

尿潴留属于肛肠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在术后12 h内发病,尿潴留的发病与手术麻醉、患者精神状况以及伤口等因素关系密切。常规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对患者实施诱导性排尿,但该方式对于部分患者并无显著的效果,西医治疗主要是为患者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使膀胱平滑肌得以舒张,改善尿道痉挛状况从而促进排尿,但其治疗效果较为有限[1]。有学者指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2]。本次研究以210 例患者为对象,分析中医综合疗法对患者的影响,详细情况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10 例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105 例,男性65 例,女性40 例,平均年龄为(46.9±8.7)岁,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共105 例,男性60 例,女性45 例,平均年龄为(45.3±7.9)岁,给予中医综合治疗。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患者均为自愿参加。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为患者肌肉注射2 mL 新斯的明(国药准字:H31022770,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治疗组:中医综合治疗,包括艾灸、耳穴压豆、穴位注射以及口服中药等措施。艾灸:患者需保持平卧位,使下腹部完全暴露,使用清艾条对气海、关元、中极穴持续治疗15 min,直至皮肤出现潮红,避免烫伤。耳穴压豆:使用王不留行籽对患者的神门穴、膀胱、肾等局部耳穴进行按压,直至患者出现涨、麻、痛等感觉,每一穴位均需按压20 次,时间应在3 min 以内,3 次/d。穴位注射:选择患者足三里穴,在常规消毒后,垂直进针,轻度提插,注射0.5 mg 新斯的明,取针后需对其按压3 min。口服中药:取车前子、茯苓各15 g,延胡索、枳壳、瞿麦各12 g,柴胡、桃仁10 g,甘草6 g,灯芯草3 g,使用温水煎服,早晚各1 次,1 剂/d。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患者经治疗后小便通畅,排尿不适症状消失可视为痊愈;治疗后患者排尿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可视为好转;治疗后患者病情无任何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视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指标,主要包括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完全畅通时间以及膀胱残留尿量。

1.4 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n(%)]

2.2 两组术后指标分析

治疗组患者在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完全畅通时间以及膀胱残留尿量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指标分

表2 两组术后指标分

膀胱残留尿量(mL)治疗组 105 35.7±9.8 235.4±53.6 85.7±12.3对照组 105 66.9±8.6 432.8±84.1 167.4±15.9 t 24.520 20.282 41.645 P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首次排尿时间(min)排尿完全畅通时间(min)

3 讨论

尿潴留患者主要具有排尿不受控制以及膀胱中尿液无法自行排出等特点,而导致患者出现尿潴留的因素较多,包括心理因素、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等[3]。尿潴留作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疾病,治疗方式较多,常见治疗方法有诱导排尿法、听流水声法等,当前医学上主要使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方案为患者进行治疗,但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部分患者无明显的疗效,因此为患者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从中医角度而言,尿潴留属于癃闭的范畴,该病的病机主要为膀胱气化失司、液体聚集、膀胱为病位,采用中医治疗应以“通”为主。在本次研究中,中医治疗采用艾灸、耳穴压豆、穴位注射以及口服中药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4]。

艾灸可以起到温经通络、循经感传的功效,可对患者膀胱的气化、疏泻功能进行改善,从而达到通利小便的目的[5]。对关元穴进行刺激可以促使小便排泄,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对于松弛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具有重要意义,而气海穴为升发阳气的重要穴位,对其艾灸可以起到加快受损神经恢复的速度,对膀胱的功能进行调节,改善患者病症。耳属于气血、脉络的汇合之地,其与脏腑、经络等关系密切,刺激耳穴,根据经络的传递功能作用于脏腑,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使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耳部,可对脏腑进行相应的刺激,使膀胱括约肌功能得到恢复,避免尿道括约肌发生痉挛,进而控制患者的病情[6]。穴位注射将药物功效与针刺相结合,提高治疗的效果,对足三里穴进行刺激,可以达到调节脾胃经气血、补中益气的目的,强化膀胱气化功能,促使小便排出,此外还可提高膀胱逼尿肌的兴奋度,促使其收缩。新斯的明药物对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具有重要作用,于患者足三里穴位处注射该药物可以取得疏通经络、增强疗效的效果[7]。

口服中药为中医治疗的常见方式,本次研究中所用的中药药方具有活血止痛、利尿通淋的效果。方中茯苓可通利小便,健脾解毒,与车前子共用具有利尿的功效;桃仁可活血化瘀,能够有效地缓解术后血瘀滞的症状,对疏通尿道意义重大;瞿麦通络活血,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桃仁的功效;延胡索止痛活络,能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避免尿道痉挛的发生,有助于排尿;枳壳、柴胡疏肝解郁效果显著;甘草可调和众药,具有止痛之效;诸药并用,具有疏肝理气、利尿活血之效,使用温水煎服的方式,可以迅速使血药浓度升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8]。

综上所述,采用艾灸、耳穴压豆、穴位注射以及口服中药的综合治疗对提高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且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肛肠尿潴留耳穴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各种椎管内麻醉方法在肛肠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