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里中药煎剂对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2020-04-27 22:47李春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胃管胃肠功能益气

李春然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辅仁医院,河北 承德)

0 引言

近些年中医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广泛认可,被当做肿瘤辅助治疗的重要方案[1]。根据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机体代谢的特征,我院在术后早期辅助使用益气通里中药煎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2 月至2019 年4 月我院收治的25 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诊断、有明确的手术指征,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排除伴有器质性疾病、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疾病、营养性疾病、术后感染类患者。对照组(12例):男性7 例,女性5 例;年龄40~88 岁,平均(51.4±0.7)岁。观察组(13 例):男性7 例,女性6 例;年龄45~84 岁,平均(52.2±0.9)岁。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12 例患者术后单纯肠内营养,先滴注100 mL 生理盐水,再滴注500 mL 瑞素营养液,1 次/d,连续5 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益气通里中药,方用:厚朴10 g、枳实10 g、陈皮5 g、大黄10 g、黄芪20 g、党参20 g、当归15 g、白术20 g,每天1 剂,水煎取汁,凉至37 ℃左右,经胃管持续滴注,1 次/d,连续5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第1 天、第6 天的免疫指标(IgA、IgG、IgM),记录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排便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分析处理,经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第6 天观察组IgA、IgG、IgM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观察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结直肠癌发生率随着社会发展在快速提升,肿瘤细胞增殖不断消耗机体营养,加上厌食、病痛等使得机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降低,围手术期禁食还会进一步降低免疫功能[2]。尽早胃肠营养有助于复苏胃肠道功能和改善机体营养,这对提高临床预后也至关重要[3]。

表1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IgA IgG IgM术后1 d 术后6 d 术后1 d 术后6 d 术后1 d 术后6 d观察组 13 1.8±0.2 2.5±0.3 11.2±1.3 12.8±2.2 1.9±0.2 2.4±0.8对照组 12 1.7±0.5 2.0±0.4 11.0±1.5 11.0±1.3 1.8±0.3 1.8±0.5 t 0.6666 3.5544 0.1785 2.4627 0.9881 2.225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表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表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组别 例数 排便时间 排气时间 胃管留置时间观察组 13 75.6±5.2 62.5±2.9 80.2±6.1对照组 12 81.6±5.7 70.8±2.7 93.2±7.2 t 2.7527 7.3886 4.8842 P<0.05 <0.05 <0.05

以往的观念认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不可避免出现肠麻痹情况,进而选择静脉营养支持而非肠内营养支持[4]。现在的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术后无需肠道休息或胃管减压,鼓励患者尽早进食,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5]。目前的研究证据表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并起到保护肠粘膜的作用[6]。中医学治疗肿瘤遵循扶正固本的原则,通过诱导、分化、增殖免疫细胞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免疫力[7]。益气通里中药煎剂以中医学理论为依据,具有荡涤六腑、通里攻下、推陈出新的作用[8]。本组研究中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应用益气通里中药煎剂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胃管胃肠功能益气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应用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广告目次·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