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4-27 22:47张丽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净化血液满意度

张丽春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 玉溪)

0 引言

血液净化又常被称为血液透析,其主要内容是将机体中的血液引出,并通过相关设备将引出的血液中致病物质进行剔除,从而确保血液的质量,达到治疗的目的[1]。血液净化主要包括:血液透析、滤过、灌流,血浆置换以及免疫吸附等内容[2]。血液净化治疗所使用的设备较多,并具有较高的技术性以及风险性,如血液净化过程被相关细菌、病毒所感染,就易加重患者的病情[3]。为了更好地运用该技术,各大医疗机构也纷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中,只有确保感染控制、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等工作的科学有效,才能确保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加入质量控制可较好地提高血液净化的质量,从而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最大程度确保血液净化的安全性,较好增加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了进一步验证此言论的准确性,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150 例,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探究了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相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150 例,纳入标准:(1)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参与,并签署同意书;(2)患者相关症状符合血液净化适应证者,即重症胰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食物中毒等。排除标准:(1)患者相关病情较为危急,已经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安全;(2)患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以及其他难以配合治疗的患者;(3)其他不适合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以奇偶数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均75 例。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43 例,女性32 例,年龄分布20~74 岁,平均(51.85±3.58)岁;观察组中有男性42 例,女性33 例,年龄分布16~76 岁,平均(51.91±3.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质量护理模式,其中包括加强患者的睡眠质量管理、日常饮食管理、日常运动管理及心理干预等,并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身体情况以及所用设备的情况进行评估,并落实相关消毒、穿刺及相关病症的观察工作,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各项工作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均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质量控制及管理理念,其中主要包括严格按照卫生部所颁发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并根据医院自身实际情况来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感染、病理管理,严格操作流程,并确保透析液质量的检测,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确保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职能感。并由科室护士长牵头,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小组定期对科室的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排查、评级,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进行通报,确保有效地杜绝各类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将危险因素扼制在萌芽之中。并改善血液净化室的环境,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治疗环境,促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身心可得到较好的放松,从而有效地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最大程度保证血液净化治疗的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以及评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环境卫生情况、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环境卫生情况主要包括:合格的透析用水培养结果细菌数不超过200 CFU/mL;操作人员手以及物体表面的污染菌量不超过8 CFU/mL 为合格;操作室空气、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不超过100 CFU/mL 为合格。合格率=合格例数/总例数×100%。并以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进行评级,该表共分4 级: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满意、不满意,其中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对此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并以χ2进行检验,()表示计量资料,以t 进行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环境卫生情况对比

经观察后发现:观察组环境卫生的各项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环境卫生情况对比表[n(%)]

2.2 两组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对比

经观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为94.67%(71/7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0.00%(60/75)(χ2=9.728,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液净化最初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该方法可较好地改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相关症状,该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半透膜原理,利用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通过血液净化治疗,可较好地纠正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从而对患者较好地起到治疗的效果。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成熟,该技术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现如今,血液净化技术已经较好地应用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心脏衰竭、严重肝功能衰竭、格林-巴利综合征、血栓性微血管病、重症皮肤病、重症胰腺炎等疾病的治疗之中。但在长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血液净化治疗技术易发生感染的情况,不仅难以起到治疗的作用,而且还直接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如何较好地解决这一情况,是各医疗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

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发现: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如操作过程中细菌及病毒较多,就易造成患者发生感染,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减少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细菌及病毒数量可较好地避免患者发生感染情况。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加入质量控制可较好地提高血液净化的质量,从而有效地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最大程度地确保血液净化的安全性,较好地增加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了进一步验证此言论的准确性,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150 例,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探究了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细菌培养合格率以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较好地反映了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加入质量控制理念的效果较为确切,也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加入质量控制可较好地提高血液净化的质量,最大程度地确保血液净化的安全性,较好地拉近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好地确保了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净化血液满意度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身心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多功能净化机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